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剑飘 谭嘉娜 +5 位作者 杨俊贤 官锦燕 黄海英 罗青文 谢静 陈月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氮、磷和钾营养水平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其组培快繁及田间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壮苗阶段的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和钾三大元素含量配比对其株高、叶片数、... 【目的】分析不同氮、磷和钾营养水平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其组培快繁及田间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铁皮石斛壮苗阶段的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培养基中氮、磷和钾三大元素含量配比对其株高、叶片数、新增根数、分蘖数和相对增重率的影响,并对其中影响显著的钾元素进行单因素多水平影响试验。【结果】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氮对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钾对新增根数和相对增重率影响最大,磷对叶片数影响最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叶片数及新增根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氮对株高和分蘖数影响明显,以N2水平(氮30.0 mmol/L)的株高最高,N3水平(氮60.0 mmol/L)的分蘖数最多;钾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相对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以K3水平(钾20.0 mmol/L)的相对增重率最高。钾离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离子浓度的增加,组培苗的相对增重率呈上升趋势,以处理k5(钾40.0 mmol/L)组培苗的相对增重率最高。【结论】在铁皮石斛组培苗增殖阶段,培养基中最佳氮、磷和钾含量配比分别为60.0、1.2和20.0mmol/L,在壮苗阶段,培养基中最佳氮、磷和钾含量配比分别为30.0、1.2和20.0 mmol/L。在铁皮石斛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可在此含量配比基础上添加激素及其他有机或无机营养组分,以促进组培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培养基 正交试验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2种开唇兰属植物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剑飘 谭嘉娜 +4 位作者 官锦燕 黄海英 陈月桂 杨俊贤 罗青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140,共14页
为了研究不同NH^+4/NO^-3配比对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云南野生开唇兰属植物(简称云南开唇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设置NH^+4/NO^-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15/15、20/10、25/5、30/0、20/40、30/30的9个处理组,接种二... 为了研究不同NH^+4/NO^-3配比对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云南野生开唇兰属植物(简称云南开唇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设置NH^+4/NO^-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15/15、20/10、25/5、30/0、20/40、30/30的9个处理组,接种二者的顶芽及茎段,分别培养90、120 d后测量其各项生长指标,以期为开唇兰属植物组培快繁培养基的优化及生产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NH^+4、NO^-3配比对金线兰、云南开唇兰顶芽的茎高、节数、枯萎节数、展叶数、枯叶数、近茎尖第1片开展叶叶长及叶宽、基内根及气生根根数和根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二者茎段的萌芽数、芽高、节数、展叶数、倒二叶叶长和叶宽、茎粗、芽的根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氮素总含量为30 mmol/L的情况下,当NH^+4/NO^-3比例较低时,金线兰与云南开唇兰的顶芽均长势良好,茎叶正常,茎段萌芽率亦较高,芽体生长良好;随着NH+4浓度的增加,二者顶芽生长状态均呈逐渐下滑趋势,茎段萌芽率也逐渐降低,芽体长势变差,最后导致植株或茎段死亡。NH^+4/NO^-3比例对2种开唇兰属植物植株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对金线兰顶芽生长及茎段萌芽较好的NH^+4/NO^-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20/40,对云南开唇兰较好的比例分别为0/30、5/25。组培快繁时可在较佳NH^+4/NO^-3配比基础上添加其他有机或无机组分,以促进种苗生长;大田生产上,可以适当提高氮肥中的硝态氮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唇兰 金线兰 铵态氮 硝态氮 组培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对牛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剑飘 罗青文 +3 位作者 官锦燕 黄海英 陈双艳 谭嘉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23-33,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光强度和光质对牛樟组培过程中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阶段生长的影响,为牛樟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及降低生产能耗提供参考。【方法】以牛樟组培苗的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采用28 W组培荧光灯及16 W红、蓝、白光混合...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光强度和光质对牛樟组培过程中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阶段生长的影响,为牛樟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及降低生产能耗提供参考。【方法】以牛樟组培苗的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采用28 W组培荧光灯及16 W红、蓝、白光混合灯珠的全光谱波段LED灯作为光源,设置不同的光周期、光照强度及光质组合,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牛樟组培苗增殖、壮苗和生根等阶段的影响。【结果】以牛樟茎段作为外植体,采用1根荧光灯+1根LED灯组合,照射12 h/d的处理时,萌芽率、萌芽数及萌芽高度均最大,芽体健壮。以牛樟顶芽作为外植体,采用1根荧光灯照射12 h/d时,顶芽萌芽数及顶芽高度最高,但芽较瘦弱,适用于增殖阶段;采用2根荧光灯照射6 h/d的方法进行培养时,顶芽的萌芽率、萌芽数、顶芽高度及展叶数均最大,芽体生长良好,适用于壮苗阶段。此外,采用1根荧光灯,光照时长12 h/d时,顶芽的生根率最大;采用2根LED灯管,照射12 h/d时,顶芽生根速度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根。【结论】通过增加LED灯的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长,均有利于牛樟茎段和顶芽的生长以及萌芽的形态建成。将全光谱波段LED灯与荧光灯搭配使用,牛樟茎段可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应根据不同的外植体及不同的培育阶段选择适宜的光照条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LED 牛樟 组培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