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中医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1
作者 刘坤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进行症候评分,...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进行症候评分,并使用VAS评分法对肩部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症候评分以及肩部疼痛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前后评分的对比差异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推拿联合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推拿 穴位注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作卿 谢祖艺 +1 位作者 邹惠梅 曾庆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单双配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分析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单双配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治愈情况、后遗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89.47%(17/19),高于对照组的57.89%(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偏瘫症状改善评分为(86.95±5.85)分,对照组患者身体偏瘫症状改善评分为(72.20±6.21)分;观察组患者四肢麻木症状改善评分为(84.96±6.36)分,对照组患者四肢麻木症状改善评分为(70.23±6.07)分;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症状改善评分为(87.89±6.64)分,对照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症状改善评分为(74.21±5.12)分;观察组患者面部表情偏瘫症状改善评分为(87.85±3.69)分,对照组患者面部表情偏瘫症状改善评分为(72.56±4.23)分。观察组患者身体偏瘫症状改善评分、四肢麻木症状改善评分、语言功能障碍症状改善评分及面部表情偏瘫症状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通过采用经络注血疗法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中风后遗症 经络注血疗法 中医针灸
下载PDF
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爱军 杨文慧 刘斌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三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 目的探讨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三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肌群等速肌力、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肌群等速肌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三针治疗KOA可增加患者膝部肌群等速肌力,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三针 肌群等速肌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35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袁海妮 林林雁 刘坤明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俞募配穴针刺基础上联合生大黄粉穴位...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俞募配穴针刺基础上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大便性状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使用润泻剂次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①两组治疗前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明显(P<0.01);③两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升幅更明显(Z=-2.618,P=0.009<0.01);④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83%,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⑤观察组使用润泻剂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联合生大黄粉穴位贴敷能有效降低中风后便秘患者便秘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患者排便困难及大便性状,对药物的依赖性较低,疗效优于单纯俞募配穴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俞募配穴针刺法 生大黄粉 穴位贴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