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治中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英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究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治中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女性生殖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35例正常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性腺激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 目的 探究女性生殖不孕症诊治中检测血清性腺激素的价值。方法 选取35例女性生殖不孕症患者为观察组,35例正常育龄期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血清性腺激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ES)]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清性腺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PRL(679.00±60.83)mIU/L、FSH(38.84±3.16)IU/L、TES(2.70±0.62)nmol/L以及LH(51.05±3.34)IU/L高于对照组的(190.70±59.83)mIU/L、(7.12±2.98)IU/L、(1.05±0.37)nmol/L、(8.95±3.50)IU/L,E_(2)(29.81±5.22)pmol/L以及PROG(0.15±0.10)nmol/L低于对照组的(396.50±39.85)pmol/L、(1.51±0.50)nmol/L(P<0.05)。结论 通过检测女性血清性腺激素可有效诊治女性生殖不孕症,且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不孕症 血清性腺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法 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催乳素 孕酮 睾酮
下载PDF
脑梗死后TNF-α对脑内促血管新生分子α5β1和αVβ3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富鑫 黄恒 +1 位作者 黄绮娟 李龙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脑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升高、整合素α5β1和αVβ3上调及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因大面积梗死切除的缺血脑组织,依梗死不同时间,分成1 d、2 d和4 d3个组,以脑肿瘤患者手术入路中必...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脑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升高、整合素α5β1和αVβ3上调及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因大面积梗死切除的缺血脑组织,依梗死不同时间,分成1 d、2 d和4 d3个组,以脑肿瘤患者手术入路中必须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为对照,以CD31和Ki67的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内皮细胞增殖;ELISA检测脑组织中TNF-α、纤维素连接蛋白(Fn)受体整合素α5β1和αVβ3的表达;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管上Fn、α5β1和αVβ3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培养的人内皮细胞上整合素α5、β1、αV和β3表达。结果脑梗死后第1天缺血区TNF-α即明显升高,2 d达高峰,4 d时趋于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区脑组织中和血管上Fn及α5β1和αVβ3表达上调,4 d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与脑内皮细胞增殖时相一致;体外研究证实TNF-α可促进人内皮细胞上5β1和αVβ3上调。结论脑梗死后早期升高的TNF-α通过上调血管上α5β1和αVβ3表达进而促进脑内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整合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缺陷与Fn-α5β1/αVβ3上调不足的关联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恒 黄绮娟 +1 位作者 王富鑫 李龙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脑内血管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β1和αVβ3的表达方式及其与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月龄(青年)、18月龄(老龄)雄性C57BL/6小鼠为观察对象。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脑内血管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其受体整合素α5β1和αVβ3的表达方式及其与血管新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月龄(青年)、18月龄(老龄)雄性C57BL/6小鼠为观察对象。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各年龄段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组,于模型成功后7 d,14d行免疫荧光染色(各组n=5)。以CD31和Ki67的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增殖,以每个视野中CD31阳性血管数代表血管密度。用CD31/Fn,CD31/ɑ5和CD31/β3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Fn,α5β1和αVβ3在血管上的表达。结果缺血第7 d时老龄鼠半暗带区CD31/Ki67双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青年鼠(4.7±0.8/field,P<0.05);缺血7 d和14 d时老龄鼠半暗带区血管密度均比青年鼠显著降低(38.3±3.9/field,45±4.4/field,均P<0.01)。同时,青年和老龄鼠脑缺血7 d后半暗带区血管上Fn,α5和β3整合素的表达较之于对照组均呈不同程度平行上调,而14 d时则趋于下降。而较之于青年鼠,老龄鼠缺血7 d后半暗带区Fn/α5/β3阳性血管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龄小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缺陷可能与血管上Fn及其受体α5β1、αVβ3表达上调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新生 整合素 衰老
下载PDF
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余祖辉 孙祥宙 邓春华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观察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外科门诊中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益心康泰胶囊2粒/次,3次/d;VitE 50mg/次,3次/d;葡萄糖酸锌1粒/次,3次/d。对照组仅服用Vit... 目的:观察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外科门诊中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益心康泰胶囊2粒/次,3次/d;VitE 50mg/次,3次/d;葡萄糖酸锌1粒/次,3次/d。对照组仅服用VitE和葡萄糖酸锌,用法和用量同治疗组。两组或者均连续服药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精液常规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精子密度、a级(快速前向运动)精子活动率、总活动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精子密度、a级精子活动率、总活动率均有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治疗组各项指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益心康泰胶囊
下载PDF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浩宗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对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7例患者均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规范治疗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无...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对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7例患者均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规范治疗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不同骨折部位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骨折部位是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要更加重视并加强监测,对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术前加强血糖控制,对不同骨折部位的患者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因素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健强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5期2533-253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两种切口(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2例(56眼),将其分为上方透...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两种切口(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2例(56眼),将其分为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A组)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检查视力以及角膜散光值,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的恢复情况。结果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值B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在疗效方面优于透明角膜切口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切口 裸眼视力 散光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海涛 黄劲华 雷叶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P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NSCLC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参芪扶正注射...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P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NSCLC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参芪扶正注射液,21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0%和33.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9,P=0.018),观察组、对照组的控制率为86.67%和60.00%,观察组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9,P=0.038);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有效率为90%和6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5,P=0.027);观察组的0度不良反应比例为52.5%,对照组为17.5%,观察组0度不良反应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64,P=0.003),观察组不良反应程度构成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8.562,P=0.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TP方案治疗NSCLC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减轻化疗时骨髓抑制,提高患者耐受性,推荐作为常规辅助化疗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方案 参芪扶正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
下载PDF
cTnI、H-FABP与NT-proBNP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啟新 余淑贤 周玉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47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47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TnI、H-FABP与NT-proBNP水平;比较cTnI、H-FABP、NT-proBN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TnI、H-FABP与NT-proBNP水平分别为(8.41±1.56)μg/L、(36.12±4.97)ng/ml、(1154.07±186.33)ng/L,高于对照组的(0.03±0.01)μg/L、(2.33±0.46)ng/ml、(71.14±8.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H-FABP、NT-proBN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64%(143/294)、49.32%(145/294)、50.68%(149/294)、49.66%(146/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单独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4.35%、81.63%、82.99%,H-FABP单独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3.67%、82.31%、82.99%,NT-proBNP单独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81.63%、82.99%、82.31%,cTnI、H-FABP、NT-proBN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6.60%、95.92%、96.26%。cTnI、H-FABP、NT-proBN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高于cTnI、H-FABP、NT-proBNP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H-FABP、NT-proBNP单独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H-FABP、NT-proBNP联合检测可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效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江俊毅 罗飚 +2 位作者 邓智峰 杨兰换 马曼娜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27-629,共3页
目的:为了能够提供改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将4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为了能够提供改善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价值。方法:将4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方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案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不如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积水患者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案治疗,可以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 疗效
下载PDF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刚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0期49-49,共1页
目的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 目的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100例)和头孢呋辛组(100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组口服克洛己新干混悬剂20~40mg·kg-1·d-1,3次/d,头孢呋辛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50~100mg·kg-1·d-1,2次/d,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克洛己新的总有效率为93%,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头孢呋辛分别为92%和(7.5±0.9)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1,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克洛己新干混悬剂与头孢呋辛是治疗轻度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口服型克洛己新干混悬剂具有不损伤皮肤、依从性好、治疗成本低的优点,小儿轻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首选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 头孢呋辛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护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瑞霞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3624-3625,共2页
目的:探析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研究。方法: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围术期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 目的:探析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研究。方法: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围术期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0%、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进行围术期规范化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预策略的成效剖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红菊 马彬锋 +1 位作者 谢超华 梅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预策略对其消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 目的探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预策略对其消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38.7±12.8)分]和SDS评分[(39.2±15.5)分]均低于对照组[(49.5±13.2)、(52.8±1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CL-9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的干预策略,能改善躯体症状及负面情绪,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心理学 消极情绪 躯体症状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整形美容患者术后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妙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对于接受整形美容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舒适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2例与舒适组22例,一般组患者接受... 目的研究对于接受整形美容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舒适护理措施,对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2例与舒适组22例,一般组患者接受院内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患者在一般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措施,重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情况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一般组患者轻度、中度及重度焦虑等百分比分别为22.73%、50%、27.27%,舒适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64%、27.27%、9.09%,一般组患者轻度焦虑百分比低于舒适组,中度及重度等高于舒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50%,舒适组为86.36%,舒适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护理措施满意度为50%,舒适组满意度为95.45%,舒适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整形手术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术后心理情绪状态较好且主诉疼痛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整形美容 手术 心理状态
下载PDF
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俊毅 黄伟豪 +1 位作者 罗飚 邓智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锥颅血肿抽吸术,观察两...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62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锥颅血肿抽吸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血肿抽吸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昏迷状态,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脑损伤 开颅血肿清除术 锥颅血肿抽吸术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生命体征、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金妹 吴荣惠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生命体征、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53例,乙组患者为4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生命体征、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53例,乙组患者为4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舒适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生命体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好,有效缓解了患者术前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患者生命体征保持良好,且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很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心理 生命体征 满意度
下载PDF
经皮缝扎结合高位结扎抽剥治疗PVV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文晓 伍宏章 +2 位作者 袁超杰 黄俊明 何仕青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VV)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7月~2010年3月189例分别采用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B组)及传统方法(A组)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比较... 目的观察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VV)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7月~2010年3月189例分别采用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B组)及传统方法(A组)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肢的创伤程度及美观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水肿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两组患者复发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B组优于A组。结论应采取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PVV,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经皮缝扎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
下载PDF
外伤性青光眼68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健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1月到2011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之间的联系。结果 68例患者经药物或和手术治疗后,随访3~18个月... 目的探讨外伤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1月到2011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之间的联系。结果 68例患者经药物或和手术治疗后,随访3~18个月,眼压控制正常者58例,控制率为85.29%,10例未能控制者,未控制率为14.71%。视力提高35例,占51.47%,无变化19例,占27.94%,视力下降14例,占20.59%,2例视力丧失,占2.94%。结论外伤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病因较复杂,应重视预防与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青光眼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21例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妙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尿道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NR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的预后恢复,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尿道下裂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膀胱灌注化疗方法的改良和护理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瑞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对比膀胱灌注化疗术改良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其疗效,并探讨其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前组在术后第一天,通过在膀胱内插入尿管,对其患者给予膀胱灌注(1次/周);改良后组使用静脉注射针... 目的对比膀胱灌注化疗术改良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其疗效,并探讨其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前组在术后第一天,通过在膀胱内插入尿管,对其患者给予膀胱灌注(1次/周);改良后组使用静脉注射针头对病变部位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吡柔比星注射液(25 mg)药液进行膀胱栓塞,并佐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复诊时间为1次/月,40周后再行肝癌切除术,以相关并发症、复发例数等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改良后组和改良前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为6.67%、53.33%;经比较,改良后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改良前组(P<0.05)。结论将改良后的膀胱灌注化疗栓塞术应用于膀胱癌术后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改良前治疗方法,其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灌注化疗术 改良 护理观察
下载PDF
113例新生儿窒息产房处理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甄丹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房复苏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出生的113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产房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113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经过复苏处理后,96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98.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房复苏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出生的113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产房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113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经过复苏处理后,96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98.2%。结论及时给与新生儿窒息患者有效的复苏处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复苏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窒息状况,帮助患儿尽快回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产房 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