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生态环境胁迫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柏超 陈敏 +1 位作者 肖荣波 庄长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4-148,172,共6页
生态环境胁迫是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或良好演变的各种不利因素,是指示和预测某个生态系统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生态胁迫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角度,区域性生态环境胁迫侧重于定性的评价,缺乏综合性定量评价。从人类... 生态环境胁迫是指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或良好演变的各种不利因素,是指示和预测某个生态系统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生态胁迫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理角度,区域性生态环境胁迫侧重于定性的评价,缺乏综合性定量评价。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两方面来选取8小类共计20项指标,构建区域生态环境胁迫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Z分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以期对广东省生态环境胁迫2000—2010年的格局和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过去10年,广东省人类活动胁迫呈加重的态势,2000年人类活动胁迫指数为546.23,2005年为880.62,2010年为1 225.47,4个片区的人类活动胁迫指数也在增加,10年间各片区胁迫指数从大到小排名均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各市中受人类活动胁迫最大的为深圳市,最小的为河源市;全省自然灾害胁迫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粤西呈一直减少趋势,粤北呈逐渐增加趋势,珠三角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粤东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各市自然灾害发生面积较大的代表城市为湛江市,较小的为深圳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胁迫 人类活动综合胁迫 自然灾害综合胁迫 定量评价
下载PDF
低碳生态社区的改造思路与重点改造领域——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邓一荣 肖荣波 +1 位作者 周健 梁颢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47-151,共5页
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广州市海珠生态城新旧社区聚集的现状,选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作为社区改造示范点,从雨水收集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绿色交通改... 低碳生态社区强调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城市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广州市海珠生态城新旧社区聚集的现状,选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社区作为社区改造示范点,从雨水收集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绿色交通改造、垃圾分类与处理、绿化改造、生物多样性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等硬环境改造以及公众参与软环境改善方面入手,打造自然、和谐及舒适的低碳生态社区,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破解城市社区改造难题、建设城市低碳生态社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社区 社区改造 公众参与
下载PDF
疏水性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海燕 阮志文 邓一荣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135-137,共3页
针对疏水性有机污染土壤,根据修复技术原理分类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异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以污染转移为基础的土壤热脱附与化学淋洗技术和以污染降解为基础的化学氧化与化学还原技术两大类;并指出修复技术的... 针对疏水性有机污染土壤,根据修复技术原理分类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异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以污染转移为基础的土壤热脱附与化学淋洗技术和以污染降解为基础的化学氧化与化学还原技术两大类;并指出修复技术的选择或组合需结合特定污染地块的实际情况及修复技术的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有机污染 污染土壤 异位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途径与实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邓一荣 肖荣波 +3 位作者 黄柳菁 胡慧建 李智山 丁晓龙 《风景园林》 2015年第6期25-32,共8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证。本文以相关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广州市海珠生态城的生态恢复实际,并结合海珠生态城"以万亩果林湿地为核心,打造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花城、水城、绿城特...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证。本文以相关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广州市海珠生态城的生态恢复实际,并结合海珠生态城"以万亩果林湿地为核心,打造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花城、水城、绿城特色生态城市样板区"的总体定位,提出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目标和规划思路,并重点围绕湿地生境分区、栖息地修复、水环境改善、恢复物种筛选、区域生物多样性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珠生态城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设计 生物多样性恢复 湿地 生境 恢复 海珠生态城
下载PDF
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分方法与实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蕾 王铁宇 +4 位作者 王晓军 肖荣波 李奇锋 彭驰 韩存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4-1592,共9页
本研究综合考虑水源地沿岸土壤环境质量、水体污染现状、环境脆弱性和污染源压力这4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河流型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并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水道作为实证案例,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土壤污染... 本研究综合考虑水源地沿岸土壤环境质量、水体污染现状、环境脆弱性和污染源压力这4个方面,探索建立了河流型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划分的技术方法,并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水道作为实证案例,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土壤污染程度、沉积物污染程度、土壤特性、地下水敏感性、植被覆盖度、污染源类型、污染源分布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分等定级评价指标体系.将实地采样分析与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获取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与图层叠加完成空间分析与制图,编制了顺德水道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分级图.其中,污染区、风险区、安全区的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6.37%、60.90%、32.73%,且污染区和风险区集中在河道两岸的乐从镇、龙江镇和勒流街道,分布于该区域的家具制造、塑料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的长期发展,以及水产养殖等农业活动应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差异性管控措施.本研究对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 划分方法 水源地 评价指标体系 实例研究
原文传递
广东粤北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选择——以东源县为例
6
作者 韩瑜 陈桢禄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粤北地区是广东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毗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巨大的落差迫使粤北地区亟需加快经济发展。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粤北地区忽视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那原本作为优势条件的生态环境则将在这些地区出现危机和悲剧。以河源市... 粤北地区是广东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毗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巨大的落差迫使粤北地区亟需加快经济发展。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粤北地区忽视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那原本作为优势条件的生态环境则将在这些地区出现危机和悲剧。以河源市东源县为例,从生态资源、政府定位和后势发展等方面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探讨实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欠发达地区 生态文明 对策选择 东源
下载PDF
广州海珠湿地2015~2016年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修晨 谢琳 肖荣波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5期176-178,共3页
为揭示广州海珠湿地水质的变化规律及提出湿地水质保护策略,通过设置监测断面获取了2015~2016年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对广州海珠湿地水质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pH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受水文季... 为揭示广州海珠湿地水质的变化规律及提出湿地水质保护策略,通过设置监测断面获取了2015~2016年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对广州海珠湿地水质时空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pH值、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湿地植物代谢及人类活动等的综合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空间分布上,在石榴岗河至海珠湖区域,出现显著的水体污染物消解路线,下游入湖水质明显优于上游珠江河口水质,反映出上游存在外源性污染物输入和人类活动干扰。因此,要进一步开展污染物控制、生态缓冲带修复及制度建设,保证广州海珠湿地的水质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珠湖 富营养化 珠江 万亩果园
下载PDF
2017年佛山市顺德区PM_(2.5)污染过程特征及改善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修晨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54-56,共3页
对佛山市顺德区2017年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顺德区2017年PM_(2.5)污染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PM2.5月均浓度显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1~3月... 对佛山市顺德区2017年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顺德区2017年PM_(2.5)污染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PM2.5月均浓度显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1~3月、11~12月为PM_(2.5)污染的高发月份;日污染浓度变化呈"U型"特征。空间分布上,顺德区PM_(2.5)年均浓度则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污染浓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扬尘和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强化重点企业监管,改善顺德区PM_(2.5)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污染过程 空间分布 区域污染 迁移轨迹
下载PDF
铁铈氧化物对土壤As(Ⅴ)和P的稳定化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林龙勇 阎秀兰 杨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85-3791,共7页
本文以铁铈氧化物(Fe-Ce,FC)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对中国3种典型砷(As)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能散X线分析仪(SEM-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光谱学技术探索FC对As(Ⅴ)的微观吸附特征.结果表明,FC能使土壤毒... 本文以铁铈氧化物(Fe-Ce,FC)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对中国3种典型砷(As)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能散X线分析仪(SEM-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光谱学技术探索FC对As(Ⅴ)的微观吸附特征.结果表明,FC能使土壤毒性浸出As含量显著降低84. 1%~98. 3%,且在碱性土壤中表现出较强的高p H适应性,能显著增加吸附态As(F1+F2)向水合铁铝氧化物结合态(F3+F4)的稳定化. FC能使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效态P含量显著下降47. 13%~60. 32%,不仅能缓解P竞争土壤As(Ⅴ)吸附位点,而且能有效预防周边水体的面源污染.通过SEM-EDS和XPS分析,发现As(Ⅴ)吸附产物表面均检测到Fe、Ce和As这3种元素,且As主要吸附于Fe原子表面. FC在我国土壤砷污染稳定化修复领域具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氧化物 土壤 稳定化 光谱学技术
原文传递
铁锰氧化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土壤As的稳定化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海燕 邓一荣 +2 位作者 林龙勇 曹梦华 钟立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92-3798,共7页
本文以铁锰氧化物(Fe-Mn,FM)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我国南方3种砷(As)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质量分数30%)水分对于抑制土壤As的毒性浸出具有积极作用,但水分过高(淹水条件)则会引发As的大量活... 本文以铁锰氧化物(Fe-Mn,FM)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我国南方3种砷(As)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质量分数30%)水分对于抑制土壤As的毒性浸出具有积极作用,但水分过高(淹水条件)则会引发As的大量活化释放.淹水条件下,FM对As污染土壤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使韶关、河池和常德这3种土壤毒性浸出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99. 00%以上,使其土壤有效态As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5. 40%、40. 05%和16. 92%,并增加专性和非专性吸附态As向水合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的稳定化. FM能使韶关、河池和常德土壤有效态磷(P)含量分别降低0. 60%~6. 67%、15. 74%~50. 00%和32. 48%~40. 39%,这有可能会限制缺P区域农产品对酸性或中性土壤的P摄取. FM对3种供试土壤p H值影响的变化幅度仅为0. 04~0. 07,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非常小. FM在我国淹水As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FM) 土壤 水分条件 稳定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