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碎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莫劲松 张翠薇 +1 位作者 徐林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70-1571,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5/10老年性白内障132例179眼,其中男56例82眼,女76例97眼;年龄53~74(平均67.7±6.4)岁。排除伴有晶状体脱位、青光眼及葡萄膜炎等。手法碎核后再行超声... 目的:观察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05/10老年性白内障132例179眼,其中男56例82眼,女76例97眼;年龄53~74(平均67.7±6.4)岁。排除伴有晶状体脱位、青光眼及葡萄膜炎等。手法碎核后再行超声乳化术,观察手术中超声能量和作用时间、术后视力和角膜水肿等,随访时间1wk。结果:手法碎核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所需超声能量低,术后角膜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碎核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水肿
下载PDF
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多层螺旋CT和造影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旭春 蒋澄 方文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417,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血管,15支桥血管闭塞,30支桥血管通畅,10支共16处狭窄,5支桥血管明显狭窄(>50%)8处,5支桥血管显示轻度狭窄(<50%)病变8处,MSCT评价桥血管闭塞和明显狭窄和导管造影完全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层CT能够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性和狭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可疑病变的一种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桥血管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必强 叶世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 目的探讨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主动脉压(AP)、冠脉流量(CF)、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和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AT)。结果3组大鼠A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Control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停搏前、复跳后30minAP、LVSP、LVDEP、±dp/dtmax、SV、CF、Co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ATP、SOP、LPO、LDH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后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的恢复,减少LDH的漏出。腺苷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缺血预处理 心肌 细胞保护 心肌再灌注
下载PDF
3,4-二羟基苯乙酮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莲芳 周必强 叶世铎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3,4-二羟基苯乙酮(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经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左室压(LV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 目的研究心肌3,4-二羟基苯乙酮(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经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左室压(LV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t/dpmax)、主动脉压(AP)、冠脉流量(CF)、主动脉流量(AF)和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AT)。结果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结论青心酮预处理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作用 二羟基苯乙酮 三磷酸腺苷(ATP) 心肌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左室舒张末期压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 离体大鼠心脏 临床应用价值 心肌功能 左心室内压 乳酸脱氢酶 冠脉流出液 主动脉流量 ATP含量 青心酮
下载PDF
中晚期肿瘤治疗观念的转变
5
作者 李伟 徐忠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S1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中晚期 治疗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