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志刚 伍小六 胡宴宾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60-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ual-source cr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在冠心病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检查,以CAG检查作为评价冠状动...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ual-source cr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在冠心病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行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检查,以CAG检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计算D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DSCTCA和CAG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和偏心性。结果:D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1%、96.8%、96.3%;DSCTC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与CAG一致性良好(K=0.859);ACS组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低于SAP组,偏心性斑块所占比例高于SAP组,SAP组正性重构率高于ACS组,负性重构率低于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S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与C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冠心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宏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8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的患者108例,按照应用洋地黄的时间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的近期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的患者108例,按照应用洋地黄的时间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后期使用洋地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使用洋地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都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洋地黄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再灌注 洋地黄 观察
下载PDF
静脉尿路造影、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造影检查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志刚 李贤华 陈仲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7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分别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拟诊泌尿系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 目的探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分别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CT尿路造影(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拟诊泌尿系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行IVU检查,B组患者行CTU检查,C组患者行MRU检查,观察3组患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A、B、C 3组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38.00%、86.00%、78.00%,A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梗阻应用CTU诊断准确性较高,但价格昂贵,IVU检查成本较低,但准确性较差,可用于疾病筛查,而MRU价格适中,安全性及准确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联合检查可提高检查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梗阻 影像学 尿路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庆智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分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分ABCD2评分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比较3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同时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将78例患者分为责任血管狭窄≥50%组与责任血管狭窄<50%组,比较两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再比较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血管狭窄≥50%组患者的7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50%组;随着ABCD2评分的上升,7 d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随着ABCD2评分的上升,血管狭窄程度越高(P<0.01)。结论DS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可有效预测7 d内脑卒中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ABCD2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预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肺局灶性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曾庆智 李亮平 +1 位作者 黄妙永 李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肺局灶性亚厘米磨玻璃结节(f GGO)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5例亚厘米f GGO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f GGO病灶大小、内部实性成分大小、混合型磨玻璃结节(m GGO)比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肺局灶性亚厘米磨玻璃结节(f GGO)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95例亚厘米f GGO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f GGO病灶大小、内部实性成分大小、混合型磨玻璃结节(m GGO)比例、和胸膜凹陷、病灶形状、分叶、毛刺、空泡和边界情况。按照病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分为3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f GGO与血管关系分型。结果 95例患者病灶最小为4.1 mm,最大为9.9 mm。浸润前组与腺癌组病变大小、实性成分大小、m GGO和分叶征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膜凹陷、病灶形状、毛刺、空泡和边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除分叶所占比例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征象与腺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f GGO与血管关系分型,良性组均为Ⅰ型和Ⅱ型,浸润前组Ⅲ型10例(25.6%),腺癌组Ⅲ型17例(39.5%),浸润前组、腺癌组Ⅲ型所占比例均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肺内亚厘米f GGO术前定性诊断难度较大,病灶的MSCT形态特点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病变性质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肿瘤
原文传递
早期肺癌Ultra-HRCT征象与miRNA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余锡煌 胡宴宾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Ultra-HRCT影像特征和miRNA标志物异常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Ultra-HRCT扫描及血液痰液中miRNA标志物的检测,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比较Ultra-HRCT影像特征和... 目的探讨肺癌早期Ultra-HRCT影像特征和miRNA标志物异常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对象,进行Ultra-HRCT扫描及血液痰液中miRNA标志物的检测,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比较Ultra-HRCT影像特征和miRNA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液和痰液中miR-21、miR-22、miR-200b、miR-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肺癌早期miRNA的标志物。Ultra-HRCT及miRNA标志物诊断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与病理学诊断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miRNA标志物异常表达情况与早期肺癌Ultra-HRCT征象具有相关性,并获得高特异性、高敏感度的miRNA检测组合。结论 Ultra-HRCT和miRNA标志物在诊断早期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肺癌早期Ultra-HRCT影像特征和miRNA标志物异常表达之间具备相关性,可以为肺癌早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Ultra-HRCT征象 miRNA标志物 相关性
原文传递
X线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对照研究
7
作者 曾庆智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X线和胸部CT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价值,以探寻诊断胸壁结核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的胸壁结核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胸部X线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并经手术或病理进行确... 目的探讨胸部X线和胸部CT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价值,以探寻诊断胸壁结核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的胸壁结核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胸部X线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并经手术或病理进行确认,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由X线片可见有漏诊倾向,病灶也不十分清晰;CT扫描全部病例均明确显示胸壁软组织肿块,CT图像清晰度高,病灶位置显示准确,可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及肿块内部情况;CT诊断确诊率高达96.7%,明显高于X线(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淋巴肿大检查率为90%,而X线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片仅能够初步观察胸壁结构,而通过CT扫描则能够清楚显示组织肿块位置和内部情况,对周围组织情况也能清楚呈现,增强CT能够进一步明确CT扫描结果,确诊率和淋巴肿大诊断率都明显高于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结核 X 线 CT 诊断价值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