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对口臭患者唾液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沈益名 章自迪 +4 位作者 曾碧云 刘苗 陈卫民 谢果珍 蔡锐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评价茶多酚在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样本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讨论茶多酚对于口臭的疗效。方法:收集6位口臭患者的唾液,混合均匀后取4份5ml的样本,分别与阳性组、实验组、阴性组和空白组的TPY培养基混合后培养48h。最... 目的:评价茶多酚在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样本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讨论茶多酚对于口臭的疗效。方法:收集6位口臭患者的唾液,混合均匀后取4份5ml的样本,分别与阳性组、实验组、阴性组和空白组的TPY培养基混合后培养48h。最后进行16S rDNA V3-V4区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阳性组和实验组均能促进样本细菌OTU数的恢复。在门水平上,阳性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余3组(P <0. 01),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余3组(P <0. 01);实验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 <0. 01),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 <0. 05)。阳性组和实验组Proter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阴性组和空白组(P <0. 01),阳性组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空白组(P <0. 05)。从细菌目分类比较,各组Lactobacill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不同(P <0. 01),从高到低依次为实验组、阳性组、阴性组、空白组。实验组Bacill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空白组(P <0. 05);阳性组Actinomycet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实验组(P <0. 05);实验组Pesudomonad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 <0. 05)。结论:茶多酚通过对细菌门、目分类组成比例的影响来达到治疗口臭的效果,其疗效不及西吡氯铵含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茶多酚 16S RDNA 细菌多样性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