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胃镜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植中敬 刘永洁 夏伟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9期2839-284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止血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2013年期间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88%(231/236),出...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止血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2013年期间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88%(231/23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及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Mallory-Weiss综合征,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5%(217/236),内镜下止血成功率87.71%(207/236),手术率8.90%(21/236),死亡率2.12%(5/236)。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可提高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止血
下载PDF
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慕维 许秋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4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兰...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兰索拉唑 生长抑素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其铭 龙杰文 杨志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S期42-43,共2页
目的:评价并与奥美拉唑比较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天分别口服泮托拉唑胶囊40mg和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于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目的:评价并与奥美拉唑比较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天分别口服泮托拉唑胶囊40mg和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于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明显改善,症状记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8周后,泮托拉唑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对照组为76.7%、8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泮托拉唑组治愈率分别为60.0%、83.3%,奥美拉唑组为53.3%、7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末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泮托拉唑组为3.3%,奥美拉唑组为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泮托拉唑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与美沙拉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植中敬 刘永洁 +1 位作者 夏伟琼 沓世念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3256-3257,共2页
目的:比较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与美莎拉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英夫利昔单抗组)18例和B组(美沙拉嗪组)1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 目的:比较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与美莎拉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英夫利昔单抗组)18例和B组(美沙拉嗪组)1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A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B组(7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16.00%与28.00%),而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RP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在CD患者具有较佳的疗效,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美莎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下载PDF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植中敬 陈慕维 +3 位作者 吕建广 邵少慰 沓世念 谭飞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EMR治疗的32例LST患者为EMR组,术后对所有标本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全瘤评估。同时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 目的探讨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EMR治疗的32例LST患者为EMR组,术后对所有标本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全瘤评估。同时选择2010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采用传统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及外科手术治疗的90例LST患者为传统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12个月行肠镜随访,评价E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并获得随访。EMR组3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病理标本,病理提示管状腺瘤18例,绒毛状管状腺瘤9例,绒毛状瘤3例,2例黏液癌。2例黏液癌病例中,1例术后病理标本显示切缘2 mm无病变残留,无须追加外科手术;另1例提示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率为96.9%。术中未发生穿孔,3例患者出现出血,均镜下止血成功。传统治疗组仅15例患者获得完整标本,均为手术病例,病理结果均提示为腺瘤,其中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瘤4例;2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均成功止血,无二次开腹手术病例。EMR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比较(0.00%vs.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6.25%vs.28.90%,9.40%vs.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R能处理绝大部分临床内镜下发现的LST,与传统治疗方式比较,具有疗效确切、创伤性小、复发率低、标本完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法 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法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治疗方式
下载PDF
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植中敬 江志远 +3 位作者 陈慕维 邵少慰 沓世念 吴登东 《微创医学》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次日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肠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被确诊后直接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1天接受肠镜下多点黏膜下注射纳米碳示踪剂,次日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以纳米碳黑染淋巴结为指导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以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纳米碳示踪剂黑染淋巴结预测阳性淋巴结的准确性及对阳性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共检出淋巴结750枚,经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患者12例,阳性淋巴结61枚,总检出率8.13%(61/750)。观察组共检出淋巴结869枚,淋巴结阳性患者17例,阳性淋巴结96枚,总检出率为11.05%(96/869)。两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6枚病检阳性淋巴结中被纳米碳黑染的有48枚,黑染率为50.0%(48/96)。纳米碳示踪剂标记黑染淋巴结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74.2%。结论术前纳米碳示踪剂标记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对术中淋巴结清扫具有指导意义,能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纳米碳 黏膜下注射 示踪 检出率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其铭 龙杰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800-1801,共2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患者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组与多潘立酮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差...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8例患者分为马来酸曲美布汀和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组与多潘立酮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6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IB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马来酸曲美布汀 阿普唑仑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141例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疗效分析
8
作者 陈其铭 龙杰文 梁威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2001年5月~2006年5月,对141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1.9%、8.5%和1.4%,疗效较治疗初期有显著提高。... 目的分析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2001年5月~2006年5月,对141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1.9%、8.5%和1.4%,疗效较治疗初期有显著提高。其中1例存活53月以上。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不能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存期。肿瘤的类型、临床分期、门脉癌栓、肝功能分级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9
作者 陈慕维 植中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38-1540,1543,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下诊治的胃肠道扁平息肉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验组和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两者...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内镜下诊治的胃肠道扁平息肉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验组和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对照组,比较两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以及CD58、CD59、LFA-3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黏膜组织中HSP60、HSP70、TLR4、NF-kB的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1β、IL-6、IL-8、IL-1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老年胃肠道息肉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好、炎症反应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红细胞免疫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术前应用间苯三酚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及疼痛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冯硕旦 植中敬 陈洪朗 《内科》 2019年第6期651-653,67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肌松药间苯三酚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及疼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息肉140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肌松药间苯三酚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及疼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息肉140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麻醉,由同一组医师对两组患者行常规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应激疼痛因子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P、NPY、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肌松药间苯三酚,可减少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量,降低疼痛因子表达水平,但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切除术 间苯三酚 出血 血清P物质 神经肽Y 前列腺素E2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纳米炭和亚甲蓝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示踪剂的作用效果比较
11
作者 冯硕旦 江志远 邵少慰 《内科》 2020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比较纳米炭和亚甲蓝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示踪剂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纳米炭组患者使用纳米炭作为淋巴结转移的示踪剂,亚甲蓝组患者使用亚甲蓝... 目的比较纳米炭和亚甲蓝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示踪剂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0例。纳米炭组患者使用纳米炭作为淋巴结转移的示踪剂,亚甲蓝组患者使用亚甲蓝作为淋巴结转移示的示踪剂,胃镜下两组患者分别在胃浆膜和胃黏膜下注射这两种示踪剂。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及病理检查。对使用这两种示踪剂判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示踪剂到达两组患者第1、第2站淋巴结的时间、两组患者淋巴结中示踪剂褪色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纳米炭作为示踪剂判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8%、特异度为80.0%;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判断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62.1%。纳米炭组患者示踪剂到达第1、第2站淋巴结的时间(染色时间)显著短于亚甲蓝组,其淋巴结中示踪剂褪色的时间显著长于亚甲蓝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示踪剂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亚甲蓝,染色效果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示踪剂 纳米炭 亚甲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