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兰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邓演文 林洁莹 +3 位作者 吴乔娜 刘婷婷 刘梦奇 邓小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木兰属(Magnolia)是地球上最原始的植物属之一,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部分种处于濒危状态,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珍稀濒危物种繁殖、种群扩大及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开展木兰属植物组培快繁研... 木兰属(Magnolia)是地球上最原始的植物属之一,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部分种处于濒危状态,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珍稀濒危物种繁殖、种群扩大及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开展木兰属植物组培快繁研究增多,取得长足发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繁殖提供了条件。文章概述了木兰属植物组培常用的外植体取材的部位与季节、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调配及培养的环境条件等,并探讨了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属 组织培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火炬松生长和松脂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会肖 刘天颐 +3 位作者 徐斌 刘纯鑫 王金榜 黄少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对火炬松Pinus taeda生长和松脂产量相关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筛选与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火炬松c DNA文库进行整理、比对、剪接、注... 【目的】对火炬松Pinus taeda生长和松脂产量相关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筛选与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火炬松c DNA文库进行整理、比对、剪接、注释,挑选出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蒎烯合成相关的非重复序列基因(Unigene)作为候选基因片段,利用MEGA5.0和Dna SP4.0软件对火炬松36个单株的8个候选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所测序列总长为5 177 bp,检测到184个SNP位点,平均36.9 bp的基因序列中出现1个SNP位点,其中123个为非同义突变、61个为同义突变SNP位点。核苷酸多态性πa和θw分别为0.020和0.016。对8个候选基因片段内SNP位点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延伸,SNP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R2≤0.2)。【结论】在火炬松中,基于候选基因内SNP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候选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苦楝SRAP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丽君 刘明骞 +2 位作者 廖柏勇 李俊成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为快速分析苦楝Melia azedarach不同种源提供方法,揭示苦楝遗传多样性,为苦楝的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783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苦楝国内全分布区的37个种源和肯尼亚... 【目的】为快速分析苦楝Melia azedarach不同种源提供方法,揭示苦楝遗传多样性,为苦楝的开发、利用及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783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苦楝国内全分布区的37个种源和肯尼亚1个种源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4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1条,多态性百分率平均值为40.89%,每对引物组合扩增条带5~17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其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介于0.188~0.488,平均值为0.299。基于UPGMA法聚类以0.350为阈值可将38个苦楝种源划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去掉2个种源,将其余36个种源划分5个地理类群。【结论】SRAP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反映苦楝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类群划分结果有明显的地理趋势和气候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种源 遗传多样性 SRAP
下载PDF
不同种源苦楝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丽君 刘明骞 +1 位作者 廖柏勇 陈晓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30-35,共6页
对10个种源苦楝苗期6个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不同种源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在6个苗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系数为12.31%~68.11%,除通直度外,不同种源5个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源间的苗木生长性状... 对10个种源苦楝苗期6个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不同种源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在6个苗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系数为12.31%~68.11%,除通直度外,不同种源5个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种源间的苗木生长性状的变异明显,苦楝种源选择具有较大的潜力,总体来看苦楝种源地理趋势不明显,表现出随机变异现象;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及苗木生长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除通直度外的其他5个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超过45%,说明苦楝种源苗木生长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种源株高和地径与采种点地理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地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采种点降水的增多,地径有增大趋势;以株高为标准对苦楝种源进行筛选,初步选出梧州、南昌、兴宁、歙县4个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苗期 生长性状 种源
下载PDF
红锥组培高效无菌系建立及丛芽诱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乔娜 李蕊萍 +4 位作者 郭梦晴 廖焕琴 张卫华 潘文 邓小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11-17,共7页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为壳斗科栲属常绿乔木,种皮坚硬、渗透性强,这是阻碍以种子为外植体启动组织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成功建立红锥组培快繁体系,系统研究了红锥种子灭菌方案、种子萌发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红锥种子...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为壳斗科栲属常绿乔木,种皮坚硬、渗透性强,这是阻碍以种子为外植体启动组织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成功建立红锥组培快繁体系,系统研究了红锥种子灭菌方案、种子萌发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红锥种子最佳的灭菌方案为:先将带种皮种子用75%酒精浸泡40 s,用无菌水冲洗1次,然后用0.1%升汞浸泡12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接着剥除种皮,再用0.1%升汞浸泡6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污染率最低,为26.7%,发芽率最高,为73.3%;较好的萌发培养基为改良MS+GA3 3.0 mg·L^(-1),接种后第2天种子即开始萌动,萌发率93.3%,生长旺盛;较好的丛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2.0~3.0 mg·L^(-1)+NAA 0.2 mg·L^(-1)+GA3 3.0 mg·L^(-1),丛芽数量平均6.01个。外植体诱导效果与灭菌方案、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浓度等有显著的关系。较低盐浓度的改良MS培养基、较高水平的6-BA有利于丛芽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种子 灭菌方案 初代培养
下载PDF
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近红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蒋开彬 牛品 +3 位作者 王博 林艳 何紫迪 黄少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为了找到一种能快捷测定子代试验林材性(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方法,运用实测的具有正态性的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以及近红外光谱建立预测模型.应用Umscrambler软件,通过比较不同光谱处理方法,选出一阶导数、平滑算法、归... 为了找到一种能快捷测定子代试验林材性(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方法,运用实测的具有正态性的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以及近红外光谱建立预测模型.应用Umscrambler软件,通过比较不同光谱处理方法,选出一阶导数、平滑算法、归一化法相结合的方法为最佳近红外光谱处理方法.并用偏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建立校正模型,木材基本密度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70 0;木材纤维长度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66 4.采用外部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木材基本密度校正模型的预测标准偏差为0.033 g·cm^(-3),木材纤维长度校正模型的预测标准偏差为0.216 mm,表明建立的模型效果准确可靠.用建立的模型预测火炬松子代测定林的264个样本,测得的数据呈正态分布,表明近红外预测模型可应用于林木遗传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近红外模型 基本密度 纤维长度 木材特性
下载PDF
亮叶木莲种子贮藏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昭佳 邓演文 +4 位作者 刘婷婷 康路 郭梦晴 洪维 邓小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61-66,共6页
研究依据国家林木种子检验技术规程,以采集于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数显游标卡尺与电子天平秤测定种子纵径、横径、厚度(短轴直径)以及千粒质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 研究依据国家林木种子检验技术规程,以采集于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亮叶木莲(Manglietia lucid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数显游标卡尺与电子天平秤测定种子纵径、横径、厚度(短轴直径)以及千粒质量,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温度、光照和GA3浓度及浸种时间等处理对亮叶木莲种子贮藏及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亮叶木莲聚合果为卵球形,种子平均纵径为7.83 mm、平均横径5.87 mm、平均厚度(短轴直径)3.08 mm,变异系数为11.97%~14.38%;千粒质量为59.92 g,变异系数为4.16%;(2)种子萌发经历了"缓慢期—快速期—缓慢期"3个阶段,萌发进程为20 d,平均发芽率为84.6%;(3)不同温度对亮叶木莲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1),0 h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 000 mg·L^(-1)GA3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4)亮叶木莲种子在4种贮藏方法中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综合以上各指标,亮叶木莲种子宜随采随播。种子萌发处理以温度25℃、光照时间12~16 h,GA3浓度1 000 mg·L^(-1),浸种时间24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叶木莲 种子 发芽 贮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