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1
作者 古燕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120-120,共1页
目的就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0例,分别是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传统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 目的就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0例,分别是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传统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手术访视记录单及健康宣教。结果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更高,已经达到了99%,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术前2h的心率、血压和进入手术室5min相比,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传统护理组患者则不然,术前2h的心率、血压明显要低于进入手术室后5min,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行手术访视记录单及健康宣教,能够较大幅度地改善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访视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文娟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3786-3787,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因乳腺癌入院68例女性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试验组(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焦虑自...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因乳腺癌入院68例女性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试验组(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的焦虑值和抑郁值。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经干预后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缓解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异常,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乳腺癌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萍萍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的80例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组常规护理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并采取...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的80例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疏导组常规护理同时关注患者心理并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对服务质量满意度和并发症、配合度、手术的时间、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相关结果。结果心理疏导组的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更高(t=6.023,P<0.05)。心理疏导组的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是(94.40±3.21)分,而对照组的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是(80.41±2.28)分。护理后心理疏导组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抑郁状态评分(24.14±2.01)分,(21.72±2.11)分低于对照组(43.12±5.24)分,(42.46±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4、6.833,P<0.05)。心理疏导组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耗时、配合度(53.24±5.25)min、(96.56±3.61)分优于对照组(75.40±8.17)min、(82.26±3.24)分(t=6.079、7.121,P<0.05)。心理疏导组并发症的出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3,P<0.05)。心理疏导组并发症的出现有1例,而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有8例。结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 焦虑抑郁状态 依从性 改善效果
下载PDF
一例非对称性联体婴分离手术的配合与护理
4
作者 黄秋英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0期78-78,共1页
“非对称性联体女婴”分离手术在广东还属首例。我院2002年12月2日为一位出生2天的非对称性联体女婴施行手术,取得成功,住院11天,治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非对称性联体婴分离手术 手术配合 手术护理 临床研究 生命体征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宇佳 张国栋 +3 位作者 廖政贤 谢锋 张文 吴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2016年1-6月4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栓塞前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确定责任动脉瘤后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者认为栓... 目的:探讨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2016年1-6月4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栓塞前均行2D-DSA及3D-DSA检查,确定责任动脉瘤后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者认为栓塞满意后即刻行3D-DSA复查,应用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中的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在AW(Advantage Workstation;GE Medical System)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评价动脉瘤栓塞的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共发现52枚动脉瘤(4例为多发动脉瘤),均顺利进行介入栓塞术(其中38枚动脉瘤单纯行弹簧圈栓塞,14枚动脉瘤在支架或球囊辅助下栓塞),均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图像融合,在融合图像的46例患者中:30例动脉瘤内无造影剂充填,10例瘤颈处见造影剂显影,瘤体部无造影剂显影,6例瘤体内见造影剂显影。结论:根据双容积图像融合技术来评估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残留情况来判断弹簧圈栓塞的致密程度及残留瘤腔大小,有助于术者判断动脉瘤栓塞术后是否继续进行栓塞或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并且为以后的术后随访复查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双容积图像融合 残留动脉瘤
下载PDF
3D-CTA与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宇佳 廖政贤 +3 位作者 谢锋 张国栋 张文 吴丽丽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的头颅3D-CTA及3D-DSA图像,3D-CTA图像及3D-DSA图像均由1名副高以上...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颅内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的头颅3D-CTA及3D-DSA图像,3D-CTA图像及3D-DSA图像均由1名副高以上影像诊断医师及1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进行阅读判断,以外科开颅夹闭或血管介入手术确诊为标准,对比分析二种检查手段对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的准确性。结果 30例患者共发现35枚小动脉瘤(26例为单发,3例为2个小动脉瘤,1例为3个小动脉瘤),CTA共检出30枚,准确率85.7%,漏诊5枚,假阴性率(漏诊率)14.3%,假阳性4个,误诊率为10.3%;DSA共检出35枚,准确率100%,假阴性率(漏诊率)0,假阳性1个,误诊率2.7%。其中CTA漏诊的小动脉瘤中3枚直径为≤3 mm的微小动脉瘤(颈内动脉1枚,小脑后下1枚,后交通1枚);2枚直径3~5 mm(颈内动脉1枚,前交通1枚)。3D-CTA与3D-DSA对小动脉瘤(3 mm^5 mm)的检出率分别为93.3%和100%,2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微小动脉瘤(≤3 mm)的检出率分别为62.5%和100%,2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小动脉瘤(3 mm^5 mm)的诊断,3D-CTA是无创、快速及安全可靠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对于颅内微小动脉瘤(≤3 mm)的诊断上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而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3D-CTA,并且3D-DSA可以为临床下一步治疗小动脉瘤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小动脉瘤 微小动脉瘤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Meek微型皮片移植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玉莲 谢春玲 +1 位作者 温萍 李惠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4期242-242,共1页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是国内近年引进的一项皮肤移植技术,它将皮片移植技术机械化,具有节省自体皮源,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皮片移植具有简洁快捷,植皮区整齐划一,提高治疗效果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5月...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是国内近年引进的一项皮肤移植技术,它将皮片移植技术机械化,具有节省自体皮源,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皮片移植具有简洁快捷,植皮区整齐划一,提高治疗效果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对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患者 皮片移植术 手术配合 微型 移植技术 治疗效果 自体皮源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林宇佳 廖政贤 +4 位作者 谢锋 张国栋 张文 黄天良 吴兴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技术(DVRT)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至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在介入手术室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的患者96例,共115枚动脉瘤。按随机...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技术(DVRT)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至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在介入手术室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颅内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的患者96例,共115枚动脉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根据栓塞前2D-DSA造影及3D-DSA重建结果,选取最佳工作体位,充分暴露动脉瘤的瘤颈、瘤体,行动脉瘤介入血管内栓塞术。术者根据2D-DSA造影图像显示栓塞致密后结束手术。观察组患者在术者认为动脉瘤栓塞致密后,运用3D-DSA重建的数据进行双容积重组成像,根据重组图像判断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来调整手术方案,使动脉瘤完全致密栓塞。2组患者手术均有一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完成。两组患者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糖、血压指标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动脉瘤部位、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48,0.774,P值分别为0.929,0.942);2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69,0.225,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接受的射线剂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79.81±51.21)mGy、(103.52±10.18)min,对照组分别为(511.95±53.26)mGy、(114.60±9.5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6,-2.516,P值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动脉瘤发生再次破裂1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无发生血栓者,对照组3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48、4.256,P值均<0.05);观察组术后无脑梗死发生,1例动脉瘤复发;对照组4例脑梗死,3例动脉瘤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19、10.811,P值均<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采用DVRT,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栓塞的效果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动脉瘤的复发率,降低术中风险,值得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及术后随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文传递
声带神经纤维瘤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凯 林煌 +2 位作者 李雪芬 秦勇 张鹏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8-429,共2页
患者男,36岁。声嘶2年伴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9年9月5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时有咳嗽不适,在当地以“咽喉炎”用药(药品名称不详)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个月患者声嘶逐渐加重,伴有运动时气促不适,呼吸困难而... 患者男,36岁。声嘶2年伴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9年9月5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时有咳嗽不适,在当地以“咽喉炎”用药(药品名称不详)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个月患者声嘶逐渐加重,伴有运动时气促不适,呼吸困难而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咽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声带 呼吸困难 2009年 药品名称 患者 声嘶 咽喉炎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与护理
10
作者 朱琼丽 古苑芳 曾志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886-887,共2页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镇痛效果 剖宫产术 护理报告 镇痛泵止痛 硬膜外腔 镇痛药物 PC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