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超声器械龈下刮治对牙根面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明星 姚远 柯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器械进行龈下刮治对牙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因严重牙周病而在珠海市口腔医院行牙齿拔出的患牙56颗。56颗牙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第1组(采用奥丹超声仪治疗)、第2组(采用EMS超声仪治疗)、第3组(采用迪尔Ve...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器械进行龈下刮治对牙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12月因严重牙周病而在珠海市口腔医院行牙齿拔出的患牙56颗。56颗牙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第1组(采用奥丹超声仪治疗)、第2组(采用EMS超声仪治疗)、第3组(采用迪尔Vector超声系统治疗)以及第4组(手工刮治),每组14颗牙齿。比较各组刮治时间,光镜下观察牙根表面划粗糙度、划痕等损伤情况。结果第1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2.3±4.8)s,第2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6.1±6.2)s,第3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65.2±22.6)s,第4组平均治疗时间为(68.8±11.3)s;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050,P<0.01);组间比较,第2~4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长于第1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585、19.903、8.076,均P<0.01);第3、4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长于第2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7.419、3.687,均P<0.01);第3组均治疗时间显著长于第4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275,P<0.01)。四组牙根面粗糙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213,P<0.05);第1组粗糙程度高于第3、4组(u=12.864、16.900,P<0.05),第1组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63,P>0.05);第2组粗糙程度高于第3、4组(u=7.369、11.455,P<0.05),第3组与第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41,P>0.05)。第1组电镜下牙根面凹凸不平,明显可见划痕,可见牙骨质少量片状剥落,部分位置有玷污残留。第2组,电镜下牙根面欠光滑,有玷污残留,部分位点有少量划痕,无明显凿空以及牙骨质剥落。第3组,电镜下牙根光滑,可有少量玷污层,牙根表面未见划痕。第4组电镜下牙根表面光滑,有不规则玷污层残留,牙骨质无明显脱落。结论与传统超声仪刮治以及手工刮治比较,Vector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清除牙石级菌斑效果更明显,而对牙根表面的损伤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器械 龈下刮治 牙根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