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门市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
作者 陈林祥 余泽洪 +4 位作者 李华 陈小林 黄振文 王晓霞 吕彩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女性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女性心血管防治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根据。方法对江门市部分女性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应答完整者620份,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吸烟、戒烟、超重(或肥胖)、低盐、低脂、年龄、体力不活动等... 目的了解女性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女性心血管防治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根据。方法对江门市部分女性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应答完整者620份,调查内容包括高血压,吸烟、戒烟、超重(或肥胖)、低盐、低脂、年龄、体力不活动等。结果本调查结果是女性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知晓率尚好,≥18岁,≥45岁及≥60岁三组,各年龄组女性对吸烟、控制体重、年龄大、男性、缺乏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正确认识率无显著差异,而对高血压、戒烟、控制体重、高脂食物、高盐的正确认识率在≥60岁年龄组较低。高学历组比低学历组对各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的认识率均较高。结论本研究表明,江门市部分女性居民对心血管危险因素了解欠缺,但对一些危险因素有基本了解。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者尚缺乏相关知识的较多。故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者有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以降低女性心血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心血管危险因素 认识 调查
下载PDF
N端B型脑钠肽检测对左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谭文锋 陈林祥 +6 位作者 余泽洪 王晓霞 冼伟进 邹袆 陈小林 汤立军 聂叶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检测对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0例无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或表现不典型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图、胸片、超声多普勒及NT-proBNP检测,并与5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进... 目的探讨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检测对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0例无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或表现不典型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图、胸片、超声多普勒及NT-proBNP检测,并与5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14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39例(27.8%)各项辅助检查证实有左心功能不全,56例(40%)无左心功能不全,前者NT-proBNP均值>2 000 pg/mL,后者均值<400pg/mL,另45例(32.14%)介于400~2 000 pg/mL之间。结论NT-proBNP测定可显著提高无症状的器质性心脏病(400~2 000 pg/mL)左心功能不全的准确性,低值(<400 pg/mL)可排除,高值(>2 000 pg/mL)有诊断意义,但介于低值与高值之间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心功能不全 NT-PROBNP N端B型脑钠肽检测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汤立军 李瑞庆 +1 位作者 严家常 邹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早的患者187例,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将窦性心率震荡...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HRT)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早的患者187例,选择同期有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窦性心率震荡的初始(TO)和窦性心率震荡的斜率(TS):将窦性心率震荡分类为HRT1(TO<0且TS>2.5ms/RR间期)、HRT2(TO≥0或TS≤2.5ms/RR间期)、HRT3(TO≥0且TS≤2.5ms/RR间期),分别对不同心功能分级,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扩张型心肌病与对照组比较TO、T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05)。在心功能Ⅲ级与Ⅳ级时HRT2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不同分级心功能的窦性心率震荡分类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窦性心率震荡分类亦有显著性差异(HRT1p<0.01,HRT2p<0.05,HRT3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室早后窦性心率震荡减弱或消失现象,窦性心率震荡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窦性心律震荡 预后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华发 朱可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旨在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为2 8 8% ,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下降 ...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旨在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为2 8 8% ,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下降 ,而无基础心脏病比例 2 3 1% ,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升高。发热仍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症状及首发症状 ,其次为贫血 ( 5 0 % )及脏器栓塞 ( 19 2 % ) ,血培养阳性率为 3 0 8% ,其中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 ( 3 1 3 % )和表皮萄葡球菌 ( 18 8% )。 5 1 9%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 5 % ,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及脑栓塞。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特征 病因 并发症 预后 细菌学检查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泽洪 谭文锋 +3 位作者 张荫川 古国荣 黄振文 汤立军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在C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CAD)患者与健康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膜蛋白颗粒(GMP-140)、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探讨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在C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进行血浆GMP-140、vWF、CRP测定。结果:AMI和UAP患者血浆GMP-140、vWF、CRP明显升高。GMP-140、vWF、CRP与AMI和心绞痛缺血面积呈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参与CAD的发病,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可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冠心病
下载PDF
高血压、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林祥 余泽洪 黄振文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7期812-813,共2页
有研究表明,随着收缩血压(SBP)或舒张血压(DBP)的上升,死亡率继续不断增高,于是在治疗高血压曾有“越低越好”的观点。但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及冠心病治疗过程存在过度降压,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目前国内外治... 有研究表明,随着收缩血压(SBP)或舒张血压(DBP)的上升,死亡率继续不断增高,于是在治疗高血压曾有“越低越好”的观点。但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及冠心病治疗过程存在过度降压,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而这些药物均有降压作用,为探讨这些药物在治疗高血压与冠心病的过程中是否引起过度降压,将我院收治的使用上述药物的160例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压动态监测(ABPM)情况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均为住院的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硫氮唑酮,心得安,美多心安及硝酸异山梨醇酯等药物,将病例分两组:①高血压组,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药物疗法 动态血压
下载PDF
老年人心力衰竭43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华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8,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误诊 原因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与链激酶静脉溶栓比较
8
作者 陈林祥 余泽洪 +4 位作者 吴木富 谭文锋 何北海 黄振文 黄艳芬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尿激酶 溶栓治疗 链激酶 静脉溶栓 再通率 江门市 心电图 凝血酶原时间 广东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时尿激酶溶栓加即刻准备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
作者 谭文锋 余泽洪 +2 位作者 陈林祥 汤立军 冼伟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尿激酶溶栓加即刻血管造影 ,TIMIⅡ级或以下时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术 )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AMI(发病 6h以内 )患者 2 5例 ,常规应用尿激酶 (商品名 :天普洛欣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尿激酶溶栓加即刻血管造影 ,TIMIⅡ级或以下时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术 )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AMI(发病 6h以内 )患者 2 5例 ,常规应用尿激酶 (商品名 :天普洛欣 ) 15 0万U 0 5h内静脉滴注 ,其中 6例无创指标未见再通者 ,2 5例患者 90min后即刻血管造影 ,其中 13例TIMIⅡ级或以下者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13例TIMIⅡ级或以下者均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术后冠脉血流均达到TIMIⅢ级 ,未见需要输血的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AMI时尿激酶溶栓加即刻准备的支架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AMI
下载PDF
多普勒导丝评估心脏X综合征患者冠脉循环
10
作者 陈小林 聂叶廷 +4 位作者 韩超 罗芳 叶伟云 汤立军 王晓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导丝评价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冠脉循环。方法采用多普勒导丝测定观察组(38例CSX患者)及对照组(12例健康对照)的冠脉循环生理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冠脉血流储备(CFR)为1.83±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0.28,... 目的采用多普勒导丝评价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冠脉循环。方法采用多普勒导丝测定观察组(38例CSX患者)及对照组(12例健康对照)的冠脉循环生理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冠脉血流储备(CFR)为1.83±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微血管阻力指数(IMR)为(36.2±5.3)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4.7)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流储备分数(F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2±0.08 vs 0.94±0.06,P>0.05)。结论 CSX患者心肌微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冠脉血流储备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冠脉血流储备 微血管阻力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氯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张道进 张国南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9-20,1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其对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实验组)30例给予胺碘酮0.2每日1次,氯沙坦100mg每日1次,Ⅱ组(对照组)3... 目的探讨氯沙坦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其对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实验组)30例给予胺碘酮0.2每日1次,氯沙坦100mg每日1次,Ⅱ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胺碘酮0.2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于治疗后第1周、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及6个月分别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以检测是否房颤复发;复律次日及6个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功能变化。结果共52例完成治疗,随访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I组16%复发,Ⅱ组34%复发,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心房颤动转复6个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胺碘酮联用于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有效,长期服用氯沙坦可逆转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力,有利于消除房颤复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心房颤动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美合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84-485,共2页
目的总结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经验。方法使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46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心力衰竭,观察其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和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心脏大小的变化,加强护理。结果显... 目的总结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经验。方法使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46例扩张型心肌病顽固心力衰竭,观察其治疗前后心功能状态和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心脏大小的变化,加强护理。结果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3%。患者治疗后的血压、HR、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通过病情观察并准确按需调节用药,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的护理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多巴酚丁胺 扩张型心肌病 护理
下载PDF
低分子葡聚糖加小剂量压宁定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13
作者 陈林祥 余泽洪 +1 位作者 谭文锋 黄振文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葡聚糖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证实其可稀释血液、改善微循环,对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皿级与Ⅳ级,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静脉滴注低分子葡... 目的:探讨低分子葡聚糖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证实其可稀释血液、改善微循环,对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本组20例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皿级与Ⅳ级,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静脉滴注低分子葡聚糖200 ml加压宁定25 mg,维持2小时。在滴注前及滴注后15分钟、30分钟、1小时及2小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肺毛细血管楔压、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平均压降低,心排血量、计算心脏指数、在室作功指数增加,而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用药前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静脉注射低分子葡聚糖加小剂量压宁定对左心功能不全有急性与明显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左心功能不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首剂低血压反应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吴木富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首剂应用时的低血压反应。方法 观察 4 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培哚普利 (Perindopril)组首剂服 2mg、苯那普利(Benazepril)组 2 5mg、依那普利 (Enalapril)组 2 5mg及对照组 ,测基础及...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首剂应用时的低血压反应。方法 观察 4 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培哚普利 (Perindopril)组首剂服 2mg、苯那普利(Benazepril)组 2 5mg、依那普利 (Enalapril)组 2 5mg及对照组 ,测基础及首剂服药后 0 5h、1h、2h、3h、4h、5h、6h的血压。结果 各组收缩压最大下降值 ,培哚普利为 6 0± 2 0mmHg。苯那普利为 5 8± 3 2mmHg。依那普利为 6 1± 4 0mmHg ,对照组为 (3 5± 3 8)mmHg ,各ACEI组均有血压下降 ,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未见症状性低血压反应。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首剂ACEI时虽有血压下降 ,但未见有首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故初步认为ACEI首剂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低血压 CHF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祎 王晋明 +6 位作者 吴钢 陈林祥 黄振文 余泽洪 谭文锋 汤立军 冼伟进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AT1 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 (irbesartan)对其的影响。探讨SHR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 13周龄SHR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 ,即伊贝沙坦治疗组 (SHR I组 )和非治疗对照组...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AT1 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 (irbesartan)对其的影响。探讨SHR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 13周龄SHR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 ,即伊贝沙坦治疗组 (SHR I组 )和非治疗对照组 (SHR组 ) ,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 10只 (WKY组 )作为对照。治疗组大鼠服用伊贝沙坦 (5 0mg·kg- 1 ·day- 1 ) 15周 ,每两周测血压、体重一次 ,治疗结束时称心脏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AngⅡ浓度。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 (Tunel)检测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终点时 ,SHR I组血压明显低于SHR组 (P <0 0 1) ,略高于WKY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SHR组血浆和心肌AngⅡ高于WKY组 (P <0 0 5 ) ,SHR I组血浆和心肌AngⅡ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2 )Tunel法表明 ,SHR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WKY组 (P <0 0 1) ,凋亡细胞主要集中在心内膜下。 (3)伊贝沙坦治疗后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SHR的心肌细胞凋亡增加 ,AT1 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这种效应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无关 ,AngⅡ可能通过AT1 受体介导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心肌细胞凋亡 影响
下载PDF
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米力农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伍雁慈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 探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护理。 方法 对 4 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Ⅲ级以上 ,应用洋地黄效果不佳 ,给予米力农静脉注射 5天 ,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和水肿的变化情况。 结果 米力农临... 目的 探讨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护理。 方法 对 4 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Ⅲ级以上 ,应用洋地黄效果不佳 ,给予米力农静脉注射 5天 ,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和水肿的变化情况。 结果 米力农临床有效率为 75 %,6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 结论 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衰有较好的疗效 ,但必须同时做好米力农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治疗 护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房峡部L型钙电流特征的研究
17
作者 邹褘 吴钢 +5 位作者 余泽洪 谭文锋 汤立军 冼伟进 王小霞 王晋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峡部L型钙电流的特性,探讨心房峡部参与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麻醉后取心脏,灌流后分离右心房峡部及游离壁,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比观察心房峡部和右心房游离壁L型钙电流的电流密度,并观察异丙肾上腺素... 目的研究心房峡部L型钙电流的特性,探讨心房峡部参与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麻醉后取心脏,灌流后分离右心房峡部及游离壁,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比观察心房峡部和右心房游离壁L型钙电流的电流密度,并观察异丙肾上腺素灌流后,其电流密度的变化。结果正常状态下,心房峡部和右心房游离壁L型钙电流的电流密度分别为-(7.03±0.71)pA/pF、-(6.30±0.61)pA/pF,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异丙肾上腺素灌流后,心房峡部和右心房游离壁L型钙电流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1.01±0.46)pA/pF、-(8.51±0.31)pA/pF,两处的L型钙电流均显著增大,且心房峡部的L型钙电流密度显著大于右心房游离壁(P<0.01)。结论L型钙电流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心房峡部参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峡部 L型钙电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无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高血糖的意义
18
作者 李华 陈林祥 余泽洪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无糖尿病史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糖与心衰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与高心病与心衰住院患者进行空腹与餐后2h的血糖测定,将血糖水平与患者心衰与... 目的:探讨无糖尿病史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糖与心衰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无糖尿病的冠心病与高心病与心衰住院患者进行空腹与餐后2h的血糖测定,将血糖水平与患者心衰与住院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冠心病与高心病心衰血糖水平升高者207例(94.1%)。其中,糖调节受损68例(32.9%),高血糖124例(59.9%),达糖尿病诊断阈值15例(7.2%),严重心衰糖代谢的紊乱为多(P<0.05)。在住院死亡26例中,糖调节受损4例(15.4%),高血糖16例(61.5%),达糖尿病诊断阈值6例(23.1%),以糖代谢紊乱组为主(P<0.05)。结论: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与高心病心衰患者糖代谢紊乱与病情严重性及死亡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非糖尿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特点与护理对策
19
作者 伍雁慈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特点 ,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 16 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分析心肌缺血特点。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时间在上午 6~ 12时 ,发作时无症状者达70 % ,合并心律失常者 4... 目的 通过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特点 ,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 16 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分析心肌缺血特点。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时间在上午 6~ 12时 ,发作时无症状者达70 % ,合并心律失常者 4 9%。结论 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特点的了解 ,做好病情观察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护理对策 心律失常 预防 健康教育
下载PDF
8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血运重建术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麦海源 汤立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评估年龄超过85岁的患者接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找出住院和1年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65例冠状动脉疾病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住院和随访1年所采集的临床、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 目的评估年龄超过85岁的患者接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找出住院和1年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65例冠状动脉疾病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住院和随访1年所采集的临床、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进行了相关变量对数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治愈率为90.8%(59/65),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为9.2%(6/65)。随访1年发现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1年存活率为83.1%(54/65)。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唯一预测住院患者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随访1年发现,肾功能不全及完全的血管成形术均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大于85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提供住院期间为期1年的后续以及有利的结果。低EF值、不完全心肌血运重建术和肾功能障碍会影响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人 血运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