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型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病人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晓君 陈瑞珍 陈华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1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观察Y型静脉留置针为神经内科病人进行输液治疗与抢救。结果 留置时间为 5~7天,无1例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合理保护静脉,减少病人反复 穿刺的痛苦,有利于顺利完成神经内科病人治疗及抢救工作。
关键词 Y型静脉留置针 神经内科 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文荣 朱荣江 莫仕文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EMG监测结果、损伤程度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时,EMG异常率...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5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损伤的EMG监测结果、损伤程度分级以及疗效.[结果]周围神经损伤时,EMG异常率为100%;EMG和手术判断结果仅有2例不符;行周围神经修复以及对损伤时间过长的采用矫正手术,周围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EMG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程度分级以及功能恢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奕奕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4期182-182,189,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确诊损伤类型的62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确诊类型与肌电图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率达79%,基本符合的达到14.5%...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3月~2011年3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确诊损伤类型的62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确诊类型与肌电图检测结果完全吻合率达79%,基本符合的达到14.5%,肌电图检测能基本定位周围神经损伤的范围。结论肌电图检测能够对周围神经损伤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小清 林海峰 +4 位作者 王小平 王志海 许素瑜 李琼 周秋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表热证)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表热证)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治疗。通过对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影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影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胸腺肽治疗脑卒中合并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炎 痰热清 胸腺肽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林海峰 陈湛愔 +1 位作者 陈逢俭 陈文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51例TIA进展至脑梗死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未进展至脑梗死的TIA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51例TIA进展至脑梗死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未进展至脑梗死的TIA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卒中家族史、发作次数、吸烟史、饮酒史、高盐饮食习惯、入院时高血压(≥140/90mmHg)及脉压差(<30mmHg)、入院时空腹高血糖(>7mmoL/L)、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入院时感染发热、病变所累及的脑血管系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抑郁程度、颈动脉斑块有无差异。结果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动脉斑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作次数与TIA进展至脑梗死关系密切。结论TIA进展至脑梗死可能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康荣 陈聪 +2 位作者 梁金明 陈亚珍 凌亚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798-8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各亚型及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神经内科对292例血清标本(包括232例ACIS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匿名处理后送检验科测定IMA水平,检测完毕后,对所有盲检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S)各亚型及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神经内科对292例血清标本(包括232例ACIS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匿名处理后送检验科测定IMA水平,检测完毕后,对所有盲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232例符合筛选标准的ACIS患者设为卒中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卒中组按照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分型(OCSP)标准进行分型,分析ACIS患者血清IMA水平与OCSP各亚型的关系。根据血清IMA水平将ACIS患者分为高IMA组和正常IMA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于患者入院、出院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差异。结果卒中组各亚型血清I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IMA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正常IM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MA水平对ACIS的OCSP分型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与患者早期预后有关,IMA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修饰清蛋白 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分型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志海 林辉斌 黄桂丽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913-915,共3页
目的 :为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年龄、入院时间、并发症、操作、用药的关系及致病菌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1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与年龄、意识障碍、... 目的 :为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年龄、入院时间、并发症、操作、用药的关系及致病菌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381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结果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与年龄、意识障碍、延髓麻痹、停留胃管、气管切开、制酸剂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高 ,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应及早预防 ,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院内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动物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内红细胞管涌现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国林 陈湛愔 +4 位作者 梁余航 吕田明 陆兵勋 陈逢俭 林海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索脑出血后血肿内红细胞通过"管涌现象"的分布特征。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每组分为5个不同观察时间点:1h、6h、24h、3d、7d,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血液中红细胞... 目的探索脑出血后血肿内红细胞通过"管涌现象"的分布特征。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每组分为5个不同观察时间点:1h、6h、24h、3d、7d,每个时间点5只。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血液中红细胞,建立大鼠自体动脉血脑出血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大鼠脑组织、颈深淋巴结组织病理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以及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分析红细胞的分布特征。结果实验组血肿形成1h后,病灶以及血肿周围可见到FITC-RBC和游离FITC分布,双侧大脑半球和脑干的维乔-罗宾间隙内也有游离FITC分布,双侧颈深淋巴结内均可见FITC-RBC和游离FITC分布。6h后血肿内开始出现含有黄色或黄绿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同时FITC-RBC和游离FITC逐渐减少。随时间延长,含有黄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在各脑区内逐渐增多,淋巴结生发中心内可见成团分布的黄色荧光颗粒。对照组未见以上变化。结论血肿内红细胞通过"管涌现象"在脑出血后扩散范围比较局限,游离红细胞成分扩散范围比较广泛;"管涌现象"是血肿内有红细胞吸收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红细胞 扩散 吞噬细胞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被引量:17
9
作者 凌亚兴 王志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1-9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将4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嗜睡和清醒组、昏睡和昏迷组,对发病2周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检查,1次/d,连续3次,并行X线胸片、血常规,动脉血气检查,测体温,并按...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将4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嗜睡和清醒组、昏睡和昏迷组,对发病2周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检查,1次/d,连续3次,并行X线胸片、血常规,动脉血气检查,测体温,并按药物敏感试验选药治疗。2周后肺炎症状未缓解或再次并发肺炎症状者,则重复相应的检查及治疗。并将两组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例数、病原菌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嗜睡和清醒组(385例)并发吸入性肺炎6例,均为单一细菌感染,4例为革兰阴性杆菌(G-),2例为革兰阳性球菌(G+);昏睡和昏迷组(83例)并发吸性肺炎30例,均为G-杆菌感染,其中,26例为2种及以上的细菌感染,22例合并厌氧菌感染,后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前组(P<0.01),且易并发两种以上的细菌感染。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意识障碍越重,越容易并发吸入性肺炎,以G-杆菌和厌氧菌为主,在药敏结果之前,经验治疗应首选对G-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吸痰、口腔护理时应加强无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期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申春云 梁洁 +3 位作者 岑磊 谢冲稳 凌亚兴 陈湛愔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s—CR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T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小于对照组,HDL—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AI-1、FIB显著降低,t—PA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PAI一1、FIB小于对照组,t-P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更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颈脂代谢异常、控制动脉硬化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春超 李志文 +2 位作者 梁余航 劳家畅 黄舒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7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统计两组的疗效,NIHSS评分...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统计两组的疗效,NIHSS评分和不良事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溶栓后2h、溶栓后24h、溶栓后14天和溶栓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改善神经功能明确,同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阿替普酶 溶栓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小红 陈晓君 +1 位作者 张双莲 郑洁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意义。对66例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训练,8周后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疗效。结果66例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92.4%。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意义。对66例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训练,8周后应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评定疗效。结果66例脑卒中患者总有效率92.4%。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文荣 凌亚兴 张光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471-472,47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作时间、病灶部位的相关性以及癫痫发作类型的发生率。【结果】70例病例中,早发型癫痫45例(64.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癫痫发作与脑卒中发作时间、病灶部位的相关性以及癫痫发作类型的发生率。【结果】70例病例中,早发型癫痫45例(64.2%),迟发型癫痫25例(35.8%);脑卒中病灶位于皮质的55例,占78.6%,其中颞叶癫痫17例;癫痫发作类型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5例,占50%。【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型癫痫为主,病灶部位多位于皮质,而癫痫发作类型多见于全身强直阵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癫痫
下载PDF
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拉莫三嗪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荣 林玲 +1 位作者 林海峰 陈逢俭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评价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拉莫三嗪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4例临床新确诊的成年癫痫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传统抗癫痫药物单药系统治疗(AEDs组),另一组予以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拉莫三嗪组)。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发作... 目的:评价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拉莫三嗪对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4例临床新确诊的成年癫痫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传统抗癫痫药物单药系统治疗(AEDs组),另一组予以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拉莫三嗪组)。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并用QOLIE-30表对这102例癫痫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拉莫三嗪组的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AEDs组,而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AEDs组,尤其在前五项的评分中更加明显。结论:拉莫三嗪能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发作和减轻不良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癫痫药物 拉莫三嗪 癫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光妍 高俊杰 +2 位作者 陈文荣 凌亚兴 梁译霖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DAPT)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DAPT及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DAPT治疗7 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血小板功能、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DAPT)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DAPT及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DAPT治疗7 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血小板功能、疗效。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3.914,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DAPT可提高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双抗血小板治疗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灶大小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海 陈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按脑梗死灶大小分三组,另设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s—CRP及脂联素...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按脑梗死灶大小分三组,另设健康体检者84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hs—CRP及脂联素水平。【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随梗死病灶增大而降低,hs—CRP随梗死病灶增大而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hs—CRP明显升高(P〈0.05)。【结论】hs—CRP、脂联素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塞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戈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7期85-85,共1页
目的对比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尼莫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尼莫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尼莫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尼莫同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申春云 蔡林江 +2 位作者 梁洁 凌亚兴 陈湛愔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周,观察组加用尤瑞克林。观察治疗后2周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周,观察组加用尤瑞克林。观察治疗后2周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双抗血小板治疗 进展性脑梗死
下载PDF
职务、学历、环境与急性脑梗塞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凌亚兴 郑玉琴 +1 位作者 王志海 陈湛愔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1期960-961,共2页
目的研究职务、学历、生活环境与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高中毕业以下、无行政职务的城镇及农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行政职务的城镇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低分子右旋糖... 目的研究职务、学历、生活环境与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高中毕业以下、无行政职务的城镇及农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行政职务的城镇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1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0d,同时常规应用胞二磷胆碱、肠溶阿司匹林片及早期康复治疗20d,若有颅内高压则予20%甘露醇静滴脱水。根据入院当日和治疗后第2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c=28.71,P<0.001和t=17.70,P<0.01),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9.28,P<0.01)。结论受教育程度高、职务高、生活环境好的脑力劳动者发生急性脑梗塞后,其发生的抑郁症持续时间长,恢复慢,预后差;反之则发生的抑郁症持续时间短,恢复快,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 教育程度 生活环境 脑梗塞 急性 预后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对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奕奕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6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对血管性早期痴呆诊断的价值。方法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5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组为49例正常人。结果观察组的CCSE测定评分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DAS测定评分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30...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对血管性早期痴呆诊断的价值。方法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5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组为49例正常人。结果观察组的CCSE测定评分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DAS测定评分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300潜伏期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波幅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大脑认知功能的成分包括N1、P2、N2、P3;事件相关电位在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其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血管性痴呆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