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詹成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4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动态心电图检查复常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心率变化情况、跨壁复极离散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3)。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0 d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最慢心率、静息心率及24 h平均心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跨壁复极离散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2.50%,χ^(2)=1.920,P=0.166)。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症状、血液流变学,加快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慢性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中医症状 心率 跨壁复极离散度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