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亚丽 周春霞 洪鹏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07-113,共7页
湛江水产品资源丰富,但加工比例低,且以冷冻粗加工为主,原料利用率低,加工技术科技含量低,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过程中产品品质变化明显,水产品兽药残留现象突出,流通渠道单一。为了提高水产资源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快... 湛江水产品资源丰富,但加工比例低,且以冷冻粗加工为主,原料利用率低,加工技术科技含量低,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过程中产品品质变化明显,水产品兽药残留现象突出,流通渠道单一。为了提高水产资源利用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研究对比了国内外水产品加工现状,从资源利用率、加工技术、设备、销售流通渠道、安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湛江未来水产品加工业高效、环保、高技术含量、多渠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水产品加工 行业发展
下载PDF
高等院校科研型实验室管理探索——以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郝记明 张静 +1 位作者 邓楚津 苏伟明 《农产品加工(下)》 2014年第9期86-88,共3页
探讨高等院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特点和管理模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科研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建设大型仪器平台,发挥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作用,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科研型实验室 探索
下载PDF
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及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洪伟 周春霞 +3 位作者 洪鹏志 杨萍 王云 漆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6-389,399,共5页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 水产品的腥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品的加工和消费,研究水产品腥味物质的产生及脱腥技术对于水产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水产原料及其制品中腥味物质的种类、形成机理及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水产品的脱腥研究及高价值水产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腥味成分 腥味形成机理 脱腥方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种水产品中的T-2毒素与HT-2毒素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小博 施琦 +5 位作者 王雅玲 廖建萌 刘阳 吴移山 高平 励建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4-169,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快速检测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和黄金贝中的T-2毒素与HT-2毒素方法。以10 mL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振荡提取,无水硫酸钠除水,定量移取5 mL提取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含有0.1%甲酸的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快速检测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和黄金贝中的T-2毒素与HT-2毒素方法。以10 mL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振荡提取,无水硫酸钠除水,定量移取5 mL提取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含有0.1%甲酸的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3∶7,V/V)复溶,正己烷脱脂净化,基质匹配法外标定量。3种水产品中T-2毒素和HT-2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μg/kg和4μg/kg。T-2毒素质量浓度为2~100 ng/mL,HT-2毒素质量浓度为4~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3种样本中进行3个水平添加实验(n=6),T-2毒素回收率为84.3%~109.9%,HT-2毒素的回收率为90.9%~103.2%。T-2毒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8.7%,HT-2毒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10.6%。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好、精密度高,适用于3种代表性水产品中T-2与HT-2毒素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HT-2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湛江水产品中大肠菌群的分离鉴定与分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聂芳红 谢日东 +1 位作者 雷晓凌 丁秀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6-170,F0003,共6页
水产品中大肠菌群超标现象较为常见,为了更好地控制水产品中微生物安全,对湛江部分水产品中的大肠菌群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1月,从湛江地区采集及获得的55份大肠菌群阳性水产品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65株菌,通过常... 水产品中大肠菌群超标现象较为常见,为了更好地控制水产品中微生物安全,对湛江部分水产品中的大肠菌群进行分离、鉴定和分类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1月,从湛江地区采集及获得的55份大肠菌群阳性水产品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65株菌,通过常规生化鉴定和VITEK2系统鉴定,最终确定63株分别属于8种大肠菌群,其中弗氏柠檬酸杆菌24株、大肠埃希氏菌14株、阴沟肠杆菌1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7株、其他大肠菌类型5株,分别占菌株鉴定总数的38.10%、22.22%、20.63%、11.11%、7.93%,另有2株细菌未鉴定出所属大肠菌类型。不同种类水产品均检出弗氏柠檬酸杆菌;冻罗非鱼片大肠菌群主要为弗氏柠檬酸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占本样品检出菌株的77.27%;而鲜活对虾和贝类大肠菌群类型主要为弗氏柠檬酸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占本类样品检出菌株的65.79%;对于冷冻水产品,均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未经加工的水产品较加工水产品大肠菌群种类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大肠菌群 鉴定 菌群分类
下载PDF
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勤 黄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96-100,共5页
渔用麻醉剂的使用对减少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相比传统加氧加冰有着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其中丁香酚类药物对鱼类的麻醉作用明显,是主流的渔用麻醉剂之一,但丁香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从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水产品中丁... 渔用麻醉剂的使用对减少水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相比传统加氧加冰有着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其中丁香酚类药物对鱼类的麻醉作用明显,是主流的渔用麻醉剂之一,但丁香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性。从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丁香酚类麻醉剂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对虾加工副产品自然发酵虾酱对T-2毒素的消减作用及其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7
作者 孙东方 王雅玲 +8 位作者 谢主兰 宋颖慧 叶林 黄正花 罗丹虹 刘颖 房志家 邓旗 孙力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利用对虾加工副产品自然发酵法制备虾酱,在掌握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不同发酵时间(1、5、10、15、20 d)的虾酱对T-2毒素的消减效应,解析了毒素消减作用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筛选出降解菌并分析其生化特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其分... 利用对虾加工副产品自然发酵法制备虾酱,在掌握制备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不同发酵时间(1、5、10、15、20 d)的虾酱对T-2毒素的消减效应,解析了毒素消减作用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筛选出降解菌并分析其生化特性,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利用对虾加工副产品自然发酵(3.5±0.5)周即可制备成虾酱。随着自然发酵时间的延长,虾酱对T-2毒素的消减能力逐渐增加,但对质量浓度为10 ng/mL的T-2消减能力最强,达77.24%,效果优于5 ng/mL(最高降解率达70.1%)和15 ng/mL(最高降解率达67.11%)。虾酱在发酵4周时细菌总数最高达3.5×10^6 cfu/g,对T-2毒素的降解率最高达77.24%。通过比较34株分离株对T-2毒素的降解效果,发现1株(编号CAMT25481)对T-2毒素有明显的降解作用。经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DNA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潮间带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estuar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酱 自然发酵 T-2毒素 降解作用
下载PDF
高密度CO_2在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亚励 屈小娟 +3 位作者 郭明慧 刘书成 吉宏武 郝记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4-311,285,共9页
高密度CO2是一种新型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加工条件温和、对热敏物质破坏小、能有效保持食品营养、风味和新鲜度等许多优点。近年来,高密度C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液体食品的杀菌效果和动力学、... 高密度CO2是一种新型的非热食品加工技术,具有加工条件温和、对热敏物质破坏小、能有效保持食品营养、风味和新鲜度等许多优点。近年来,高密度C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液体食品的杀菌效果和动力学、钝酶效果和动力学、及其对品质的影响方面;由于固体食品体系复杂,CO2不易渗透,使得高密度CO2处理固体食品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重点对高密度CO2在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高密度CO2对肉制品和水产品的杀菌、肌肉品质(pH、色泽、保水性、质构、嫩度、营养成分、呈味成分等)、蛋白质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并对今后高密度CO2加工技术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推动高密度CO2在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CO2 杀菌 肌肉品质 蛋白质
原文传递
饲料中真菌毒素对养殖水产动物危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邱妹 邓旗 +2 位作者 房志家 王雅玲 孙力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7-726,共10页
真菌毒素污染水产饲料严重威胁水产动物健康,造成水产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真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在水产肉类和器官中的残留。真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食欲下降、... 真菌毒素污染水产饲料严重威胁水产动物健康,造成水产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真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在水产肉类和器官中的残留。真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食欲下降、器官损伤、免疫抑制等。真菌毒素在水产动物中残留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全球对水产饲料及水产品中的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水产动物 真菌毒素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在虾类保鲜与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书成 郭明慧 +3 位作者 黄万有 陈亚励 吉宏武 郝记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6-383,390,共9页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利用超高压技术在虾类杀菌、钝化多酚氧化酶、消除过敏原、脱壳、提取虾青素以及对肌肉色泽、p H、水分含量、蛋白质、风味、质构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今后研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利用超高压技术在虾类杀菌、钝化多酚氧化酶、消除过敏原、脱壳、提取虾青素以及对肌肉色泽、p H、水分含量、蛋白质、风味、质构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为超高压技术在虾类保鲜与加工中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虾类 保鲜
下载PDF
我国南粤地区霉变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及毒性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小博 王雅玲 +5 位作者 王润东 吕鹏莉 孙力军 刘晓燕 施琦 毕思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958,共8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最新污染状况,评价霉变水产饲料的毒性效应,探明其对生物机体的损害效应。在我国南粤地区随机采集鱼、虾饲料共120份,采用ELISA法检测4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最新污染状况,评价霉变水产饲料的毒性效应,探明其对生物机体的损害效应。在我国南粤地区随机采集鱼、虾饲料共120份,采用ELISA法检测4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A)的含量,选取不同污染程度(达标、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鱼、虾饲料各4份,采用小鼠毒理学方法评价其生物毒性。结果发现: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率较高(多种毒素并存现象较为普遍),其中AFB1,T-2,DON等3种毒素污染最为普遍,OTA污染较轻,T-2检测浓度最大(11 928.00μg·kg^(-1));小鼠体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器官指数略有下降,脾、肾下降较为明显;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大血小板比率显著下降(P<0.05);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广东地区霉变水产饲料真菌毒素污染严重,T-2含量最高;霉变饲料对小鼠脾、肾、肝器官损害显著,对小鼠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具有损害作用,并具有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霉变 真菌毒素 污染调查 毒性评价
下载PDF
GC-MS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6种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焕 黄和 +3 位作者 高平 曹湛慧 孙力军 吉宏武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5-309,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6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氮吹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1.0~2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6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氮吹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6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1.0~2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56~0.9995。又分别在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以及扇贝肌肉样品中添加1.0~10.0 μg/kg的混合标准溶液,测定平均回收率在82.2%~100.7%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6%~7.4%之间。方法的定量限(LOQ),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乙酰基异丁香酚为1.0 μg/kg,甲基异丁香酚和乙酸丁香酚酯为0.5 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丁香酚类 水产品 残留量
原文传递
水产蛋白的提取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晶晶 郑惠娜 +2 位作者 章超桦 郝记明 张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401-3403,3422,共4页
综述了水产蛋白的提取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法及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在水产蛋白的改性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关键词 水产蛋白 提取方法 蛋白改性 功能特性
下载PDF
湛江市水产养殖业出口现状调查及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劳同奋 叶盛权 王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40-142,160,共4页
通过文献法追溯湛江水产养殖业的历史,调查、综述湛江水产养殖业出口的人力资源、养殖种类、养殖模式、养殖系统分布特征等,总结与分析近几年湛江出口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成品的对外贸易情况,讨论出口水产品养殖业在湛江地方经济... 通过文献法追溯湛江水产养殖业的历史,调查、综述湛江水产养殖业出口的人力资源、养殖种类、养殖模式、养殖系统分布特征等,总结与分析近几年湛江出口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成品的对外贸易情况,讨论出口水产品养殖业在湛江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加强湛江出口水产品养殖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出口 水产养殖 调查 建议
下载PDF
2010~2017年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林 王雅玲 +1 位作者 张玮芸 孙力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7,共5页
文章根据我国权威机构发布的2010~2017年饲料生产情况报告和有关调查报告,提炼水产饲料的相关信息,采用数据软件综合分析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和成本的年度发展趋势及其季节性的变化规律,重点阐述了水产饲料主产地广东省的行业现状,反映出... 文章根据我国权威机构发布的2010~2017年饲料生产情况报告和有关调查报告,提炼水产饲料的相关信息,采用数据软件综合分析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和成本的年度发展趋势及其季节性的变化规律,重点阐述了水产饲料主产地广东省的行业现状,反映出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从陆生动物蛋白向水产动物蛋白的变迁过程,从水产饲料行业发展提出了水产品贮藏、加工和保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饲料 年度趋势 成本 植物性蛋白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加工逆环境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旗 温玉萍 +4 位作者 孙力军 王雅玲 蒲月华 孙东方 钟杰青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年第3期19-25,共7页
为研究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加工环境中胁迫条件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SP)形成生物被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玻璃试管法,以不锈钢片为接触面,研究不同时间下SP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不同基质(虾汁液和LB液体培养基)... 为研究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加工环境中胁迫条件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SP)形成生物被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玻璃试管法,以不锈钢片为接触面,研究不同时间下SP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不同基质(虾汁液和LB液体培养基)中SP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SP生物被膜形成的120h内的动态过程。以改良的96微孔板法分别研究共存腐败菌或混合腐败菌(4种菌,共11种组合)、消毒剂(过氧化氢、84消毒液、次氯酸钠和乙酸,共4种)和抗菌脂肽对SP成膜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60h时,SP形成生物被膜的量最大;其在虾汁液中的成膜能力比LB培养基中的强,在基质浓度为0时仍可生成生物被膜。金黄杆菌、假单胞菌和摩根菌的存在会减弱SP被膜形成能力;共存体系中,多菌形成生物被膜的OD630值可达0.3~0.4,多菌成膜能力低于SP单菌成膜能力而高于其他3株单菌的成膜能力。乙酸可显著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0.3%次氯酸钠(NaClO)会促进被膜的形成;预作用于微孔的脂肽浓度和SP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呈剂量反应关系。上述结果说明,SP在常见的加工接触面不锈钢片上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SP成膜能力较强,在寡营养或消毒剂存在的环境中仍有一定的成膜能力,在与其他腐败菌共存的体系中也可形成较多的生物被膜;抗菌脂肽能够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本研究可为对虾加工环境中腐败菌生物被膜的危害识别和有效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瓦氏菌 生物被膜 逆环境 胁迫 腐败菌 对虾 成膜能力 玻璃试管法
下载PDF
沙蚕运动饮料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
17
作者 朱国萍 陈自豪 叶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4-210,共7页
以双齿围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作为原料研制沙蚕运动饮料。通过考察不同辅料、不同含量的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不同的灭菌方式对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探究沙蚕运动饮料的... 以双齿围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作为原料研制沙蚕运动饮料。通过考察不同辅料、不同含量的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不同的灭菌方式对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并探究沙蚕运动饮料的抗疲劳功效。实验结果表明,沙蚕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沙蚕小分子酶解产物(小于5 kDa)含量40%、白砂糖含量5%、罗汉果多糖含量0.02%、柠檬汁含量1.2%、磷酸二氢钾含量0.05%、磷酸二氢钠含量0.1%、NaCl含量0.05%(均为质量分数),其(质量浓度为2.25 mg/mL)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1%,IC_(50)值为0.8 mg/mL;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沙蚕运动饮料可显著(P<0.01)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低、中、高剂量沙蚕运动饮料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原的含量(P<0.01)并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同时低剂量沙蚕运动饮料能显著降低小鼠血乳酸的含量(P<0.01),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小分子酶解产物 运动饮料 抗氧化 抗疲劳
下载PDF
南海产3种金枪鱼普通肉、暗色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苏阳 章超桦 +3 位作者 曹文红 郑惠娜 郝记明 刘艳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7-93,共7页
比较了南海产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圆鮀鲣(Auxis tapeinosoma)和鲣(Katsuwonus pelamis)的普通肉、暗色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南海产青干金枪鱼、圆鮀鲣、鲣的普通肉粗蛋白(干基)质量分数依次为85.29%、87.72%、84.11%... 比较了南海产青干金枪鱼(Thunnus tonggol)、圆鮀鲣(Auxis tapeinosoma)和鲣(Katsuwonus pelamis)的普通肉、暗色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南海产青干金枪鱼、圆鮀鲣、鲣的普通肉粗蛋白(干基)质量分数依次为85.29%、87.72%、84.11%,暗色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34%、81.07%、75.35%。青干金枪鱼普通肉和暗色肉的粗脂肪(干基)质量分数为6.50%和9.38%,圆鮀鲣为2.00%和7.38%,鲣为4.94%和10.26%。暗色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0.62%、22.03%、21.86%。青干金枪鱼、圆鮀鲣及鲣普通肉和暗色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94和82,96和89,90和89;普通肉的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AAS均高于暗色肉,说明普通肉的蛋白营养价值高于暗色肉。3种金枪鱼的普通肉、暗色肉中均含有许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37%-58%。DHA+EPA含量占总脂肪的17%-28%,且暗色肉中含量高于普通肉。3种金枪鱼的普通肉和暗色肉中均含有丰富的Ca、Fe、Zn等矿物元素。总体评价,南海3种金枪鱼普通肉、暗色肉均营养价值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普通肉 暗色肉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海藻防霉剂的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陶森 王雅玲 +5 位作者 莫冰 徐德峰 孙力军 刘颖 李翩翩 王小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明确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海藻防霉剂(K+I)剂量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评估了其毒性等级及致畸性。分别用碘化钾(1 447~2 025 mg/kg)和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防霉制剂K+I(1 447~2 892 mg/kg;固定递增剂量均为289 mg/kg)对健... 为明确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海藻防霉剂(K+I)剂量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急性毒性实验评估了其毒性等级及致畸性。分别用碘化钾(1 447~2 025 mg/kg)和抗产毒镰孢菌的新型防霉制剂K+I(1 447~2 892 mg/kg;固定递增剂量均为289 mg/kg)对健康昆明小鼠进行灌胃染毒,记录小鼠死亡情况,计算LD_(50),并分别观察计算小鼠精子致畸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碘化钾(KI)的LD_(50)为1 698 mg/kg,K+I的LD_(50)为2 241 mg/kg。根据中国食品毒理急性毒性分级法判定,毒性等级为3级,属于低毒物质;精子致畸率和微核率与蒸馏水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K+I防霉制剂无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可应用于水产饲料霉变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防霉剂 镰孢菌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精子致畸率 微核率
下载PDF
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菲律宾蛤仔抗炎肽
20
作者 姜玉 林海生 +5 位作者 秦小明 高加龙 曹文红 陈忠琴 郑惠娜 伍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4-151,共8页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来源的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肽。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菲律宾蛤仔蛋白质,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imensional electro phoresis,2-DE)技术和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分离和鉴...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来源的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肽。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菲律宾蛤仔蛋白质,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imensional electro phoresis,2-DE)技术和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分离和鉴定其蛋白质,借助BIOPEP-UWM在线工具对主要蛋白进行虚拟酶解,使用PeptideRanker和ToxinPred等程序对肽段进行评分和理化性质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 2019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筛选潜在抗炎肽片段,探讨人工合成抗炎肽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原肌球蛋白和组蛋白为肌肉组织的主要蛋白质。选用原肌球蛋白作为底物,通过虚拟酶解和分子对接筛选出8种潜在的新颖活性肽。其中DQTF与TLR2和TLR4分别存在7个氨基酸残基和8个氨基酸残基结合位点,而GYTR与TLR2分子中的10个氨基酸残基和TLR4分子中的7个氨基酸残基紧密结合(结合能均低于-5 kcal/mol),表明其是潜在的抗炎肽。活性验证结果表明,2条合成寡肽均能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活力(P<0.001),并显著降低细胞产NO能力(P<0.05),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综上,基于虚拟酶解和分子对接方法可用于筛选菲律宾蛤仔来源的抗炎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原肌球蛋白 虚拟酶解 分子对接 RAW264.7细胞 抗炎寡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