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伟健 吴锐城 李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4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实验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0年8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施以1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实验组给予2000 m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行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推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疗法,可改善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治疗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FibroTouch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学改变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伟健 李颖 吴锐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78-80,117,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扫描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以评价替诺福韦酯对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的患者100例,年龄> 16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平...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扫描评估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情况,以评价替诺福韦酯对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7月住院或门诊资料完整的患者100例,年龄> 16岁,其中男7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2±9.7)岁,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替诺福韦酯治疗,一组接受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过程第12、24、36、48周肝脏弹性值的变化及生化指标、HBV-DNA的情况。结果替诺福韦酯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s及HBV-DNA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组织学情况,肝脏瞬时弹性扫描可作为CHB抗病毒治疗随访检测方法,LS早期快速下降可作为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扫描仪 慢性乙型 抗病毒治疗 替诺福韦酯 肝脏弹性值
下载PDF
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健 李颖 吴锐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82-84,87,共4页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感染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实验组加用优思弗0.25g,2次/d口服,和NS 10m L+凯时10...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感染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实验组加用优思弗0.25g,2次/d口服,和NS 10m L+凯时10μg静注,每天1次。对照组加用NS 10m L+凯时10μg静注,每天1次。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仅达71.43%,明显较实验组(97.14%)低,且TBIL、ALT、ALP、GGT水平(32.37±16.66)mol/L,(60.81±29.86)U/L,(55.16±12.23)U/L,(59.21±29.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56.26±18.12)mol/L,(64.14±32.77)U/L,(74.81±14.52)U/L,(81.68±32.14)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凯时联合优思弗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时 优思弗 重度黄疸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及细胞因子水平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健 李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地塞米松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将2011~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入选病例均予利巴韦林10mg/(kg·d),A组予0.1mg/(kg·d)地塞米松+1g/...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地塞米松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将2011~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入选病例均予利巴韦林10mg/(kg·d),A组予0.1mg/(kg·d)地塞米松+1g/(kg·d)人免疫球蛋白,总量为2g/kg治疗,B组予1g/(kg·d)人免疫球蛋白,总量为2g/kg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49例(98%);B组总有效38例(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因子IL-10、TGF-β、IL-35水、TNF-α、IFN-γ、IL-17水平,分别与入院时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不仅仅是病毒对机体的直接作用,可能与病毒感染后促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手足口病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健 李颖 林长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应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4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应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DNA载量及阴转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4周与48周HCV DNA载量下降幅度超过3 lg(拷贝/ml)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1.4%、81.0%高于对照组的36.8%和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与48周HCV DNA阴转率分别为66.7%和81.0%高于对照组的31.6%和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12/21)高于对照组52.6%(1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可持续有效抑制HCV病毒复制,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健 吴锐城 李颖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67-468,共2页
目的对比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重症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 目的对比血必净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重症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为(3.19±0.91)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4.91±1.12)d,喉炎缓解时间为(4.71±0.68)d,心衰纠正时间为(2.31±0.61)d,胸片改善时间(6.32±1.41)d,住院时间为(5.51±2.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麻疹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强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利巴韦林 重症麻疹 疗效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楚城 潘佳蓉 +1 位作者 胡晓颖 陈凯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能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骨折 骨盆骨折 并发症 髂腹股沟入路
下载PDF
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型外侧切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楚城 潘佳蓉 +1 位作者 胡晓颖 林焯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9期47-49,54,共4页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中采取经皮撬...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中采取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治疗方式的患者35例患者设为A组,将另外以“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为B组。最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通过对采取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治疗方式和“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A组优良率为88.57%,B组优良率为8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结节高度、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对其实施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治疗,其效果与“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当,但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治疗方式,不仅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能够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更具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 “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