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县引蓄水利网的联合调度与效益浅析
1
作者 徐庆嘉 《水利经济》 1987年第3期54-56,共3页
花县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南距广州三十公里。北部群山起伏,中部和南部是丘陵和平原。全县有45万人口,43万亩耕地。解放前,水利设施极少,大多用人力车水、吊水灌溉,小旱小灾,大旱大灾。1915年6月,北江决堤,全县早稻大部... 花县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南距广州三十公里。北部群山起伏,中部和南部是丘陵和平原。全县有45万人口,43万亩耕地。解放前,水利设施极少,大多用人力车水、吊水灌溉,小旱小灾,大旱大灾。1915年6月,北江决堤,全县早稻大部失收,倒塌房屋数以万计。据《花县志》记载,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建县至1949年的264年间,发生较严重水旱灾害共有48次。由于灾害频繁,解放前流落东南亚及美洲各地谋生人数竟占当时人口总数近40%。“好天三日车头响,一朝大雨受灾殃,放下禾镰无米煮,抛儿卖女奔异乡。”这就是旧社会花县农村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管理 群山起伏 水利设施 水旱灾害 头响 人口总数 日车 联合调度 三坑水库 芙蓉嶂水库
下载PDF
花县水费改革的回顾与水费标准核订浅探
2
作者 徐庆嘉 《水利经济》 1990年第2期52-54,共3页
广东省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和清花丘陵南端,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前,水利失修,旱涝频繁,农民大多靠田间小井吊水和用水车车水灌田,历来是一个地脊民穷灾害多的三等县。建国后,全县人民积极投身水利建设,特别是农业合... 广东省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和清花丘陵南端,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前,水利失修,旱涝频繁,农民大多靠田间小井吊水和用水车车水灌田,历来是一个地脊民穷灾害多的三等县。建国后,全县人民积极投身水利建设,特别是农业合作化以后,掀起了大办水利高潮,先后建成了4座中型水库和干渠长70公里的流溪河引水灌溉工程以及一大批小型山圹水库,形成了一个引蓄水利网,自流灌溉面积达23万多亩,占全县耕地面积近六成,1963年虽遇上六十年一遇的大旱,但粮食亩产却首次超“纲要”。“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水利建设陷于停顿状态,管理规章制度废弛,粮食生产长期徘徊不前。1978年平均亩产只有452公斤,12年间增长不到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贯彻,花县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被批准为经济开放区以后,国民经济更有迅猛发展。社会总产值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增至1988年的14.1亿元,增长7.3倍;粮食单产从1978年的452公斤增至1988年的688公斤,增长5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费 水利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