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楠 陈丹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诊断妊娠糖尿病(GDM)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GDM患者78例及健康孕妇进行分析,比较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在病理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GDM组明显高于正常... 目的:研究早期诊断妊娠糖尿病(GDM)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GDM患者78例及健康孕妇进行分析,比较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在病理妊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M 妊娠糖尿病 母婴影响 正常 早期诊断 母婴并发症 控制血糖 结论 目的 有效控制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丹杰 刘特炯 陈少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组(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同时所有患者均...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组(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对照组),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必要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法舒地尔60 mg静脉滴注联合小牛血去蛋白0.8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甲钴胺500μg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法舒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小牛血去蛋白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欧阳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临床护理意义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糖尿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维生素B3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伟婷 韦艳玲 黄丹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3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全部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其... 目的探讨维生素B3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全部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其中,对照组在胰岛素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B3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相比除血糖指标外,治疗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4.17%)与对照组(6.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维生素B3和二甲双胍,利于提升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3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效果 生化指标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过度纠正的护理干预
5
作者 欧阳珊 黄少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98-89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过度纠正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初发2型糖尿病或发病后未住过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过度纠正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初发2型糖尿病或发病后未住过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饮食过度纠正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过度纠正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饮食过度纠正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饮食过度纠正 早期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维生素B12+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韦艳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8例/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8例/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B12+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维生素B12+二甲双胍的用药方案可获得理想效果,可降低血糖值,改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泽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药物支持疗法,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支持疗法+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52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药物支持疗法,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支持疗法+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和麻木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和麻木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干乳剂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能够显著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且综合疗效也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干乳剂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钟炼东 詹添福 钟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8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32例;轻度脂肪肝18例,中度脂肪肝17例,重度...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50例,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8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32例;轻度脂肪肝18例,中度脂肪肝17例,重度脂肪肝1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受试者均行放射免疫法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等相关血清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者、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病者、健康者TT3水平分别为(0.96±0.17)ng/ml、(1.04±0.15)ng/ml、(1.28±0.23)ng/m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健康者TT3水平分别为(0.98±0.16)ng/ml、(0.88±0.23)ng/ml、(1.28±0.23)ng/ml,中度及重度脂肪肝患者低于健康者(P<0.05)。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TT3水平与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呈负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TT3水平与HA、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肝病患者TT3水平下降,且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TT3水平可用于评估病情,有利于非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非酒精性肝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