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DNA定量及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戴小波 聂彦萍 +2 位作者 胡晓倩 罗九文 郑鹏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联合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为早期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种HPV高危亚型进行DNA定量检测,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9种HPV亚...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联合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为早期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种HPV高危亚型进行DNA定量检测,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9种HPV亚型进行分型检测;所有患者采集宫颈细胞进行TCT检测,利用TBS分类法进行分类。结果在601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HPV阳性病例87例,其中高危型77例,低危型感染10例;高危型单独感染56例,高危型混合感染21例;TCT结果异常病例46例,其中HPV阳性30例。结论 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感染是宫颈细胞病变的主要原因,与HPVDNA定量检测相比,HPV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亚型
下载PDF
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刚 杨皓然 杨炎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1期1799-1800,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骨科行手术治疗的863例患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863例骨科手术患者术...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骨科行手术治疗的863例患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手术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863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3例,感染率为2.67%,共培养出病原菌2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3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0株。单因素分析发现,骨科术后切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骨折类型、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及合并糖尿病有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2h、Ⅲ类切口、应用抗生素种类>3种是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骨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MRSA为主,骨科医生应密切关注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切口 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下载PDF
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晓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1期2005-2006,共2页
观察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拉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 观察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拉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8/40)(P<0.05),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7.5%(3/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头孢拉定好,其更能显著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罗 头孢拉定 呼吸道感染 效果
下载PDF
胫骨下段骨折微创接骨板术的临床疗效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冠华 林青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胫骨下段骨折中微创接骨板术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5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给予微创接骨板术。... 目的:分析胫骨下段骨折中微创接骨板术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5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8例。常规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给予微创接骨板术。对比两组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NRS评分、手术用时、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 <0. 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微创接骨板术在胫骨下段骨折的应用中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接骨板术 住院时间 骨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