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治疗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桃源 何仁亮 +4 位作者 陈慕刁 朱定衡 敖贤 徐敏 冯颖彬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62-463,478,共3页
伊曲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对浅表真菌及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显著疗效,在皮肤科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伊曲康唑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现就伊曲康唑在国内外治疗皮肤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伊曲康唑 治疗 皮肤肿瘤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何仁亮 黄桃源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5年第4期294-299,共6页
临床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贯穿于众多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过程之中。而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湿润烧伤膏能有效治疗各种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性皮肤病,其机制可能为湿润烧伤膏对表皮的保湿作用和再生作用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本文就湿润烧伤... 临床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贯穿于众多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过程之中。而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湿润烧伤膏能有效治疗各种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性皮肤病,其机制可能为湿润烧伤膏对表皮的保湿作用和再生作用能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本文就湿润烧伤膏治疗各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皮肤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教雄 王丽 +4 位作者 孙建宁 何仁亮 王辉 黄桃源 吴树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面部皮肤老化就医者采用自体PRP皮内注射,每间隔4周1次,共3次,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3个月采用VISIA及SOFT皮肤检测仪对就医者面部皮肤进行斑点... 目的: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8例面部皮肤老化就医者采用自体PRP皮内注射,每间隔4周1次,共3次,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3个月采用VISIA及SOFT皮肤检测仪对就医者面部皮肤进行斑点、皱纹、纹理、毛孔、水分、弹性定量检测,并记录不良反应,临床医生根据各项定量检测结果综合评估应用效果。结果:所有就医者经过3次治疗后,面部肤质改善明显,VISIA检测中斑点、皱纹、纹理、毛孔特征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SOFT检测中皮肤水分、弹性检测分值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各项检测指标分值均维持于第3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间,具有良好的维持效应。结论:自体PRP皮内注射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皮内注射 面部年轻化 VISIA检测 CK检测
下载PDF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炎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树毅 何仁亮 李凤春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463-2467,共5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炎性痤疮的疗效、疼痛程度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10 mg/d,治疗组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月1次。对照组给予面部粉刺清除术,每周1次。两组术...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炎性痤疮的疗效、疼痛程度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10 mg/d,治疗组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月1次。对照组给予面部粉刺清除术,每周1次。两组术后均外用胶原贴面膜,1次/d。疗程共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肤质改善更好,遗留瘢痕和色素更少,治疗过程更舒适。两组患者治疗早期均有轻微的皮肤黏膜干燥。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异维A酸治疗炎性痤疮痛苦少,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肤质,减少瘢痕及色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痤疮 二氧化碳激光 点阵激光 异维A酸
下载PDF
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修复创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仁亮 余志和 +4 位作者 李红毅 王洪生 李凤春 梁家芬 吴树毅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4年第4期287-294,共8页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A(毛囊单位移植组)、实验组B(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对照组C(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对照组D(自体微粒皮移植联合原位再生...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A(毛囊单位移植组)、实验组B(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对照组C(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对照组D(自体微粒皮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每组6只,制成SD大鼠体表创面模型,并在制备好的创面上分别覆盖相应的湿润烧伤膏药纱(B、D组)及凡士林纱布(A、C组),每天换药1次。5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此时剪取A、B组大鼠的单侧鼠须垫皮肤,并分割鼠须垫毛囊,切取带有毛囊乳头、毛囊周围组织及部分表皮的毛囊单位复合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从C、D组大鼠的全层皮肤中切取表皮和部分真皮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A、C组创面覆盖凡士林纱布,B、D组创面覆盖湿润烧伤膏药纱。分别于术后第1、2、3、4、5周取各组创面标本,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C、D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组创面术后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均多于A、C、D组,且其后期减少较明显;B组创面上皮组织生长速度及创面缩小速度均较A、C、D组快。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加速实验性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使炎症细胞不断减少,毛细血管和细胞排列有序,调节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促进成纤维细胞逐渐产生胶原纤维,转变成纤维细胞,从而修复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毛囊单位 成纤维细胞 原位再生技术
下载PDF
39例皮肤纤维瘤的临床和皮肤镜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凯亮 何仁亮 +1 位作者 赵晔 贺朝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临床、皮肤镜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9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1±11.9)岁。临床表现特点为暗红色或褐色结节或丘疹,...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临床、皮肤镜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9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1±11.9)岁。临床表现特点为暗红色或褐色结节或丘疹,一般无压痛,四肢多见。皮肤镜检查:肿物中央有类似瘢痕的白色斑疹或似瘢痕样结构,周围可见棕色的色素网,肿物周围边界清楚。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皮指状延长,肿瘤细胞主要位于真皮中部,多数纤维瘤的肿瘤区与表皮之间有一薄层结缔组织间隔并基底层色素增多,肿瘤细胞呈细长梭形,交织状排列。结论皮肤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各阶段有所不同,病理检查可确诊,皮肤镜可辅助临床诊断,并对手术切除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皮肤镜 组织病理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面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合并光线性角化病、Bowen 病一例
7
作者 黄桃源 朱定衡 +2 位作者 敖贤 陈娟 何仁亮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6-586,共1页
患者女,75岁,因面部红斑、斑块伴瘙痒、疼痛5年余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散在出现红斑,伴瘙痒、疼痛,外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瘙痒感改善,但红斑不消退,且逐渐增多。1余年前在红斑、斑块基础... 患者女,75岁,因面部红斑、斑块伴瘙痒、疼痛5年余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散在出现红斑,伴瘙痒、疼痛,外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瘙痒感改善,但红斑不消退,且逐渐增多。1余年前在红斑、斑块基础上出现散在鳞屑,仍有瘙痒及疼痛,断续自行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效果欠佳,遂到我院门诊就诊,右颊面部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收入住院。既往体健,曾在海岛上生活10余年,一般情况好,家族无类似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面部红斑 光线性角化病 BOWEN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检查诊断 神经性皮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