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4 位作者 罗裕强 马滚韶 邬黎平 徐勤 张荣凯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三种抗凝药物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 目的: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钠、利伐沙班三种抗凝药物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12h后,甲组患者给予口服利伐沙班,乙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丙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数值和血小板值(Plt)等指标,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抗凝后,甲组患者的有效治疗例数(66例)明显高于乙组(44例,68.75%)、丙组(47例,71.21%),总有效治疗率为94.29%,三者差异显著(P<0.05);甲乙丙三组的PT、APTT、Plt指标两两比较,甲乙组、乙丙组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甲丙组的三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1d、1周、15d后,甲组D-二聚体数值明显低于丙组(P<0.05);治疗后1周、15d后,甲组D-二聚体数值明显低于乙组(P<0.05);术后甲组患者出现2例DVT,发生率为5.88%;乙组出现6例,发生率17.65%;丙组出现10例,发生率29.4%。甲乙(χ^2=2.267,P=0.132)与乙丙(DVTχ^2=1.308,P=0.253,)两两相比,无明显差异;甲丙(DVT发生率,χ^2=6.476)两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阿司匹林的疗安全性能更高,但对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更低;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更高,但隐性失血量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的抗凝需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钠 血栓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EGF对骨科2~3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邹春桦 黄多连 +3 位作者 谢丽兴 赵绮莲 高丽君 殷文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对骨科2~3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入院前已发生的压力性损伤2~3期的骨折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对骨科2~3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入院前已发生的压力性损伤2~3期的骨折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泡沫贴组)20例,B组(纳米银抗菌凝胶+泡沫贴)20例,C组(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EGF+泡沫贴)20例。比较三组疗效、愈合情况及时间、疼痛评分、伤口肉芽形态评分、换药时间。结果C组的创面伤口肉芽生长情况良好,愈合时间短于A组和B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和B组,换药时间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rhEGF+康惠尔泡沫贴用于治疗2~3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疗效要优于常规泡沫贴或单用纳米银抗菌凝胶,缩短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降低疼痛度,大大降低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抗菌凝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压力性损伤 疼痛
下载PDF
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慢性溃疡及其对周围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元庄 罗裕强 +2 位作者 胡女元 黄远翘 邹承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皮肤慢性溃疡中的疗效及其对周围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对84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创面分别以VSD技术(实验组62例)及常规清创、换药方法(对照组22例)进行处理最后采用皮瓣移植...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皮肤慢性溃疡中的疗效及其对周围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对84例皮肤慢性溃疡患者的创面分别以VSD技术(实验组62例)及常规清创、换药方法(对照组22例)进行处理最后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周围组织经皮氧分压。结果实验组中平均手术清创次数为(1.9±0.4)次,平均住院日为(24±4)d,并发症发生率3.2%,皮瓣修复手术当天TcPO_2平均值(47.5±7.2)mmHg。对照组中平均手术清创次数为(3.1±0.9)次,平均住院日为(38±7)d,并发症发生率为40.9%,皮瓣修复手术当天TcPO_2平均值(35.3±6.8)mmHg。所有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联合皮瓣修复可改善慢性溃疡创面周围组织的氧分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次数及住院日较常规换药处理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溃疡 经皮氧分压
下载PDF
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应用的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元庄 胡女元 +1 位作者 马滚韶 冼翠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 目的探讨前臂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8年2月~2012年8月,对48例尿毒症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对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建立内瘘,术后并发症16例,发生率达33.3%,分别为人工血管栓塞10例,心功能衰竭2例,肿胀手综合征2例,血清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前臂人工血管透析通路有一定的并发症,积极正确地处理有利于延长人工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下载PDF
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对跟骨骨折术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文珍 莫小燕 +1 位作者 许翠霞 赵玉庆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对跟骨骨折术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科62例因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对跟骨骨折术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科62例因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24h、48h、72h皮肤温度差;术后6h、24h及72h切口组织液氧分压;术前、术后7d、出院时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h及72h皮肤温度差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及72h组织液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及出院时Alb、Hb及TF、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膳食护理联合局部氧疗不仅缩短了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且通过改善切口局部温度及氧浓度,增加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切口不良愈合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营养膳食护理 局部氧疗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修复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黄远翘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脉缺损均得以成功修复,患肢端血运良好,肢体能保存且功能基本恢复,伤口一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平均13.2(3~24)个月,行血管彩超或CTA检查显示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并替代原缺损的动脉。结论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腘动脉 人工血管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谭淑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1期3261-3262,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能够减少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性骨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反思循环模式联合ESPCS干预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邹春桦 殷文珍 +2 位作者 赵爱兰 刘佩佩 伍润帆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3期152-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反思循环模式联合ESPCS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四肢骨科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反思循环模式联合ESPCS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4月四肢骨科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围手术期合并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反思循环模式联合ESPCS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h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hg depressing scale,SDS)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Z=142.000,P<0.001);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Z=241.500,P<0.001;Z=432.000,P<0.001)。结论反思循环模式联合ESPCS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四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ESPCS 反思循环模式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小儿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远翘 莫华贵 +3 位作者 邬黎平 陈元庄 马滚韶 李钰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5-916,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小儿胫骨髁问棘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的11例小儿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小儿胫骨髁问棘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的11例小儿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8~14岁,平均11.5岁。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7例,Ⅲ型4例。术后6个月应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定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7个月至1年随访(平均10.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术后3.7个月(2.8~6.0个月),较对侧正常膝关节轻度受限:屈膝角度较健侧减少0~25。,平均12.0°;伸膝角度较健侧少0-18°,平均9.5°。术后6个月时,有2例患者屈膝受限约8°,1例伸膝受限约5°。但所有患者均活动良好,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Ethibond不可吸收MB66缝线固定治疗小儿胫骨髁间棘撕脱胜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康复活动、不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缝线 儿童
原文传递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莫华贵 黄远翘 +4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徐勤 罗裕强 陈家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6例,女28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2.5岁;骨折按T...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四肢关节骨科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6例,女28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2.5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22例,B2型16例,B3型10例;C1型22例,C2型6例,C3型8例。单纯前环固定21例,前、后环联合固定63例。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统计术后前环固定失效患者,并分析其失效原因及处理方案的选择。结果84例患者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7例(8.3%)患者术后发生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前环固定失效时间为术后3~75 d,平均29.1 d。失效原因: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及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2例,单纯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1例,前环固定物选择错误及康复措施不当2例,术中复位不良1例,后环固定不稳1例。2例患者前环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失效,1例翻修,1例保守治疗;5例前环采用钢板内固定失效,4例翻修,1例保守治疗。5例翻修患者翻修术后获11~24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骨盆功能:优2例,良2例,可1例。2例保守治疗患者最终畸形愈合。结论手术时机选择不当、前环固定物选择错误、术中复位不良、前环固定稳定性欠佳、后环固定不稳及康复措施不当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环固定失效,关键是明确失效原因,采用钢板固定翻修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前环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元庄 罗裕强 +2 位作者 黄远翘 马滚韶 莫华贵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处理,其中合并主干动脉损伤6例,骨折18例,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碾压伤、挫裂伤或...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肢体严重创伤患者的创面予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处理,其中合并主干动脉损伤6例,骨折18例,单纯大面积软组织碾压伤、挫裂伤或撕脱伤12例。结果除1例股动脉损伤合并股骨骨折需行截肢外,余35例经一次或多次 VSD 技术处理,创面最终经植皮或皮瓣修复,均成功保肢并创面愈合。随访1年后,35例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后患者创面皮肤纹理好,功能理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严重创伤中可使创面得到有效的覆盖、引流和保护,为后期的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保肢和覆盖创面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肢体 严重创伤
原文传递
人工血管移植建立尿毒症患者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元庄 胡女元 +1 位作者 马滚韶 冼翠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4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以人工血管移植建立尿毒症患者前臂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门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并对其术后内瘘的应用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 目的评价以人工血管移植建立尿毒症患者前臂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门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并对其术后内瘘的应用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建立内瘘,1例术后2周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内瘘应用1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其他43例均获随访3~42个月,能满足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临床应用有效率为93.5%。4例应用9~12个月后因内瘘栓塞而改行腹透,5例行2次人工血管内痿术,其中内瘘栓塞3例、锁骨下静脉栓塞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在尿毒症患者前臂浅静脉条件欠佳而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时,以人工血管移植能有效地建立起满足血透要求的内瘘,是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