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潴留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英明 郑莹 +2 位作者 罗六妹 黄静敏 冯书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7期2650-2651,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潴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将其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间歇推注鼻饲法进行营养支持,B组采用肠内营养袋经...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不同鼻饲方法与胃潴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将其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间歇推注鼻饲法进行营养支持,B组采用肠内营养袋经胃管间歇重力滴注鼻饲法,C组采用胃肠营养输注泵持续泵注鼻饲法,然后对三组患者出现胃潴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A组患者中发生胃潴留5例,发生率为12.5%;B组患者发生胃潴留7例,发生率17.5%;C组患者中发生胃潴留3例,发生率为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不同鼻饲方式病人胃潴留发生率不同,对此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依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鼻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鼻饲方法 胃潴留 相关性
下载PDF
丙戊酸钠辅助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白奕斌 蔡梅钦 +3 位作者 冯书珍 唐剑锋 黄永华 张保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辅助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戊酸钠辅助放化疗治疗,经6个月治疗...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辅助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戊酸钠辅助放化疗治疗,经6个月治疗评估患者预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查阅两组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最大直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甲基化、辅助化疗周期等,并对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治疗后,随访6个月2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DH突变型(β=1.213,OR=3.582,95%CI:2.482~6.313)、肿瘤最大直径≥4 cm(β=1.454,OR=4.083,95%CI:3.235~4.572)、MGMT甲基化阳性(β=2.934,OR=1.034,95%CI:0.283~4.394)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丙戊酸钠辅助胶质母细胞瘤放化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是肿瘤最大直径≥4 cm、IDH突变型、MGMT甲基化阳性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胶质母细胞瘤 预后 放化疗
下载PDF
侧脑室短期反复应用r-SK和VitC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冀勇 周凡 邱洁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21-622,共2页
目的 观察经侧脑室短期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 (r-SK)和VitC ,并行侧脑室外引流 ,对预防动脉瘤破裂手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效果。方法 发病后 2 4~ 72h手术夹闭瘤颈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FisherⅢ级动脉瘤破裂病人30例 ,经侧脑... 目的 观察经侧脑室短期反复应用重组链激酶 (r-SK)和VitC ,并行侧脑室外引流 ,对预防动脉瘤破裂手术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效果。方法 发病后 2 4~ 72h手术夹闭瘤颈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FisherⅢ级动脉瘤破裂病人30例 ,经侧脑室注射r-SK和VitC治疗 15例 ,对照组 15例 ,仅行瘤颈夹闭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以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作为症状性DCVS的诊断依据 ,评估预后。结果 r-SK和VitC治疗组术后 3~ 4d血凝块消失 ,无DCVS的发生 ,预后良好 ;对照组术后 5~ 10d血凝块消失 ,6例预后良好 ,7例中度病残 ,2例死亡。结论 经侧脑室短期反复应用r -SK和VitC及侧脑室外引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缴酶 维生素C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垂体激素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凡 邱洁冰 郭军旗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患者脑脊液 (CS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 (TSH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 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患者脑脊液 (CS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 (TSH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 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 1~ 3d、7~ 9d、13~ 15d脑脊液ACTH、TSH、FSH、LH、PRL、GH的含量进行动态检测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SF中ACTH、TSH、FSH、LH、PRL、GH在发病后 1~3d、7~ 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以发病后 7~ 9d变化最明显 ;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ACTH、TSH、FSH、LH、GH、PRL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 (CVS)程度有关 ,并可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垂体激素 脑血管痉挛 脑脊液
下载PDF
多方法选择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劲松 侯树勇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多方法选择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时间、部位、血肿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择优采取开颅手术、微创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15例经治疗后存活99例,总有效率达... 目的探讨多方法选择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时间、部位、血肿量、血肿形态、是否破入脑室,择优采取开颅手术、微创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15例经治疗后存活99例,总有效率达86.1%,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预后优良率达53.9%。结论根据具体病例择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减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多方法 选择治疗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因子和保护因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凡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6期1012-1013,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目前对原发性损伤还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只能通过预防机制减少其发生,所以现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目前对原发性损伤还不能进行有效干预,只能通过预防机制减少其发生,所以现在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和防治上,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损伤因子 保护因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梁佳雄 白奕斌 唐剑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观察组则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0例,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颅内积气、颅内残余血肿量、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相关评分[卡氏(KPS)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7.162,P=0.007);观察组患者颅内积气、颅内残余血肿量较对照组更少,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1);治疗后,2组KPS评分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C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升/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χ^(2)=4.891,P=0.027)。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确切,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明显,症状改善与总住院用时缩短,相关评分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阿托伐他汀 微创钻孔引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书珍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2期77-77,79,共2页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血流速
下载PDF
早期应用川芎嗪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书珍 黄细富 +2 位作者 候树勇 余英教 魏诗德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886-887,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川芎嗪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法 ,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 ,统计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 ,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次数及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 3 0 6例 ,发...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川芎嗪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比法 ,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 ,统计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 ,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次数及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 3 0 6例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5 5例 ,占 18 0 % ,对照组 3 10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113例 ,占 3 6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观察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次数及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早期应用脑血管扩张药 ,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减少出血次数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书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治愈8例,中... 目的:分析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治疗方法、结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治疗后随访半年,治愈8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病死、病残率极高,尽早确诊并进行及时的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脑梗死 发病机制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综合催醒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建民 黄细富 +1 位作者 侯树勇 蒋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1908-1909,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催醒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对颅脑损伤后PVS患者采取祛除病因、中西医药物、高压氧、针灸、声光电刺激以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PVS评分量表进行临床疗... 目的探讨综合催醒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对颅脑损伤后PVS患者采取祛除病因、中西医药物、高压氧、针灸、声光电刺激以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PVS评分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本组35例PVS患者经过综合催醒治疗后,基本治愈21例(60.0%),显效7例(20.0%),好转5例(14.3%),无效2例(5.7%);总有效率达94.3%。结论综合催醒治疗作为颅脑损伤后PVS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段,能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 颅脑损伤 催醒治疗
下载PDF
不同持针方式在无Site-Rite5系统引导超声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莹 江海云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持针方式在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PICC置管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PICC置管术,对照组... 目的分析不同持针方式在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PICC置管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使用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PICC置管术,对照组穿刺时按常规手悬空持穿刺针进针,观察组在穿刺前用20 cm×10 cm×10 cm的矩形海绵枕托举操作者前臂后持穿刺针进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导丝一次导入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丝一次导入成功率及置管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Site-Rite5系统引导的超声PICC置管术中海绵枕托举操作者前臂后持穿刺针可有效提高导丝置入成功率及患者舒适度,缩短置管时间,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针方式 Site-Rite5 超声PICC置管术 导丝一次导入成功率
下载PDF
采用穿刺侧肢体外展120°体位对气切患者PICC置管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莹 《临床护理杂志》 2013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穿刺侧肢体外展120°体位对气管切开患者PICC置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PICC穿刺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体位。试验组采用穿刺侧肢体外展120°体位。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 目的探讨穿刺侧肢体外展120°体位对气管切开患者PICC置管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行PICC穿刺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体位。试验组采用穿刺侧肢体外展120°体位。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患者舒适度、置管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时间28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3%。对照组置管成功率88.3%,平均置管时间40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2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舒适度评分,试验组为2.5分,对照组为2.8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行PICC置管,穿刺侧肢体外展120°较传统穿刺体位更加安全高效,减少了患者痛苦及因反复盲目调节导管而导致的感染发生,也简化了护士的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气管切开患者PICC置管的成功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气管切开术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下载PDF
院前急救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莹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规范化急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由"120"接入院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成立前89例,接受常规急救措施;院前急救组成立后99例,接受规范化急救措施。... 目的探讨院前规范化急救护理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2010年7月由"120"接入院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院前急救组成立前89例,接受常规急救措施;院前急救组成立后99例,接受规范化急救措施。结果院前急救组成立前,院前急救平均时间50min,格拉斯哥评分(GCS)I级31例(34.83%)、Ⅱ~Ⅳ级42例(47.20%)、V级15例(16.85%)。院前急救组成立后,院前急救平均时间33min,GCS评分I级29例(29.30%)、Ⅱ~Ⅳ级46例(46.46%)、Ⅴ级24例(24.24%)。两组院前急救时间及GC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立院前急救组、配备专科医护人员、完善的"120"制度及规范化急救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救 预后
下载PDF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诊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凡 邱洁冰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其诊治。方法对30例自发性脑出血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13例,血管内栓塞后再手术治疗4例,γ-刀治疗3例。结果本组30例中有15例脑动静脉畸形引起。30例中治...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其诊治。方法对30例自发性脑出血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13例,血管内栓塞后再手术治疗4例,γ-刀治疗3例。结果本组30例中有15例脑动静脉畸形引起。30例中治愈23例,好转5例,死亡2例。随访23例,22例健康生存,1例再出血死亡。结论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原因,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儿童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伤因子和保护因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凡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颅脑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损伤因子 保护因子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预防压疮34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英明 郑莹 罗六妹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推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干...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推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平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 压疮
下载PDF
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41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冯书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260-26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41例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选取7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1例采用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微创钻颅碎... 目的总结分析41例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选取7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1例采用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危急,适应证患者的微创钻颅碎吸术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减小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颅碎吸术 中西医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谭建民 黄细富 +1 位作者 侯树勇 余英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7期767-76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手术8例,非手术治疗13例,治愈16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4%。... 目的:探讨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21例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手术8例,非手术治疗13例,治愈16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4%。结论: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贫血,生命体征变化是小儿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基本临床特征。随时的头颅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分析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影响高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几点分析
20
作者 周凡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3期190-190,共1页
高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病死率很高,所以有观点认为应将这类患者的手术指征严格控制。但有时手术是抢救这类患者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对一组高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病死率的分析,试图寻找降低这类患者术后病死率和... 高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病死率很高,所以有观点认为应将这类患者的手术指征严格控制。但有时手术是抢救这类患者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对一组高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病死率的分析,试图寻找降低这类患者术后病死率和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方法,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病死率 死亡率 高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