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215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秦成路 廖莳 +5 位作者 王春平 许可可 杜敏 周明 龙隽 罗光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69-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6年来该院所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2 15例 ,分析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 2 15例中 2 1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有 2 1例同时行骶前神经...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6年来该院所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2 15例 ,分析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 2 15例中 2 1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有 2 1例同时行骶前神经切除术 ,术后痛经缓解率达到 95 % ,合并不孕患者中有 5 6例术后妊娠。结论 腹腔镜是治疗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方法 ,骶前神经切除术治疗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血浆miR-451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瑾秋 卢健翔 李宝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451(mi R-45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并观察mi R-451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的EMs患者(EMs组)54例,正常对照组59例,采... 目的:探讨血浆微小RNA451(mi R-45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关系,并观察mi R-451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的EMs患者(EMs组)54例,正常对照组59例,采血并提取血浆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 PCR)检测血浆mi R-451的表达强度。通过CCK-8实验检测mi R-451对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损伤愈合实验探讨过表达mi R-451后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迁移变化。结果:EMs患者血浆mi R-45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53±0.14)vs.(1.00±0.20),t=14.50,P<0.01];过表达mi R-451后EMs基质细胞的相对迁移活性下降[(1.00±0.12)vs.(0.74±0.02),t=4.73,P=0.001]。结论:EMs患者血浆mi R-451水平减低;mi R-451可能通过抑制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和迁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RNAS 子宫内膜 聚合酶链反应 miR-451
下载PDF
“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3
作者 查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婚育史、病情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 目的探讨“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婚育史、病情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情况、焦虑与抑郁评分、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总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HOQOL-BREF总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运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术后恢复指标,加速康复,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互联网+” 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成路 廖莳 +3 位作者 许可可 王春平 杜敏 罗光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垂体后叶素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石瑾秋 卢健翔 +1 位作者 张静 李宝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取自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EMs的患者54例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9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取自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EMs的患者54例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9例,分离培养EMs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培养后分别采用其条件培养基孵育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及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判断异位内膜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检测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细胞可显著增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2 h:1.23倍,24 h:1.39倍,48 h:1.38倍,各时段两组比较,P<0.01),异位内膜细胞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升高为对照组的1.50倍(P<0.01),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转为分泌型。结论异位内膜细胞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靶向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是治疗EMs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异位内膜细胞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的宫颈癌根治术前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余鸿标 唐杰 +2 位作者 杜敏 罗光楠 王琼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2~ⅡB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2~ⅡB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直接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化疗后疗效,鳞癌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2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0例,腺癌组CR 1例、PR 3例、SD 5例、PD 2例,鳞癌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68,P=0.0063).(2)观察组手术时间(215±57) min、术中出血量(682±145) 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9±62) min、(758±1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780、2.2528,P=0.0002、P=0.0263).(3)两组患者输尿管瘘(P=0.5039)、膀胱阴道瘘(P=0.3639)、切口愈合不良(P=0.5182)、下肢深静脉血栓(P=0.4818)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淋巴结阳性率(χ2=8.2005,P=0.0000)、宫旁浸润率(χ2=8.1553,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深肌层浸润率(χ2=0.0991,P=0.7516)、脉管癌栓发生率(χ2=0.0130,P=0.917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鳞癌的疗效优于腺癌.与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相比,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更低,在淋巴结阳性、宫旁浸润等术后病理高危因素方面亦可以获得更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根治术 IB2~ⅡB期 宫颈癌 鳞癌 腺癌
原文传递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鸿标 唐杰 +2 位作者 杜敏 张娟娟 王琼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接受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38例接受传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接受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38例接受传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膀胱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与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参数显示,观察组术后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子宫广泛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有效保护膀胱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膀胱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