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注射液对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令山 李自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内皮剥脱术损伤兔髂动脉内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兔髂动脉内膜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同时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前列环素(PGI2)、血...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内皮剥脱术损伤兔髂动脉内皮,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兔髂动脉内膜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同时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结果应用当归注射液后,血浆SOD活性增加,PGI2,cAPM水平和PGI2/TXA2比值升高,LPO和TXA2水平降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兔髂动脉内膜血小板黏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的黏附功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内皮剥脱术 血小板黏附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综合术前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岸团 王云霞 +2 位作者 沈龙山 周永霞 叶国柳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2期48-50,57,共4页
目的评估子宫腺肌病非侵入性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初诊为子宫腺肌病330例及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3例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超声、磁共振、血CA125测定等。结果与临床初诊组比较,病理证实组的子宫腺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64... 目的评估子宫腺肌病非侵入性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初诊为子宫腺肌病330例及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3例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超声、磁共振、血CA125测定等。结果与临床初诊组比较,病理证实组的子宫腺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64.08%)和月经改变或不规则子宫出血(72.82%),但缺乏特异性;超声、磁共振、血CA125测定等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66%,53.40%,86.41%,90.3%,超声诊断敏感性欠佳,磁共振对于弥漫型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均具有最好的诊断价值。血清CA125敏感性高,特异性低。结论提出基于以上诊断方法合理组合的子宫腺肌病诊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术前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海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5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50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0%,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4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347,P〈0.01);观察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佳,而且也相对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盐酸普罗帕酮 器质性心脏病 快速型心律失常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海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林霉素500mg,而对照组给予奥...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林霉素500mg,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疗程共7d。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胃黏膜溃疡改善情况、Hp根除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1%和80.0%,Hp根除率分别为93.2%和84.6%,胃黏膜溃疡改善率为90.7%和8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5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志任 叶锋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259-259,共1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因此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病因分析报...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因此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分析 出血性休克
下载PDF
改良灌肠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便秘诱发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谢冬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0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解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方法,以降低AMI并发症的再发生率。方法将49例AMI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先予开塞露40ml直接纳肛协助通便.效果不佳者再采用0.1%-0.2%软皂水500ml低压灌肠;... 目的探讨解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方法,以降低AMI并发症的再发生率。方法将49例AMI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先予开塞露40ml直接纳肛协助通便.效果不佳者再采用0.1%-0.2%软皂水500ml低压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用50ml注射器抽吸20%盐水30ml+开塞露液20ml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经肛门插入至18cm处给药,比较两组的排便疗效和AMI并发症的再发生率。结果开塞露液直接纳肛法、软皂水低压灌肠法和改良灌肠法的排便有效率分别为38%、43%和96%;观察组诱发AMI并发症的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可降低AMI并发症的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灌肠法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并发症的再发生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水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7期121-122,共2页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97.2%,略高于对照组的93.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18.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7.2%、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75.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消除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艳妹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期129-129,131,共2页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患有肿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4.0%,...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患有肿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0%,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妇科肿瘤 护理观察 并发症
下载PDF
创伤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有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创伤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对此80例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观察统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创伤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对此80例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观察统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28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包括管周疼痛、皮下气肿及导管滑脱,其中护理满意患者71例,患者满意度达88.8%。结论创伤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翠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10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患者中,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10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患者中,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大小有关,而与产次、子宫肌瘤的位置关系、术后妊娠情况无关,其中年龄、肌瘤数目、子宫肌瘤大小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充分评估其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后复发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秀琴 吴利军 庄秋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各3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各3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LVEF、LVD、LVFS以及心胸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多巴胺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有新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1期1923-1924,共2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45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预期制订好护理计划并逐一对照实施。[结果]病人通过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后,45例病人均临床治愈。[结论]对甲状腺手术病人做好术... [目的]总结甲状腺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45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预期制订好护理计划并逐一对照实施。[结果]病人通过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后,45例病人均临床治愈。[结论]对甲状腺手术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肿瘤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爱霞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4793-479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知识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恐怖、焦虑、抑郁等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卧床时间、医疗费用以及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下载PDF
穴位贴敷足三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改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晓嫣 张娜 冯玲惠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2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使用穴位贴敷足三里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使用穴位贴敷足三里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穴位贴敷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0.00%和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穴位贴敷足三里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状况,且整体治疗效果可观,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足三里 慢性阻塞性肺病 作用观察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永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8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连平县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学特点,对所有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本组140例经治疗后,痊愈107例,显效23例,好转10...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连平县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学特点,对所有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本组140例经治疗后,痊愈107例,显效23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2.8%。结论对于儿童支原体的诊治来说,要把握其临床表现,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阿奇霉素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爱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230例,将其按照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1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230例,将其按照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1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的好转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出现明显的升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爱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遵医行为和干预1,3个月后血糖降低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依从性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在外科术后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敏 余锋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4期3042-304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在外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手术镇痛中,对照组镇痛时所选药物组合为:芬太尼、咪达唑仑、氟哌啶、NaCl溶液。观察组则采用舒芬太尼、氟... 目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在外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手术镇痛中,对照组镇痛时所选药物组合为:芬太尼、咪达唑仑、氟哌啶、NaCl溶液。观察组则采用舒芬太尼、氟哌啶、NaCl溶液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镇痛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22%,观察组则为2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对外科术后进行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镇痛领域内明显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值得临床广泛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注 舒芬太尼 外科镇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海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验证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血糖升高是否有助于短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前者根据血糖升高程度和... 目的验证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血糖升高是否有助于短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是否发生高血糖分为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前者根据血糖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分别再分为血糖轻中等程度升高、显著升高亚组,以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血糖持续升高亚组。分别比较组间、亚组间以及组-亚组间短期病死率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的差别。结果血糖升高组短期病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血糖显著升高亚组病死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血糖轻中等程度升高亚组及血糖正常组。血糖持续性升高亚组病死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血糖一过性升高亚组及血糖正常组。结论对非糖尿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血糖和患者短期预后有关。血糖升高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血糖 预后
下载PDF
护理差错发生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有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9期135-137,共3页
目的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提高及保证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差错原因调查表,对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中48名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及纠纷66人次,其中患者方面的原因11人次,占16.67%。护士方面原因55人次,... 目的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提高及保证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差错原因调查表,对8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中48名护士发生护理差错及纠纷66人次,其中患者方面的原因11人次,占16.67%。护士方面原因55人次,占83.33%。由于护士方面而发生护理差错,主要原因为护士执行制度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工作时情绪差、语言修养差等12项。低学历、低年资护士易发生护理差错。结论提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服务行为准则,对不同学历、工龄、年龄段的护士给予针对性指导,可望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差错 医院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