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瓣法在腋窝瘢痕挛缩松解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麟 宋晖 +1 位作者 周彬 曾东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五瓣法在腋窝瘢痕挛缩松解术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腋窝瘢痕挛缩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4岁,均应用五瓣法行腋窝瘢痕挛缩松解,12例辅以自体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临床随诊4个月~2年,平均12.... 目的探讨五瓣法在腋窝瘢痕挛缩松解术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腋窝瘢痕挛缩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4岁,均应用五瓣法行腋窝瘢痕挛缩松解,12例辅以自体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临床随诊4个月~2年,平均12.4个月,观测术后局部情况及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53例皮瓣全部成活,7例出现部分皮瓣尖部坏死,均换药处理后愈合,12例辅以全厚皮片移植病例皮片完全成活,60例病例腋窝瘢痕挛缩得到充分松解,肩关节上举均达到95度以上。结论应用五瓣法松解腋窝瘢痕挛缩有着设计及手术操作较简单、松解充分、并发症少、效果可靠的优点,是处理腋窝瘢痕挛缩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瓣法 腋窝瘢痕 挛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麟 张勇新 宋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5-5,14,共2页
目的探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病例155例,男11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6岁;随机分组,A组(实验组):79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5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吻合。B组(... 目的探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病例155例,男11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6岁;随机分组,A组(实验组):79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5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吻合。B组(对照组):76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3条,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观察各组肌腱断端吻合口光滑及滑动情况,随防6-18月,评定术后恢复功能。结果肌腱断端吻合口A组明显比B组平整光滑,滑动性更佳,抗拉力更强。主动活动TAM法进行功能评价,A组:优61条,良22条,可11条,差1条,优良率87.36%;肌腱断裂再次修复2条,断裂发生率2.10%。B组:优36条,良35条,可16条,差6条,优良率76.34%;肌腱断裂再次修复6条,断裂发生率5.37%。两组优良率及断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0.01)。结论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具有吻合口更光滑、抗拉力及抗疲劳更强等优点,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减少粘连,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 改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勇新 刘麟 +3 位作者 廖怡清 宋晖 周彬 刘岗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0期5-5,7,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Kessler肌腱缝合法(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缝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右猪前脚30只,解剖出60条趾深屈肌腱,随机分成3组,每组20条趾深屈肌腱。Ⅰ组为2mm间隙拉力组,Ⅱ组断裂拉力组,Ⅲ组为拉力疲劳试验组,每组随机分两组...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Kessler肌腱缝合法(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缝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右猪前脚30只,解剖出60条趾深屈肌腱,随机分成3组,每组20条趾深屈肌腱。Ⅰ组为2mm间隙拉力组,Ⅱ组断裂拉力组,Ⅲ组为拉力疲劳试验组,每组随机分两组A组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缝合肌腱,B组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肌腱。大体观察肌腱吻合口情况,比较A、B组间吻合口平整光滑度,以拉力实验仪测定肌腱吻合口出现2mm间隙,断裂时拉力负荷及进行疲劳试验并记录数据。结果 A相比B组肌腱吻合口明显平整光滑,吻合口紧密;吻合口出现2mm间隙、断裂时拉力负荷及拉力疲劳试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缝合肌腱具有吻合口光滑平整,抗拉力及抗疲劳强等优点,适合肌腱修复后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 改良 生物力学 抗拉力
下载PDF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张勇新 刘麟 +5 位作者 宋晖 刘岗 廖怡清 周彬 黄雪林 周景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8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在kessler缝合法基础上改良的肌腱缝合方法(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临床病例125例,男8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7.6岁(14~62岁);随机分两组,A组(改良组):65例,断裂屈肌腱120条,应用肌... 目的:探讨一种在kessler缝合法基础上改良的肌腱缝合方法(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临床病例125例,男8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7.6岁(14~62岁);随机分两组,A组(改良组):65例,断裂屈肌腱120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缝合肌腱断端,B组(对照组):60例,断裂屈肌腱112条,应用kessler缝合法缝合肌腱断端。观察各组术中肌腱断端吻合口平整光滑情况;两组术后均应用Kleinert方案指导早期功能锻炼,随防3~9个月,评定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肌腱断端吻合口A组明显比B组平整光滑,抗拉力强。按美国手外科学会提出的测量主动活动TAM法进行功能评价,A组:优85条,良22条,可13条,优良率为89.16%;B组:优50条,良29条,可25条,差8条,优良率为70.53%;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具有比kessler缝合法吻合口光滑、平整、抗拉力强的优点,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防止术后肌腱粘连肌腱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 改良
下载PDF
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血供研究及其修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刘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血供特点,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方法 10例(20侧)成人尸体标本,经颈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鼻唇沟区及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的供血动脉。临床应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75例(... 目的探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血供特点,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方法 10例(20侧)成人尸体标本,经颈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鼻唇沟区及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的供血动脉。临床应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75例(男5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5岁,皮瓣大小于2.5cm×1.5cm至5.5cm×3.0cm,观察术后皮瓣的成活及稳定性,外观及功能情况。结果鼻唇沟区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眶下动脉、内眦动脉和面横动脉及其分支,上述动脉分支入浅筋膜形成皮下动脉网,再由此分支至真皮下层形成真皮下动脉网以供应该区皮肤,皮下蒂岛状皮瓣血供来自皮瓣区皮下动脉网,蒂部供血源自上述任一血管的分支血管。75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诊外形、功能满意。结论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供血主要来源于面动脉,眶下动脉、内眦动脉和面横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之皮下血管网,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可以由上述任一血管的分支供血。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为修复鼻部分缺损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易操作,修复效果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区 皮下蒂 鼻部分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