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飞文 甘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70-2271,共2页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将22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每位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内...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将22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每位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教育达标率、对护士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5%vs65.5%、97.3%vs70.0%,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vs10.9%,P<0.01),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18±6)dvs(21±7)d]。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克服部分护理人员知识上的缺陷,促进护患沟通,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临床路径 骨科
下载PDF
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包永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骨科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和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骨科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和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理纠纷、缺陷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班 层级管理 骨科病房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包永兰 胡佳成 +2 位作者 林琳 纪惠丹 孙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截瘫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6例截瘫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截瘫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改善;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截瘫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6例截瘫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截瘫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截瘫病人的负性情绪,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侯伟东 唐向阳 +2 位作者 周远辉 吴定宇 黄志波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13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根据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全身状况制定康复计划,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分别评估3、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本科室收治的132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根据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全身状况制定康复计划,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分别评估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经康复治疗后,对1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2.9%、75%、83.3%。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康复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下载PDF
CT影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评估 被引量:26
5
作者 侯明 朱智奇 +2 位作者 唐向阳 谢小青 镇万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50.6岁。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检查,测出椎间盘髓核突出影的CT值。术后1周行CT扫描,同时测量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5岁,平均50.6岁。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检查,测出椎间盘髓核突出影的CT值。术后1周行CT扫描,同时测量术后椎管内软组织影的CT值。结果术前CT可以扫描到椎间盘突出影、神经根水肿及硬脊膜受压等表现。术后CT扫描对椎管内的软组织分辨率较差。术前椎管突出影CT值为43.70-66.70HU,术后椎管突出影CT值为24.70±5.35。术前及术后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P=0.00)。结论术后早期CT扫描对判断椎管内软组织结果有局限性,但CT值测量对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椎管内软组织影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智奇 侯明 +2 位作者 谢小青 王德桂 李朋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8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行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确定治疗效果,并观察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合并伤、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情...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78例,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行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确定治疗效果,并观察包括年龄、性别、体型、合并伤、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康复治疗情况,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按照Matta评分标准计算,髋关节功能优:35例,良:24例,可:10例,差:9例,优良率为75.6%。术后2例患者合并有双下肢不等长,4例髋关节强直,1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预后的Logistic分析中表明,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为影响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影响因素 不稳定
下载PDF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唐向阳 陈平 +1 位作者 吴定宇 高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矿密度(BMD)的关系,为预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指标。方法对10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跟骨的BMD值,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 目的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矿密度(BMD)的关系,为预测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指标。方法对10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跟骨的BMD值,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骨折发生例数随BMD的T值降低呈负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百分比分别在Ⅰ区间和Ⅱ区间均与Ⅲ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当BMD的T值≤-3SD骨折发生例数呈显著增加(r=-0.973,P<0.01)。结论老年人BMD的T值为-3.0SD时,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临床上可将老年人的BMD的T值低于正常1个标准差(-3.0SD)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质疏松性 骨密度 老年人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晓华 肖德明 +1 位作者 谢小青 李富兴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 :分析在 1995年至 2 0 0 1年间我院收治的 2 5例肱骨干骨折所行内固定钢板断裂的原因 ,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对照组 :同期在我院治疗已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 ,回顾并记录两组术前、术中... 目的 :分析在 1995年至 2 0 0 1年间我院收治的 2 5例肱骨干骨折所行内固定钢板断裂的原因 ,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对照组 :同期在我院治疗已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 ,回顾并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骨折解剖复位、植骨情况、钢板选择和内固定使用、骨折愈合情况等方面钢板断裂组相比对照组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内固定钢板断裂的原因是金属疲劳 ,根本原因则在于内固定手术操作不规范、未能有效固定骨折端、术后负重过早以及钢板质量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 断裂
下载PDF
预防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程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877-878,共2页
124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 124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预防 脊柱手术 护理
下载PDF
髌骨骨折支持带的修复与髌骨轨迹变化之间关联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远辉 唐向阳 +1 位作者 侯伟东 戴冠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4期1688-1689,1695,共3页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在内固定髌骨骨折同时修复支持带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人体尸体新鲜膝关节标本上制备髌骨骨折及支持带损伤模型,根据内固定术中是否还修复支持带,分为A组(骨折无并支持带损伤组)10例、B组(支持带不...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在内固定髌骨骨折同时修复支持带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人体尸体新鲜膝关节标本上制备髌骨骨折及支持带损伤模型,根据内固定术中是否还修复支持带,分为A组(骨折无并支持带损伤组)10例、B组(支持带不修复组)20例、C组(支持带修复组)20例;分别通过30°、60°、90°髌骨轴位片对比各组髌骨轨迹的变化,并测量髌股合适角判断有无髌骨不稳定。结果: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支持带组,出现不同程度的髌骨不稳定,髌股合适角>0°或<-12°;修复支持带后髌股合适角恢复正常。结论:对于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治疗骨折的同时应该修复支持带,有利于髌骨稳定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支持带损伤 修复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为半月板损伤患者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1月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于我科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为半月板损伤患者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1月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于我科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我科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严格执行路径计划。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后状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优,其膝关节恢复状况和护理满意度也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微创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膝关节恢复效果,有效减少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从而减轻了患者精神和生活压力,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微创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思亮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6期78-78,共1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指...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椎板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佳,可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切除 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13
作者 谢小青 陈平 +3 位作者 侯明 唐向阳 李峭峰 高俊文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89-89,52,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对22 例新鲜股骨髁上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均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未出现髓内 钉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僵硬,内翻畸形情况...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对22 例新鲜股骨髁上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均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未出现髓内 钉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僵硬,内翻畸形情况出现。结论 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较好的 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人工活性骨内部微细胞构建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许思亮 姜华 +1 位作者 侯明 唐向阳 《安徽医学》 2011年第7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快速成型技术(RP)制作特定外形的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构建人工活性骨进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侧桡骨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采用RP技术SL法制作具与兔桡骨缺损外形一致的多孔β-TCP支架,并... 目的探讨利用快速成型技术(RP)制作特定外形的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构建人工活性骨进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右侧桡骨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采用RP技术SL法制作具与兔桡骨缺损外形一致的多孔β-TCP支架,并该组大白兔分为2组,A组通过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技术复合BMP,构建人工活性骨;B组单纯采用多孔β-TCP支架,然后在槽形支架中植入自体松质骨,术后2、4、8、12周行影像学、组织学、成骨量、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的观测。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12周后,均出现牢固的骨连接,但A组在成骨量、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指标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人工活性骨的构建是可行,多孔β-TCP复合支架有利于提高体内新骨生成,达到临床修复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人工活性骨 构建 Β-TCP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移植加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峭峰 朱平先 +1 位作者 谢小青 邓惠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移植术 +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并与传统的单纯内固定术作回顾性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治疗组采用改良Smith Petersen切口 ,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将旋髂深血管髂骨膜 3cm× 4cm覆盖... 目的 :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移植术 +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并与传统的单纯内固定术作回顾性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治疗组采用改良Smith Petersen切口 ,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将旋髂深血管髂骨膜 3cm× 4cm覆盖于骨折线 ,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根据对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其 3个月 ,6个月及 12个月后骨痂生成情况 ,进行临床统计学处理表明 :在 3个不同时期骨痂生成比较 ,具有差异显著意义。治疗组的功能优良率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膜移植加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单纯内固定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旋髂深血管 中药
下载PDF
迷你型钛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新 余松 +1 位作者 文朝 赖征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51-1151,共1页
目的 介绍迷你型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指骨、掌骨折应用迷你型钢板做内固定 ,共进行了 32例 ,均在 1 6岁以上的人群中应用。结果 骨折对位固定可靠 ,不影响关节功能及术后的功能锻练 ,便于术后护理 ,组织反应小 ,但... 目的 介绍迷你型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指骨、掌骨折应用迷你型钢板做内固定 ,共进行了 32例 ,均在 1 6岁以上的人群中应用。结果 骨折对位固定可靠 ,不影响关节功能及术后的功能锻练 ,便于术后护理 ,组织反应小 ,但操作繁琐 ,需再次手术取出费用大。结论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换药次数少 ,感染率低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型钛钢板 手部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手术方法
下载PDF
AF系统和哈氏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新 陈喜志 +1 位作者 李平安 刘庆思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699-700,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AF系统和哈氏棒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3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中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23例,采用哈氏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3例。比较二种手术方式术后骨折复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随访,二种手术方式均取得较满... 目的观察应用AF系统和哈氏棒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36例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中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23例,采用哈氏棒系统内固定治疗13例。比较二种手术方式术后骨折复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随访,二种手术方式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AF系统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准确,手术时间短。哈氏棒固定系统手术时间较长,复位时可调节性差,术后并发症偏多。结论AF系统后路内固定是治疗脊柱胸腰段不稳定骨折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复位效果肯定,临床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脱位 胸腰段 脊柱创伤 内固定 骨科手术
下载PDF
髌骨骨折支持带的修复与髌骨轨迹变化之间关联性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侯伟东 唐向阳 周远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0期2475-2477,共3页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同时修复支持带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2010-2011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50例56膝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机分组,其中有A组(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24膝、B组(骨折并支持...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在髌骨骨折内固定同时修复支持带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2010-2011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50例56膝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机分组,其中有A组(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24膝、B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17膝、C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15膝;术后随访5~10个月,分别通过30°、60°、90°髌骨轴位片对比各组髌骨轨迹的变化,并测量髌股合适角判断有无髌骨不稳定,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支持带组,7膝出现不同程度的髌骨不稳定;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髌股合适角正常。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4膝术后持续性疼痛(其中2膝术后髌骨脱位,需再次手术),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各1膝术后持续性疼痛。按胥少汀综合评分法,髌骨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不修复组优良率为76.5%,髌骨骨折无支持带损伤组优良率均为95.8%,骨折并支持带损伤修复组优良率均为93.3%。结论:对于髌骨骨折并内外侧支持带损伤,治疗骨折的同时应该修复支持带,有利于髌骨稳定性的恢复,减少髌股关节炎及髌骨脱位后遗症的发生,更好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支持带损伤 修复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分析
19
作者 周远辉 唐向阳 +1 位作者 侯伟东 戴冠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策略。方法:采用Schatzker分型,对59例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用螺钉、单侧钢板、双侧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术后... 目的:分析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策略。方法:采用Schatzker分型,对59例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用螺钉、单侧钢板、双侧钢板、LIS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优良率81.4%,术后1年优良率86.4%。结论:手术切开解剖复位、牢靠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饶海军 朱智奇 林学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2月就诊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的80例老年FIF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PFNA术式治疗,统计并记录患者的资料数据... 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2月就诊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的80例老年FIF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PFNA术式治疗,统计并记录患者的资料数据,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的疗效情况,PFNA治疗FIF隐性失血的单因素及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经过PFNA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75%。年龄≥70岁、有基础疾病以及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均分别较年龄<70岁、无基础疾病及稳定性骨折者更高(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FNA治疗FIF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70岁、有基础疾病,以及不稳定性骨折(P <0.01)。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FIF患者的效果较好,导致其发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有基础疾病,以及不稳定性骨折,临床上可对上述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