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祥林 潘晓龙 周东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目的分析22株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MBL)。PCR检测各类β-内酰胺酶... 目的分析22株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MBL)。PCR检测各类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耐药基因及喹诺酮类相关gyr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 (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4.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22.7%,对其他所测抗菌药耐药率均大于90%。(2)产AmpC酶21株占95.5%;产ESBLs和MBL各5株,分别占22.7%。(3)100%携带AmpC酶基因、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aacA4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C1、aadA1型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各占95.5%;有gyrA型DNA旋转酶基因突变;各1株检测到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PER型ESBLs基因和aphA1型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分别占4.5%;未检测到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VEB型ESBL基因I、MP型和VIM型金属酶基因、OXA-24型碳青霉烯酶基因。(4)PFGE结果显示20株出现完全相同条带,具有高度同源性,另2株各自为独立株。结论 2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一个克隆流行株,携带AmpC酶基因、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及aacA4、aacC1、aadA1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高产AmpC酶,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耐药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5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祥林 肖丽霞 +2 位作者 马东礼 管有理 刘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782-1783,共2页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一种可引起人类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感染的非发酵菌中占第1或第2的位置。据报道,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致死率高于30%,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80%~90%。为了解基层医院该菌的...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一种可引起人类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感染的非发酵菌中占第1或第2的位置。据报道,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致死率高于30%,败血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80%~90%。为了解基层医院该菌的耐药性特点,笔者对2010年度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 耐药性分析 条件致病菌 感染性疾病 医院内感染 败血症患者 自然环境 非发酵菌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兰兰 李振雪 樊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6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妇科门诊598例患者进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并进行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等检测,分析宫颈疾病的类型、HPV的感染率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598例患者中HPV...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妇科门诊598例患者进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并进行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等检测,分析宫颈疾病的类型、HPV的感染率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598例患者中HPVDNA阳性236例(39.5%),其中通过病理活检证实为慢性炎症88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148例。结论高危型HPV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根据HPV的检测结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能够提高宫颈癌病变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文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其母亲的EDTA.K2抗凝血标本316份,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配组筛检... 目的对比分析配组筛检红细胞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其母亲的EDTA.K2抗凝血标本316份,设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配组筛检红细胞方法,对照组使用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方法,分别对316份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红细胞分散试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浆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抗体的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对比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的检验结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6例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EDTA.K2抗凝血标本中,检出母婴ABO血型不合(ABO系统抗体)124例,为红细胞放散液和(或)新生儿血浆中检出具有致敏性;观察组检出婴儿红细胞放散液及母婴血浆中红细胞的血型不规则抗体8例,其中抗-M有4例抗-c有1例,抗-D有1例,抗-cE有1例,抗-E有1例;对照组检出婴儿红细胞放散液及母婴血浆中红细胞的血型不规则抗体6例,抗-M有2例,抗-c有1例,抗-D有1例,抗-cE有1例,抗-E有1例,两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组筛检红细胞的方法检验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不规则抗体效果优于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精确率高,可有效预防抗-M的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组筛检红细胞 混合O型红细胞筛检 新生儿溶血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