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隽 陈邦华 +6 位作者 吴德 刘文华 姚丽君 毛晓庭 肖亮恒 钟豪杰 彭志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6-947,共2页
恙虫病是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呈散发,偶有暴发或流行。广东省属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夏季病例数较多,以散发为主,也有暴发疫情发生。近年来广东省恙虫病发病呈现增加趋势,2006~2011... 恙虫病是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呈散发,偶有暴发或流行。广东省属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夏季病例数较多,以散发为主,也有暴发疫情发生。近年来广东省恙虫病发病呈现增加趋势,2006~2011年发病率在0.41/10万至1.40/10万。因恙虫病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加上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基层医疗机构无特异检i贝0方法,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实际发病数应高于目前所报告的发病数。2011年6—7月汕头市潮阳区报告发生多例疑似恙虫病病例,为核实疫情及查找原因进行此项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暴发 病例对照研究 病媒调查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3-2017年3种基因型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萌 龙遗芳 +6 位作者 郭莉敏 吴崧霖 方苓 杨芬 李晖 黄琼 孙立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0-1215,共6页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115起由GⅡ.2、GⅡ.17和GⅡ.4/sydneV3种基因型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115起由GⅡ.2、GⅡ.17和GⅡ.4/sydneV3种基因型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采用RT-PCR方法对每起疫情的病例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经基闵测序后确定病毒基凶型,对GⅡ.2、GH.17和GⅡ.4/svdnev3种基因型暴发疫情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直接标准化法计算病例呕吐和腹泻的比例。结果广东省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167起,GⅡ.2、GⅡ.17和GⅡ.4/sydney3种基冈型引起115起。暴发场所中,GⅡ.2型为小学占39.68%(25/63)、托幼机构占28.57%(18/63)、中学占25.40%(16/63)、大学占6-35%(4/63);Gn.17型为中学占41.03%(16/39)、其他社会单位占20.51%(8/39)、小学占15.38%(6/39)、大学占12.82%(5/39)、社区和托幼机构各占5.13%(2/39);GⅡ.4/sydney型为大学占53.85%(7/13)、托幼机构和其他社会单位各占15.38%(2/13)、小学和中学各占7.69%(1/13)。传播途径中,GⅡ.2型为接触传播占77.78%(49/63)、食源性传播占17.46%(11/63);GⅡ.17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21/39)、接触传播占15.38%(6/39)、水源性传播占12.82%(5/39);GⅡ.4/sydney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7/13)、接触传播占38.46%(5/13)。临床表现中,GⅡ.2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3.76%、腹泻比例为42.85%;GⅡ.17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6.37%、腹泻比例为51.40%;GⅡ.4/sydney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54.10%、腹泻比例为55.95%。结论GⅡ.2型主要涉及小学、托幼机构和中学,以接触传播为主;GⅡ.17型主要涉及中学和其他社会单位,以食源性传播为主;GⅡ.4/sydney型主要涉及大学.食源性传播比例最高,接触传播也有较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 基因型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广东省居民对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立法态度的电话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辜洁妮 马文军 +2 位作者 肖建鹏 罗圆 刘涛 《华南预防医学》 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居民对制定省级控烟立法条例的态度,为进一步制定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法律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出梅州、珠海、湛江、清远、广州5个城市,利用简单随机拨号抽样法,抽取年龄≥16岁的... 目的了解居民对制定省级控烟立法条例的态度,为进一步制定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法律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出梅州、珠海、湛江、清远、广州5个城市,利用简单随机拨号抽样法,抽取年龄≥16岁的常住居民,以匿名的形式进行电话调查。了解受访者对出台省级层面控烟立法条例的态度。对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民众发现禁烟场所有人吸烟的反应,对禁烟场所吸烟者罚款的看法等。按人口学特征,以率、构成比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拨打有效电话942个,有效应答率42.2%(942/2 230)。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22.2%(209/942)。居民对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立法的赞成率分别为77.7%(732/942)、76.3%(719/942)。女性对广东省在公共场所84.0%(362/431)及工作场所80.7%(348/431)控烟立法赞成率均高于男性(分别为72.4%、72.6%)(均P<0.01)。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群对广东省在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控烟立法的赞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非吸烟人群对广东省出台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81.5%,597/733)及工作场所(79.1%,580/733)吸烟的赞成率均高于吸烟人群(分别为64.6%、66.5%)(P<0.01)。如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见到有人在禁烟场所吸烟,47.2%(445/942)的人会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71.0%(669/942)的人赞成对禁烟场所吸烟的人进行罚款。59.3%(124/209)的吸烟人群表示在省级控烟条例实施后,在禁烟场所会停止吸烟。结论广东省居民普遍支持广东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立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加强对二手烟危害及控烟立法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工作场所 吸烟 态度
原文传递
广州市某建筑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淑萍 肖新才 +3 位作者 景钦隆 宋铁 莫想换 陈阿群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工地工人登革热罹患率为16.96%;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使用防蚊措施(RR=2.9,95%CI=1.6~5.0)、地下室工作(RR=2.6,95%CI=1.5~4.6)、工地板房住宿(RR=5.2,95%CI=1.7~16.3)工人罹患登革热风险更高;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工地住宿暴露与地下室工作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工地住宿是主要患病风险,地下室工作增加患病风险。结论工地蚊媒密度高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工人在工地住宿、地下室工作为共同危险因素,未采取防蚊措施增加了患病风险。尽早隔离病人、杀灭成蚊、清理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建筑工地
原文传递
1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溯源研究
5
作者 刘振华 刘素芬 +5 位作者 张恒 林露 朱海明 梁骏华 李剑森 黄琼 《华南预防医学》 2013年第5期68-70,73,共4页
目的调查1起旅游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危险因素,利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溯源致病因子及可能污染途径。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探... 目的调查1起旅游团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危险因素,利用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溯源致病因子及可能污染途径。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危险因素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追溯原因。采集病例样本和环境样本进行致病菌分离、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确定致病因子和污染途径。结果2012年7月8-9日,从某旅游团成员中共搜索到26例病例,罹患率为35.14%(26/74),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占96.15%)、腹泻(占96.15%)、呕吐(占61.54%)等为主。流行曲线符合点源暴发模式,可疑餐次为7月8日午餐,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姜葱炒花蟹为可疑食物(OR=10.00,95%C1为1.13—88.49)。共采集各类样本41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8份,阳性率为43.90%。其中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和呕吐物样本16份,捡出阳性12份;采集餐馆砧板、菜刀、餐具、半成品食物、装生花蟹胶篓拭子样本共25份,检出FEl性6份。12份病例粪便和肛拭子样本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与1份装生花蟹胶篓拭子样本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茵菌株PFGE图谱相似性达100%;11份病例样本和胶篓拭子样本血清型为03:K6,1份病例样本血清型为OUT:KI。现场卫生学调查提示,事件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加工时间不足导致姜葱炒花蟹未能煮熟煮透。结论根据病例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结果,判定该起事件为1起副溶血性弧茵食物中毒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花蟹未煮熟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广佛肇三地40家农贸市场禽类销售档禽流感防控现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凤灵 何永辉 +4 位作者 周晓 李阳 周炳南 曹国科 康敏 《华南预防医学》 2014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了解农贸市场禽类档禽流感防控管理情况和禽类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佛肇三地40家农贸市场,通过自制调查表面对面访谈和现场观察法调查禽类销售档禽流感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广佛肇6个区(县)40个... 目的了解农贸市场禽类档禽流感防控管理情况和禽类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现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佛肇三地40家农贸市场,通过自制调查表面对面访谈和现场观察法调查禽类销售档禽流感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广佛肇6个区(县)40个市场的336个禽类档,按照"一天一清洗"和"一周一消毒"实施的档分别为55.95%(188/336)和73.21%(246/336),不同地区市场禽类销售档的清洗措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313个禽类销售档可以提供禽类检疫证,出示率为93.15%;276个混合销售档抽风设备的安装率为72.10%(199/276)。禽类售卖人员戴口罩仅有17.56%(59/336),其中正确佩戴率77.97%(46/59)。调查对象坚持每天工作时手套穿戴率、接触家禽或其排泄物后的洗手率分别为42.86%(144/336)和67.86%(228/336)。结论禽类销售市场在市场管理上未能严格按照禽流感防控管理的要求来实施,禽类销售档的布局设置、通风设施以及禽类从业人员防护方面存在隐患,需加强市场的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禽流感
原文传递
从一起河鲀中毒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恒 李剑森 +4 位作者 梁骏华 马兵成 刘素芬 马会来 黄琼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4期541-545,共5页
目的通过一起河鲀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关于河鲀安全性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家庭成员进食史及发病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病的高危因素,制作调查... 目的通过一起河鲀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关于河鲀安全性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通过病例搜索,调查病例家庭成员进食史及发病情况,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病的高危因素,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村民有关河鲀中毒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共搜索到14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症状主要为头晕(100%)、四肢无力(79%)、四肢肌肉麻痹和行走困难(71%)、口舌肢端麻痹(71%)等。食用河鲀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工过程保留鱼肝共同煮食可增加中毒的危险(RR=1.8,95%CI=1.1-3.1)。KAP调查发现70%(33/47)的村民近3年曾进食过河鲀,其中88%(29/33)来源于市场或流动摊贩;98%(46/47)的村民知道河鲀有毒,94%(44/47)的村民知道国家法律禁止食用河鲀鱼,但仍有94%(44/47)的人认为其味道鲜美值得品尝。结论食用混杂于无毒河鲀中的有毒河鲀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居民对河鲀安全性知晓率高但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 河鲀毒素 水产品 食物中毒 风险 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