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用六法 理解句子
1
作者 韦月朝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将对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关键作用,下面介绍六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理解句子。
关键词 句子 六法 巧用 阅读教学 课文内容 学生 初中 地理
下载PDF
作文备考须重视书写训练
2
作者 李正义 《语文天地》 2003年第05M期12-13,共2页
书写要求和训练以前诸多同仁已谈过,但未引起高三师生的足够重视。作文训练是主观题的“重头戏”,除了练“意”练“法”外,还得练“形”。作文的“形”包含卷面书写,而卷面书写这道家常菜往往被很多师生忽略,也经常使考生“吃眼前亏”... 书写要求和训练以前诸多同仁已谈过,但未引起高三师生的足够重视。作文训练是主观题的“重头戏”,除了练“意”练“法”外,还得练“形”。作文的“形”包含卷面书写,而卷面书写这道家常菜往往被很多师生忽略,也经常使考生“吃眼前亏”。从评卷情况看,高考作文档次的高低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备考 书写训练 语文 高考
下载PDF
初中物理中考创新实验试题的特点和探索
3
作者 潘春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年第20期112-112,共1页
中考物理与初中物理的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了解中考题型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为将来初中物理教育改革起到导向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物理中考创新实验试题的特点。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题 创新特征
下载PDF
对一个问题情境的质疑
4
作者 贤家兴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0年第7期76-76,共1页
体现“问题情境——建矗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是数学课标教材的一大特点.这种模式旨在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但是,... 体现“问题情境——建矗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是数学课标教材的一大特点.这种模式旨在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但是,教科书中某些问题情境却事与愿违.例如北师人版《数学》几年级下册第64页第6节,《何时获得最大利润》中创设的如下问题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情境 质疑 数学模型 数学关系式 数学问题 课标教材 数学知识 《数学》
原文传递
由课本例题演变的中考题
5
作者 覃忠新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想一想”栏目中有如下一道习题: 题目如图1(1),正方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正方形A′B′C′O绕点O无论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1叠部...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想一想”栏目中有如下一道习题: 题目如图1(1),正方形ABCD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正方形A′B′C′O绕点O无论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1叠部分的面积,总等于一个正方形面积的1/4.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本例题 中考题 正方形面积 演变 《几何》 人教版 对角线 习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