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曲晓霞 麻海春 +1 位作者 苑野 冯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评价BIS监测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方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150)。两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A组根据BIS值调控麻醉深...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评价BIS监测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方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n=150)。两组患者均进行BIS监测,A组根据BIS值调控麻醉深度,确保麻醉期间BIS值<60;B组术中遮蔽BIS值,根据经验调控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手术开始、麻醉停药、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拔管时BIS值及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础BIS值、诱导结束时、清醒时及拔管时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时、麻醉维持和麻醉结束时BI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知晓病例及怀疑知晓病例。B组无知晓病例,但存在2例怀疑知晓病例,2组怀疑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时采用BIS监测能够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知晓 麻醉 全身
下载PDF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在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斌 骆智宇 梁大干 《当代医学》 2011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在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等各方面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在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等各方面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前20min,对照组经L2~3硬膜外导管注入左旋布比卡因5ml,治疗组经L2~3硬膜外导管注入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托啡诺复合液5ml。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表(10cmVAS)对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6h、12h、24h、36h镇痛效果与镇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24h、36h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6h、12h、24h、36h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中,镇痛效果、镇静效果、舒适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适合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布比卡因 布托啡诺 术后镇痛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静脉局部麻醉的研究
3
作者 郭影靓 薛建军 骆智宇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局部静脉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0.2%罗哌卡因组(R组),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观察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术中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以及手...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局部静脉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0.2%罗哌卡因组(R组),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观察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术中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以及手术后VAS评分评价麻醉效果。术后第一次要求镇痛药时间;观察有无局麻药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RF组比R组快(P<0.05);术后要求镇痛时间RF组较R组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止血带反应VAS评分在上止血带40min、50min时间点及手术后VAS评分RF组比R组低(P<0.05)。止血带反应时间RF组较R组晚。2组均未出现耳鸣,头昏,头痛等不良反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SpO2正常。结论芬太尼可以加强罗哌卡因静脉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缩短起效时间而延长其镇痛时间,减轻止血带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骆智宇 郭影靓 李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1组为0.125%罗哌卡因40 mL;R2组为0.2%罗哌卡因40 mL。记录HR、MAP、R、SpO2、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局麻... 目的研究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手外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1组为0.125%罗哌卡因40 mL;R2组为0.2%罗哌卡因40 mL。记录HR、MAP、R、SpO2、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VAS评分、Bromage评分、Ramsay评分、局麻药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后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止血带后痛觉出现时间R1组明显短于R2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1组运动神经未阻滞无法计时,松止血带后R1组运动神经未阻滞无法计恢复时间,运动阻滞及恢复时间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Bromage评分R1组明显高于R2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Bromage评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局麻药不良反应R1组一过性心动过缓明显少于R2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晕、耳鸣、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呼吸抑制、意识消失、Q-T延长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需止痛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1组明显短于R2组;术后24 h追加止痛药次数(每次曲马多100 mg肌肉注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1组多于R2组。结论0.125%罗哌卡因40 mL静脉局部麻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剂量 手部 外伤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骆智宇 梁大干 +1 位作者 李斌 郑俊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04-190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Ⅰ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Ⅰ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次数及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在相同时间内3组病人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组VA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Ⅰ、Ⅱ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Ⅲ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前两组。Ⅲ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Ⅰ、Ⅱ组间头晕、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略多于Ⅰ组。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芬太尼 外科手术 氯诺昔康
下载PDF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莫惠飞 袁毅辉 +1 位作者 李斌 陈其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维持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和单肺通气过程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及麻醉苏醒情况 ,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97例ASAⅠ~Ⅱ级择期胸腔镜手术病人 ,以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胺诱导 ,异丙酚剂量递减法全凭静脉维... 目的 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维持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和单肺通气过程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及麻醉苏醒情况 ,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97例ASAⅠ~Ⅱ级择期胸腔镜手术病人 ,以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胺诱导 ,异丙酚剂量递减法全凭静脉维持麻醉 ,控制呼吸 :潮气量 8~ 1 0ml,通气频率 (双肺 1 5~ 1 8/min ,单肺 1 2~ 1 5/min) ,吸 /呼比为 1∶1~ 1 .5。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99.5± 2 .78min,平均麻醉时间 1 1 0 .5± 7.63min ,单肺通气时间 35~ 98min(平均 68.56± 7.59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 71 2± 1 2 9mg ;诱导后有短暂性循环抑制 (P <0 .0 5) ;单肺通气后气道压力较双肺通气高 (P <0 .0 5) ,PETCO2 、SpO2 、Com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左右肺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5~ 8min麻醉苏醒 ,并能作简单答话 ,术后随访无呕吐、缺氧、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维持良好 ,苏醒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静脉内麻醉 胸腔镜检查 胸外科学
下载PDF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惠飞 何建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 ,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将 30例ASAⅠ~Ⅱ级患者 ,择期行LC手术 ,以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 (剂量递减法 10~ 8~ 6mg/kg·h-1) ,控...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 ,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将 30例ASAⅠ~Ⅱ级患者 ,择期行LC手术 ,以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 (剂量递减法 10~ 8~ 6mg/kg·h-1) ,控制呼吸频率 16~ 2 5 /min ,人工气腹后保持轻度过度通气状态 ,连续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 :本组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 5 6 0± 12 8mg( 8.0 5± 2 .16mg/kg·h-1) ,麻醉诱导后SBP、DBP、MAP一过性降低 (P <0 .0 1) ,于插管后迅速恢复 ;CO2 气腹后PETCO2 开始上升并于 15min后达最高值但在正常范围 ,86 .6 7%的病例于拔管后 5~ 10min麻醉苏醒并能简单答话。认为异丙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用于老年人LC并于气腹期轻度过度通气能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相对稳定 ,且苏醒快 ,术后恢复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麻醉 腹腔镜 老年人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
8
作者 骆智宇 李斌 +1 位作者 莫惠飞 郑俊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评价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T+F组,曲马多10mg/ml+氟哌利多3mg。T组,曲马多10mg/ml。N组,未行镇痛组。前2组术中即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接一次... 目的评价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T+F组,曲马多10mg/ml+氟哌利多3mg。T组,曲马多10mg/ml。N组,未行镇痛组。前2组术中即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接一次性使用镇痛泵2ml/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术前及术后6,18,24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瞳孔大小,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分。结果术后6h,T+F、T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1及P<0.05),术后18hT+F组VAS评分较T、N两组显著为低(P<0.05),但24h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点T、N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T+F组(P<0.05)。各组术后瞳孔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各组及各时点RR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MAP及术后各时点MAP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患者术后6,18h的HR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T组患者术后6,18h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T+F组患者HR在术前与术后变化不大(P>0.05),术后24h各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7.50%,50.00%,43.75%,差异无显著性,恶心呕吐评分及呕吐程度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曲马多 氟哌利多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骆智宇 梁大干 +1 位作者 李斌 郑俊宁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诺昔康48mg+芬太尼0.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Ⅱ组曲马多1000mg+氟哌利多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诺昔康48mg+芬太尼0.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Ⅱ组曲马多1000mg+氟哌利多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自控给药(PCA)次数、镇静(Ramsay)评分、恶心呕吐次数,术前及术后各时点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瞳孔变化。结果在术后24小时内Ⅰ组患者PC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次数及瞳孔变化:Ⅰ组共5例(16.7%)、Ⅱ组共20例(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术后各时点心率HR、MAP、RR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氯诺昔康 芬太尼 镇痛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对喉罩全麻患者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贤文 陈其标 +2 位作者 黄英 高涛 莫惠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喉罩全麻患者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前15min各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对喉罩全麻患者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前15min各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B组:采用喉罩全麻,麻醉诱导前15min及手术结束前15min各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mL;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与A组用同样方法应用氟比洛芬酯;D组:气管插管全麻,与C组用同样方法应用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及停麻醉药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4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P<0.05)。于拔管时和拔管后,与D组比较,A、B、C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与B、C组比较,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下降(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减轻喉罩全麻患者清醒期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喉罩全麻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防治术后静脉镇痛并发恶心呕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影靓 骆智宇 薛建军 《广州医药》 2007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防治术后静脉镇痛并发恶心呕吐效果。方法42例择期行胸部或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镇痛方法:曲马多50 mg+氟哌啶2 mg作为首剂负荷量。配方为曲马多1000 mg+氟哌利多3 mg+芬太尼0.10 mg,观察组镇痛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氟哌利多防治术后静脉镇痛并发恶心呕吐效果。方法42例择期行胸部或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镇痛方法:曲马多50 mg+氟哌啶2 mg作为首剂负荷量。配方为曲马多1000 mg+氟哌利多3 mg+芬太尼0.10 mg,观察组镇痛泵另加地塞米松10 mg。观察内容:分别记录术后24 h、48 h的疼痛评分(VAS评分)、对恶心呕吐疗效。结果两组24 h、48 h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 h恶心、呕吐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1;48 h出现恶心或呕吐对照组共有3例(14.2%)、观察组共2例(9.5%),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药合用时可产生协同又相加作用,使镇吐作用增强,效果确切,有效预防术后病人呕吐发生,且价格便宜,能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曲马多 地塞米松 氟哌利多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其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并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布托啡诺组(B组)...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并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布托啡诺组(B组):布托啡诺8mg;氟比洛芬酯(F组):氟比洛芬250mg+芬太尼0.5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镇痛泵设置采用连续输注给药方式:连续背景输注给药速度为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1mL,锁定时间为15分钟。术后48h内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PCA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评分来观察各组镇痛效应,并记录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PCIA48h内有效按压次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均<4分,所有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最高不超过3分,其中B组术后l2h内明显高于F组(P<O.05),但24h后2组间再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恶心呕吐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O.05);但2组均未出现皮肤搔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与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方案相比,布托啡诺方案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良好,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少,是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布托啡诺 芬太尼 静脉镇痛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胜春 公维义 +3 位作者 芦海燕 唐元章 周国明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27-283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不同分支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行经皮半月神经节RFT治疗的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550例,其中V1分支(眼支)38例,V2分支(上...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不同分支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行经皮半月神经节RFT治疗的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550例,其中V1分支(眼支)38例,V2分支(上颌支)257例,V3分支(下颌支)255例。根据温度分为70、75、80℃组,分析其治疗有效率、1~5年复发率和面部麻木程度。结果 V1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10、18/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2,P=0.545);V2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54/58)、94.4%(167/177)、100.0%(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8,P=0.468);V3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7%(50/57)、94.8%(165/174)、95.8%(2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3,P=0.153)。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80℃组患者1~5年复发率低于70℃组(P<0.01)。V1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75、80℃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高于70℃组(P<0.01)。仅1例V1分支三叉神经痛患者80℃治疗后出现角膜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70℃经皮半月神经节RFT适用于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而75℃适用于V3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温度 疼痛 麻木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勇智 赖学文 +1 位作者 莫惠飞 周少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00-900,902,共2页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镇痛液总量为100ml,曲马多500ml,RM1~RM5组(n=20)分别为0.150%、0.175%、0.200%、0.250%、0.275%罗哌卡因,首次剂量6ml,之后...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镇痛液总量为100ml,曲马多500ml,RM1~RM5组(n=20)分别为0.150%、0.175%、0.200%、0.250%、0.275%罗哌卡因,首次剂量6ml,之后用微量泵持续硬膜外腔给药。结果5组产妇的产程镇痛效果评估和循环系统无明显差异(P>0.05),RM1~RM4组无运动神经阻滞发生,RM5组有运动神经阻滞发生(P<0.01)。结论浓度0.15%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佳,且药物浓度最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 罗哌卡因 曲马多
下载PDF
0.125%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母婴PRA、AT-Ⅱ、ALD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莫惠飞 何建明 +1 位作者 江勇智 周少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80-982,共3页
目的 :研究 0 12 5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母婴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的影响。方法 :90例ASAⅠ级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 0例。A组行PCEA ,采用 0 12 5 %布比卡因 + 2 μg/mL芬太尼 ;B组... 目的 :研究 0 12 5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母婴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的影响。方法 :90例ASAⅠ级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 0例。A组行PCEA ,采用 0 12 5 %布比卡因 + 2 μg/mL芬太尼 ;B组行PCEA ,采用 0 12 5 %罗哌卡因 + 2 μg/mL芬太尼 ;C组 (对照组 )为自然分娩、顺产产妇。分别于宫口开至 2~ 3cm镇痛前 (T0 )、宫口开至 3~ 4cm (T1)、宫口开全时 (T2 )、胎儿娩出后即刻 (T3 )、产后2 4h(T4)抽取母体肘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即刻胎儿脐动、静脉血测定血清肾素活性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T Ⅱ )和醛固酮 (ALD)浓度 ;评定镇痛效果 ,记录两组宫口开大 2~ 3cm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及新生儿娩出 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3组HR、SpO2 、BP、RR变化及新生儿 1min、5min时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3组宫口开大 2~ 3cm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比较 :C组 >A组 >B组 (P <0 0 5 ) ;A、B组于T1、T2 、T4的母体PRA、AT Ⅱ、ALD值均比T0 、T3 明显降低 (P <0 0 1) ,胎儿脐动、静脉血的PRA、AT Ⅱ、ALD值A、B组差异不明显 ,但三者也明显低于母体T0 、T3 值 (P <0 0 1) ;相反C组于T0 、T1、T2 、T3 的母体及胎儿脐动、静脉血的PRA、AT 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晓霞 柯昌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高糖组(D组)和PPARγ激动剂组(R组)。C组加正常培养液,D组在培养液中加30mmol/L葡萄糖,R组...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高糖组(D组)和PPARγ激动剂组(R组)。C组加正常培养液,D组在培养液中加30mmol/L葡萄糖,R组在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中加入20μmol/L的罗格列酮。在处理后6、12、24、48、72 h时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素(E-cadher-in)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PPARγ的表达。结果 C组各时间段均无α-SMA的阳性表达,而E-cadherin和PPARγ呈强阳性表达;D组12 h时出现α-SMA阳性表达,48 h达高峰并持续至72 h,而E-cadherin和PPARγ在6 h出现下降,并持续至72 h;R组各时间段均只有少数α-SMA阳性细胞,与D组比较,PPARγ在6 h出现升高,并持续至72 h。结论上调PPARγ可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高糖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大干 车邦民 +1 位作者 张干 骆智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美托咪定,对照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美托咪定,对照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的炎性反应,并以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PaO_2/PAO_2)。结果与麻醉诱导即刻(T0)相比,两组单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60 min(T2)、术毕(T3)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浓度上升,观察组上述炎性指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T1、T2时的OI、RI、PaO_2/PAO_2均有变化,T3恢复至正常,观察组上述肺功能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可减轻单肺通气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单肺通气 右美托咪啶 肺保护
下载PDF
瑞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骆智宇 莫惠飞 李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术中监测和记录手术前、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0min(T0)、5min(T1)、10min(...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术中监测和记录手术前、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0min(T0)、5min(T1)、10min(T2)、20min(T3)、30min(T4)及停止降压5min(T5)、10min(T6)、30min(T7)时的HR、MAP、CVP、PETCO2和SpO2,并抽取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球部血标本测血气,计算麻醉后、手术前、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10min的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ERO2)、RPP。结果 R组各时点HR慢于N组(P<0.05)。R组和N组的Da-jvO2、CERO2在降压时均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在改善脑氧代谢的同时不增快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控制性降压 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率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胸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梁大干 张干 +1 位作者 莫惠飞 骆智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348-1349,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开胸手术患者例,ASA分级I—II级,随机法分为两纽,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比较两...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开胸手术患者例,ASA分级I—II级,随机法分为两纽,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h、6h、12h、24h、48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8.1±2.2)次、(158.6±2.5)μ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9±3.2)次、(171.2±3.3)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15.0%)与对照组15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术后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开胸手术 自控镇痛
下载PDF
按体表面积给药测定结核病患者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参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木周 黄小兰 +1 位作者 车邦民 刘民强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测定按体表面积给药法对结核病患者罗库溴铵(ROC)药效学参数。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头颈部手术40例,结核病组(TB组)与非结核病组(N组)各20例。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按体表面积计算给予2倍ED95 ROC,待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第一个肌... 目的测定按体表面积给药法对结核病患者罗库溴铵(ROC)药效学参数。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头颈部手术40例,结核病组(TB组)与非结核病组(N组)各20例。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按体表面积计算给予2倍ED95 ROC,待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第一个肌颤搐反应(T_1)下降至最低值时行气管插管。记录各组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气管插管条件,以及麻醉诱导前(t_0)、给予肌松药后5(t_1)、15(t_2)、30(t_3)、45(t_4)、60(t_5)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与N组比较,TB组男女比例、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组临床作用时间较短(P<0.05);两组T_1最大抑制、起效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C按体表面积给药测得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时间较一般患者短,但其它药效学参数无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罗库溴铵 药效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