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广东省疾控系统鼠疫防控卫生应急演练能力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世聪 李剑森 +3 位作者 孙立梅 钟豪杰 方艳 宋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9期488-491,共4页
目的检验广东省疾控系统应急指挥体系运转情况,提高广东各级疾控中心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省、市级疾控中心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的应急准备、响应能力。方法采用双盲方式进行现场演练、桌面推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 目的检验广东省疾控系统应急指挥体系运转情况,提高广东各级疾控中心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省、市级疾控中心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的应急准备、响应能力。方法采用双盲方式进行现场演练、桌面推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参演人员对预案熟悉、演练情况等内容的评价。结果预案知晓率为92.7%(101/109),桌面推演完整回答率为83.5%(91/109),地市的集中隔离场所所在地的知晓率为69.7%(76/109),定点医院是否有隔离病房的知晓率为72.5%(79/109),定点医院是否有转运患者的负压救护车或负压担架的知晓率为76.1%(83/109)。通过此次演练,达到了锻炼队伍、提高能力、加强应急准备和完善鼠疫应急预案的目的。结论广东省各级疾控系统要继续优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修订鼠疫防控预案、更新相关技术文件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现场演练 应急准备 应急演练评估
下载PDF
广东省1990-2012年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感染状况及流行风险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郭汝宁 彭志强 +4 位作者 宋铁 何剑峰 钟豪杰 李灵辉 梁文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掌握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感染状况和流行态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登革病毒(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 目的掌握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感染状况和流行态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1990--2012年广东省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采集健康人群血清进行登革病毒(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IgG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1995、2002、2006年广东省出现3个登革热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9.75/10万、1.76/10万、1.25/10万。1990—1994年优势毒株为DENV-2和DENV-4型;1995年开始DENV-1型主导的流行模式持续近13年;2009年开始多种血清型合并流行。2003--2012年从7718份健康人血清中检出DENV-IgG特异性抗体阳性标本180份,阳性率2.33%;2012年对采集的2132份健康人血清进行CHIKV-IgG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广东省登革热感染水平总体较低,近年来由DENV-1型主导的流行模式逐步向多型并存的局面过渡,部分地区开始呈现地方化迹象。人群对CHIKV缺乏基本的免疫屏障,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感染状况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3-2017年3种基因型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萌 龙遗芳 +6 位作者 郭莉敏 吴崧霖 方苓 杨芬 李晖 黄琼 孙立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0-1215,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115起由GⅡ.2、GⅡ.17和GⅡ.4/sydneV3种基因型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115起由GⅡ.2、GⅡ.17和GⅡ.4/sydneV3种基因型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采用RT-PCR方法对每起疫情的病例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经基闵测序后确定病毒基凶型,对GⅡ.2、GH.17和GⅡ.4/svdnev3种基因型暴发疫情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直接标准化法计算病例呕吐和腹泻的比例。结果广东省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167起,GⅡ.2、GⅡ.17和GⅡ.4/sydney3种基冈型引起115起。暴发场所中,GⅡ.2型为小学占39.68%(25/63)、托幼机构占28.57%(18/63)、中学占25.40%(16/63)、大学占6-35%(4/63);Gn.17型为中学占41.03%(16/39)、其他社会单位占20.51%(8/39)、小学占15.38%(6/39)、大学占12.82%(5/39)、社区和托幼机构各占5.13%(2/39);GⅡ.4/sydney型为大学占53.85%(7/13)、托幼机构和其他社会单位各占15.38%(2/13)、小学和中学各占7.69%(1/13)。传播途径中,GⅡ.2型为接触传播占77.78%(49/63)、食源性传播占17.46%(11/63);GⅡ.17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21/39)、接触传播占15.38%(6/39)、水源性传播占12.82%(5/39);GⅡ.4/sydney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7/13)、接触传播占38.46%(5/13)。临床表现中,GⅡ.2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3.76%、腹泻比例为42.85%;GⅡ.17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6.37%、腹泻比例为51.40%;GⅡ.4/sydney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54.10%、腹泻比例为55.95%。结论GⅡ.2型主要涉及小学、托幼机构和中学,以接触传播为主;GⅡ.17型主要涉及中学和其他社会单位,以食源性传播为主;GⅡ.4/sydney型主要涉及大学.食源性传播比例最高,接触传播也有较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 基因型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分析广东省登革热流行时间特征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曾四清 钟豪杰 +3 位作者 方艳 代吉亚 肖建鹏 刘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建立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月份分布特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疫情预测和防控效果评估。方法收集广东省1990-2016年各月登革热监测报告发病数,拟合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结果各月(x)发生登革热概率的拟合模型方程为:S=36.585-17.436x... 目的建立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月份分布特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疫情预测和防控效果评估。方法收集广东省1990-2016年各月登革热监测报告发病数,拟合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结果各月(x)发生登革热概率的拟合模型方程为:S=36.585-17.436x+5.425x2-0.318x3(S≥0%,R2=0.980,P=0.000);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为:S=-0.001+0.008x-0.003x2+0.000x3(S≥0,x=1,2,3,4,5,6,R2=0.992,P=0.012);S=e-14.021+1.733x(S≥0,x=7,R2=0.981,P=0.001);S=-189.883+41.304x-2.181x2(S≥0,x=8,9,10,11,R2=0.998,P=0.048);S=1.274E12×e-2.612x(S≥0,x=12,R2=0.995,P=0.043)。结果发现,7-11月为广东省登革热高发生风险、高流行强度月份;1995年和2014年两年是广东省登革热异常暴发年;从2013年开始,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月度发生态势和流行特征发生悄然变化,发生异常疫情的月份时间提前、频次增加、强度增大,并可能引起下半年的疫情高发态势。采用该模型评估表明,广东省2015、2016年登革热早防早控措施效果明显。结论多曲线模型拟合登革热流行季节指数效果较好,该模型既可以用于登革热疫情的月份分布特征分析,开展早期预测预警,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防控,还可用于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季节指数 多曲线模型 预测 评估
原文传递
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方艳 宋铁 +5 位作者 李灵辉 代吉亚 易建荣 傅军华 谢雪妹 林锦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运行现状。方法分析CIDARS三种预警方法的预警信号数与响应时间,并比较调整前后的预警信号阳性率、错误预警率。结果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广东省共发出114585条预警信号,平均... 目的分析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运行现状。方法分析CIDARS三种预警方法的预警信号数与响应时间,并比较调整前后的预警信号阳性率、错误预警率。结果2008年4月2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广东省共发出114585条预警信号,平均响应时间为1.35h。其中固定阈值法发出12394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7.96%;移动百分位数法发出85727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85%;累积和控制图法发出16464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1.82%。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r=0.924,P〈0.01)。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CIDARS调整后,广东省预警信号阳性率从1.48%升至2.14%,甲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等8种传染病的错误预警率下降。结论CIDARS预警信号响应及时,运行状况良好;CIDARS调整后预警效能提高,但一些功能和参数仍需调整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效能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方艳 陈秀云 +6 位作者 黄家庆 郭汝宁 宋铁 代吉亚 易建荣 谢雪妹 林锦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对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预警阈值调整前后不同地区、病种的预警效能进行评价,为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预警阈值调整前后广东省21个地市调整了预警阈值的13种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阳性预测值、错误... 目的对广东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预警阈值调整前后不同地区、病种的预警效能进行评价,为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预警阈值调整前后广东省21个地市调整了预警阈值的13种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阳性预测值、错误预警率和重复预警率进行评价。结果 13种病种预警信号数与当前大疫情系统报告病例数在阈值调整前后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9和0.934,P<0.01),各地市的预警信号数与其报告病例数在阈值调整前后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7和0.845,P<0.01)。阈值调整前后,全省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1%和0.89%,有19个地市较调整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全省错误预警率分别为97.37%和99.44%,有14个地市较调整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痢疾、腹泻病、流感、结膜炎、伤寒、乙脑、甲肝和戊肝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地市下降;全省重复预警率分别为58.41%和40.18%,有20个地市较调整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预警阈值调整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病种的预警效能有明显提高,由于个别地区、病种的发病特点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自动 预警 评价
原文传递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仕兰 黄建华 +8 位作者 刘珺 刘隽 龙其穗 谢莘 廖宇煌 唐玲玲 梁文佳 钟豪杰 李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追踪观察方法,对广东省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进行持续追踪观察,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追踪观察方法,对广东省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进行持续追踪观察,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共报告325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其流行曲线与确诊病例流行曲线相似,出现两个峰,分别在1月27日至2月5日和3月17-26日。325例个案中,184例(占56.6%)后续转为确诊病例,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其年龄M为40岁,93.5%(172/184)的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在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3 d内出现症状;141例(占43.4%)持续无症状,属于隐性感染者,占同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8.6%(141/1642),其年龄M为27岁,从首次采样检测阳性到出院时间M为14 d,90.8%(138/141)的隐性感染者在28 d内出院转集中隔离观察,从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到末次采样检测阳性时间间隔最长73 d。隐性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0.3%,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2.2%。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年龄、感染来源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为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与0~19岁组比较,40~59岁、≥60岁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730(1.380~5.402)和5.302(2.199~12.783),P值分别为0.004和0.000。境内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更易转为确诊病例(OR=7.121,P=0.00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存在无症状感染现象,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强于隐性感染者,高年龄组、境内感染是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需引起关注,后续需要在人群中开展血清学调查,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广东省某牡蛎养殖区人群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庄雅丽 覃霖 +5 位作者 戴迎春 王安娜 钟贤武 陈荣凤 黄琼 张永慧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某牡蛎养殖区人群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的作用。方法分别于2015年1月和2016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广东省长沙湾牡蛎养殖区为调查点,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实验组对象,排除具有任何已知... 目的研究广东省某牡蛎养殖区人群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的作用。方法分别于2015年1月和2016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广东省长沙湾牡蛎养殖区为调查点,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实验组对象,排除具有任何已知的免疫抑制状态或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以及调查时处于妊娠状态者,2015年1月共抽取调查对象195名,2016年12月共抽取调查对象164名,两次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于2015年11-12月,在匹配年龄、性别条件下,从广东省4个不同内陆地区抽取普通人群为对照组,共169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唾液标本,运用ELISA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HBGA受体型别进行鉴定,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抗体水平及其吸光度值,利用诺如病毒体外中和替代模型测定血清抗体阻断诺如病毒GII.4与HBGA受体结合的效率。结果2015年实验组、2016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象的年龄分别为(50.68±15.17)、(52.52±15.90)和(51.37±13.32)岁(F=0.21,P=0.650);男性分别占35.9%(70名)、36.6%(60名)、40.8%(69名)(X^2=O.93,P=0.334)。2015年实验组、2016年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象血清抗体吸光度值分别为4.202±0.083、4.305±0.075和3.748±0.083(F=13.28,P〈0.001);3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100%。2015年实验组对象血清抗体阻断率为50%时,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23.1±40.11,对照组对象血清抗体阻断率为50%时,抗体GMT为248.2±25.63(t=3.73,P〈0.001)。结论牡蛎养殖区人群较普通人群有更多的诺如病毒暴露与感染机会,血清抗体阻断能力强,该人群较普通人群对GII.4感染具有更高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罗病毒 流行病学 血清抗体 阻断
原文传递
一起抗凝血鼠药中毒事件的病因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伟雄 吴西梅 +1 位作者 钟豪杰 易建荣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3-764,共2页
2011年7月广东省某市出现了多例以躯干及四肢紫癜,外伤后难止血为主要特征的病例。为了尽快查找病因,消除当地群众的恐慌,广东省CDC立即组织由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及理化检验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理小,
关键词 病因调查 中毒事件 抗凝血 营养与食品卫生 鼠药 应急管理 流行病学 应急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密切接触者队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燕 梁文佳 +20 位作者 陈子慧 刘涛 宋铁 陈少威 王萍 李佳玲 蓝韵华 程明基 黄锦叙 牛计伟 肖建鹏 胡建雄 林立丰 黄琼 邓爱萍 谭小华 康敏 陈桂敏 董墨染 钟豪杰 马文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方法利用对数正态、威布尔、伽马分布模型对广东省2020年1月1日至3月15日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者的病程频率分布进行拟合,并对感染者基本特征和病程及相关流行病学参数进行描述...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方法利用对数正态、威布尔、伽马分布模型对广东省2020年1月1日至3月15日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者的病程频率分布进行拟合,并对感染者基本特征和病程及相关流行病学参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580名密切接触者中515人被感染,续发率为4.4%,其中449例为确诊病例,6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潜隐期、潜伏期、症状前传染期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期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最优,确诊病例传染期和临床症状期以伽马分布拟合最优,而无症状感染者潜隐期以威布尔分布拟合最优。确诊病例的潜隐期、潜伏期、症状前传染期、传染期和临床症状期(95%CI)分别为4.50(3.86~5.13)、5.12(4.63~5.62)、0.87(0.67~1.07)、11.89(9.81~13.98)和22.00(21.24~22.77)d,无症状感染者的潜隐期、传染期(95%CI)分别为8.88(6.89~10.86)和6.18(1.89~10.47)d。结论所估计COVID-19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与既有数据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接触者追踪 流行病学计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