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高龄患者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文君 陈碧珠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101-1102,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高龄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80例75岁以上骨科患者的护理,总结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由于护理措施得力,有效地防止了护理安全... 目的:探讨骨科高龄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80例75岁以上骨科患者的护理,总结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由于护理措施得力,有效地防止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早消除各种护理安全隐患,才能促进骨科高龄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高龄患者 安全隐患 对策
下载PDF
食道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文 吴作均 +1 位作者 李少英 黄宏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31-32,共2页
该文报道1993年4月以来对34例食道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在内镜引导下用沙氏扩张器进行49次扩张及其随访结果。疗效评价以扩张后吻合口能否通过内镜及进食情况为基准。短期随访一个月,随访率100%,结果揭示成功30例.显效4例,无效... 该文报道1993年4月以来对34例食道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在内镜引导下用沙氏扩张器进行49次扩张及其随访结果。疗效评价以扩张后吻合口能否通过内镜及进食情况为基准。短期随访一个月,随访率100%,结果揭示成功30例.显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长期随访平均1.6年,回访成功率88.5%,除2例复发并肝转移死亡,两例复发3个月内再出现吞咽阻力外,余疗效稳定,无特殊并发症,并对吻合口狭窄的多种原因加以分析及提出解决方法;指出扩张前后加用抗运流及消炎等治疗、增加扩张器停留时间、术中拆除残留缝线、术后早进食固体食物是减少扩张次数、提高成功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吻合口狭窄 扩张术 食道癌 手术后
下载PDF
胸骨后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戈烽 宋福军 +2 位作者 洪瑞 李泽坚 张志庸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9-331,共3页
1980~1997年我院手术治疗25例胸骨后甲状腺病患者,男8例,女17例,占我院同期甲状腺手术例数的1%。平均年龄57岁(36~70岁),男女比率为1:2.1。病变位于右侧14例,左侧7例,双侧4例。其大小平均为7.1cm×4.gcm(4cm×... 1980~1997年我院手术治疗25例胸骨后甲状腺病患者,男8例,女17例,占我院同期甲状腺手术例数的1%。平均年龄57岁(36~70岁),男女比率为1:2.1。病变位于右侧14例,左侧7例,双侧4例。其大小平均为7.1cm×4.gcm(4cm×3cm~16.5cm×9cm)。以压迫气管症状最为常见,个别病例可无症状。主要体征为可随吞咽动作活动的不能触及下极的颈部包块、气管移位、颈胸静脉扩张。胸片特点:正位片示与锁骨重叠的前上纵隔阴影,伴气管移位或受压。多数病例可经颈部低位切口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 甲状腺病变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百多邦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湘燕 黄芳平 +1 位作者 陈荣芳 姚慕珊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7Z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探讨百多邦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感染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倒)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伤口常规换药法;观察组在伤口清洗基础上涂抹百多邦软膏,再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伤口30~40min,比较... 目的探讨百多邦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感染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倒)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伤口常规换药法;观察组在伤口清洗基础上涂抹百多邦软膏,再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伤口30~40min,比较2组伤口治疗效果及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87.5%(P〈0.05),观察组治愈天数比对照组缩短(6.0±0.3)d(P〈0.01).差异呈显著性意义.结论百多邦联合电磁波治疗感染伤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伤口 百多邦 特定电磁波 护理
下载PDF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熙 洪建 +2 位作者 文林健群 黄鑫 詹泽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7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PT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研究组患者进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中央... 目的研究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PT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研究组患者进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癌细胞转移情况及PTC复发情况、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癌细胞转移发生率及PTC复发率分别为5.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7.5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血钙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钙水平(0.21±0.02)mmol/L和PTH水平(2.34±0.3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0.35±0.03)mmol/L、(6.68±0.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应用于PTC患者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术后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功能 癌细胞转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分析
6
作者 方伟群 黄宏辉 林作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60-61,共2页
1982~1997年,我们共行食管贲门癌剖胸手术2023例,手术死亡31例,前期(1982~1991年)死亡率为271%,后期(1992~1997年)为047%。现就引起死亡的原因和防治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经验... 1982~1997年,我们共行食管贲门癌剖胸手术2023例,手术死亡31例,前期(1982~1991年)死亡率为271%,后期(1992~1997年)为047%。现就引起死亡的原因和防治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经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死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癌 外科手术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加锁梅花针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护理
7
作者 黄芳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33-334,共2页
应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胫骨骨折 45例护理观察 ,结果认为术前要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状态 ,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加强切口观察 ,保持引流管负压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患肢肢端血运及神经功能 ,加强基础护理 ,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
关键词 股骨 胫骨 骨折固定术 护理 治疗
下载PDF
胃食管联合部肿瘤不同术式疗效对比 被引量:2
8
作者 詹泽锋 洪建文 +2 位作者 黄鑫 林健群 杨熙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77-1978,共2页
目的:探究对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胸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腹部入路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缘癌残留率、... 目的:探究对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胃食管联合部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经胸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腹部入路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缘癌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围生期死亡率、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相比于经胸入路的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联合部肿瘤 不同术式 疗效
下载PDF
腹部手术史患者行改良襻式胆肠吻合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詹泽锋 陈伟 +2 位作者 洪建文 黄鑫 林健群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7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潮州市中心医院2006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根据...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潮州市中心医院2006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2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128例,传统胆肠吻合术)和改良组(103例,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患者的胆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82、3.726、7.332、12.076,均P<0.01)。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3,P=0.507),术后1、3、7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逐渐下降,改良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较传统组显著,减黄效果更好(F=4.384,P=0.043)。改良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减少(11.7%vs 39.1%,χ~2=21.841,P<0.01),远期效果与传统组相当(χ~2=0.009,P=0.925)。结论改良胆肠襻式吻合术治疗有腹部手术史的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肠吻合术 黄疸 阻塞性 病史记录 腹部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