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名展 张利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多芭联合普拉克...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抽签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情感状况、耻辱感、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社会交往、躯体不适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情感状况、耻辱感、社会支持、认知功能、社会交往、躯体不适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与对照组的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片 帕金森病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生活质量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伊洁 吴名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左乙拉西坦及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儿童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比较左乙拉西坦及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儿童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4,P> 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64,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但左乙拉西坦并发症更少,同时可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儿童癫痫 临床疗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玉明 郑淑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和对照组(晚期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和对照组(晚期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转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峰 欧晓生 王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均给予普通磁共振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出血转化的检出率及出血检出面积...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均给予普通磁共振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出血转化的检出率及出血检出面积。结果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率为6.25%,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26.5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25.87,P=0.001);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面积为(698.8±148.2)mm^2,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983.5±196.3)mm^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26,P=0.014)。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检出率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转化 检出率
下载PDF
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吴名展 张利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PPI)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70例新发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1~3 d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观察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 目的研究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PPI)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70例新发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1~3 d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观察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情况。结果70例患者均有一侧肢体无力,肌力0~4级,与肢体偏瘫同侧的中枢性面舌瘫21例,患侧感觉障碍15例,头晕或眩晕12例,构音障碍11例,吞咽功能障碍10例,5例有一侧肢体共济失调。70例患者均无意识改变。头颅MRI示梗死病灶为长T1长T2信号,直径15~20 mm,呈椭圆形或楔形,位于一侧脑桥内侧2/3区域,梗死灶长轴沿腹背方向,腹侧达基底部,背侧至被盖部,可显示基底动脉壁不整。临床治愈30例,明显改善22例,改善12例,6例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复发脑梗死,总有效率为88.57%;无死亡病例。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10分,出院时评分3~4分。结论一侧脑桥旁正中动脉梗死位于脑桥中上内侧,由基底动脉脑桥支闭塞导致,临床工作中接诊到有一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可伴或不伴有头晕、构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不止要想到一侧大脑半球梗死病变,同时要高度警惕脑桥旁正中梗死,应及时行MRI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旁正中梗死 临床症状 体征 发病机制 磁共振成像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