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于38岁女性冻融移植周期单囊胚与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比较
1
作者 何毅超 郑炜炜 +1 位作者 林盛 祝晓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大于38岁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不同囊胚数目和质量时的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囊胚移植且移植年龄大于38岁的24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24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大于38岁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不同囊胚数目和质量时的妊娠结局。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囊胚移植且移植年龄大于38岁的24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24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囊胚移植数目和质量分为5组:移植单个优质囊胚组(A组,94个周期),移植单个非优质囊胚组(B组,103个周期),移植双优质囊胚组(C组,10个周期),移植单个优质囊胚+单个非优质囊胚组(D组,18个周期)和移植双非优质囊胚组(E组,24个周期)。比较分析不同囊胚移植数目和质量组间的一般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发现,D组的取卵年龄显著大于A组(P<0.05),C组的基础FSH(bFSH)显著低于A组,E组的bFSH显著低于B组(P均<0.05);各组间移植年龄、窦卵泡数、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用量、移植日内膜厚度、人工周期方案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获卵数显著大于B组[(12.67±4.98)vs.(10.69±4.08),P<0.05];各组间D3可用胚胎数、优胚数、囊胚培养数、囊胚形成数、囊胚冷冻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多胎率显著降低(6.00%vs.33.30%,P<0.05),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D组比较,着床率显著增高(53.20%vs.27.80%,P<0.05),活产率相似(35.10%vs.33.30%,P>0.05);A组与E组比较,多胎率显著降低(6.00%vs.33.30%,P<0.05),组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E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显著降低(P<0.05),组间着床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于38岁高龄女性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若有优质囊胚,建议优先移植单个优质囊胚;若没有优质囊胚,也应考虑移植单个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囊胚移植 多胎率 活产率
下载PDF
高龄不孕患者IVF/ICSI-ET新鲜周期不同移植方案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郑炜炜 何毅超 +4 位作者 祝晓丽 林盛 刘善文 崔媛媛 宋革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探讨≥35岁(35~48岁)高龄不孕患者IVF/ICSI-ET新鲜周期不同移植策略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1492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孕患者年龄分两个年龄段:35~3... 目的探讨≥35岁(35~48岁)高龄不孕患者IVF/ICSI-ET新鲜周期不同移植策略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1492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孕患者年龄分两个年龄段:35~37岁(681个周期)和≥38岁(811个周期);同时,再根据移植胚胎情况分为A组(移植1个优质卵裂胚)、B1组(移植1个优质卵裂胚+1个低序列非优质卵裂胚)、B2组(移植1个优质卵裂胚+1个高序列非优质卵裂胚)、B3组(移植2个优质卵裂胚)、C组(移植单个囊胚)等5个亚组,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各亚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38岁年龄段中,C组平均年龄和不孕年限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35~37岁年龄段中,C组种植率显著高于A组(P<0.05),B3组和C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5),B1、B2和B3组多胎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B3组多胎率显著高于B1和B2组(P<0.05),各组间流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活产率显著低于其他各亚组(P<0.05);在≥38岁年龄段中,C组种植率显著高于A组(P<0.05),B2、B3组和C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P<0.05),B3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C组(P<0.05),B2和B3组多胎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B2组流产率显著低于B1组(P<0.05),B2、B3和C组活产率显著高于A组(P<0.05),B3组活产率显著低于B2和C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2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单囊胚移植是目前新鲜胚胎移植的最优策略;而对于年龄≥38岁的患者,1个优质卵裂胚+1个高序列非优质卵裂胚移植也可以获得与单囊胚移植相同的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高龄女性 临床结局 活产率
下载PDF
宫颈微生物菌群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媛媛 叶德盛 +4 位作者 郑炜炜 谭颖 马从顺 詹雪君 宋革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90-1698,共9页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日宫颈微生物菌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9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作菌群检测。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未孕组13例,活产组1... 目的探讨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日宫颈微生物菌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9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作菌群检测。共纳入患者30例,其中未孕组13例,活产组17例。采用16S rRNA基因高可变区V3-V4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宫颈微生物菌群,分析两组患者微生物菌群差异及其对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菌群多样性分析:两组微生物菌群Alpha多样性指标,包括Chao1指数、Good’s_coverage指数、Shann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A分析的Beta多样性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物种丰度聚类分析:属水平,两组均以厚壁门乳杆菌属为优势菌群,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种水平,活产组卷曲乳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未孕组(P<0.05),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未孕组(P<0.05)。线性判别分析表明,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分别为活产组及未孕组主要生物标记物。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属水平,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各环境因素无相关性,韦荣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相对丰度与促排卵天数正相关(P<0.05);种水平,优势菌群惰性乳杆菌与促排卵天数负相关(P<0.05),其他非优势菌群中,AY-2011-RS11假单胞菌与促排卵方案相关(P<0.01);HCG日雌激素水平与属、种水平丰度前十位菌群均无相关性。结论新鲜移植周期活产患者与未孕患者宫颈微生态菌群主成分存在差异,宫颈微生物以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群可能更有利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宫颈微生物组 16S rRNA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期长方案临床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潇 崔媛媛 +4 位作者 谭颖 林盛 何毅超 张清健 宋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在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行供精-IVF助孕妇女启动日和HCG日血清标本,分析血清IGF-1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和正常反应... 目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在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行供精-IVF助孕妇女启动日和HCG日血清标本,分析血清IGF-1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启动日IGF-1无显著差异。一个移植周期后临床妊娠组启动日IGF-1显著高于未孕组。启动日IGF-1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OR=0.987,95%CI:0.978~0.998,P=0.021)。启动日IGF-1预测一个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P=0.029)。结论采用黄体期长方案行供精-IVF时,启动日IGF-1不能预测卵巢反应,但对临床妊娠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数 正常受精数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质三胎妊娠减一胎的临床结局
5
作者 崔媛媛 叶德盛 +3 位作者 谭颖 马从顺 詹雪君 宋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68-297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绒毛膜性质三胎妊娠减灭一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获三胎妊娠,且孕6~10周行经阴道减胎术患者,其中14例双绒毛膜三羊膜囊(dichorionic-triamniotic,DCTA)三胎妊娠为DCTA组,19例三绒毛膜... 目的分析不同绒毛膜性质三胎妊娠减灭一胎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获三胎妊娠,且孕6~10周行经阴道减胎术患者,其中14例双绒毛膜三羊膜囊(dichorionic-triamniotic,DCTA)三胎妊娠为DCTA组,19例三绒毛膜三羊膜囊(trichorionic-triamniotic,TCTA)三胎妊娠为TCTA组。通过病例资料匹配选择同期获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ichorionic-diamniotic,DCDA)双胎妊娠且未行减胎术的患者60例作为DCDA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减胎患者术中均保留双胎,无减胎失败病例。减胎术后1 d,DCTA组有10例(71.4%)出现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diamniotic,MCDA)保留胎儿自然减灭,TCTA组无自然减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孕晚期,三组自然减胎和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TA组单胎活产率(75%)及平均分娩孕周[(38.3±2.2)周],均显著高于TCTA组[5.3%,(36.6±1.7)周]和DCDA组[17.5%,(37.1±1.7)周,P<0.05]。结论孕早期三胎妊娠行减胎术减灭一胎安全可行。DCTA三胎妊娠减灭其中MCDA双胎之一,另一保留胚胎发生自然减胎几率增加。故需充分告知减胎术,尤其是减灭其中MCDA双胎之一的相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减胎术 三胎妊娠 妊娠结局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