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初中品德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1
作者 黄军谊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第7期115-116,123,共3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品德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传统文化与品德教学的统一,有利于提升思想品德,有利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 传统文化精髓 思想品德课教学 “三贴近”原则 “三维”目标军谊 广东省韶关市第九中学教师
下载PDF
思品课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策略例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军谊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课堂中播放中华德育故事和课后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心灵,实现品德教学的三维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关键词 课改 品德教育 价值指向
下载PDF
实践活动有成效 品德教育更精彩——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途径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军谊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外显的表现形式。思想品德课有效地开展如采访、环保宣传、辩论等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道德素养,彰显品德教育的成效与精彩。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品德教育 中华德育故事
下载PDF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燕 《学苑教育》 2012年第6期62-63,共2页
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个标点、一句话、一道习题、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但滴水成河,积沙成塔,一个标点、一句话、一道习题、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环保 珍爱生命 爱国
下载PDF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
5
作者 陈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3期98-100,共3页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活动 传统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叶澜 交互影响 著名教育家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下载PDF
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能力
6
作者 林燕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2年第4期5-5,共1页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和定义,都是在生活实践或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例如声音的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牛顿第一定律、焦耳定律等等。
关键词 物理实验 能力 学生 培养 牛顿第一定律 反射定律 声音的传播 自然科学
下载PDF
借助语法分析,促进学生语感发展
7
作者 廖英杰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37-38,共2页
吕叔湘先生在《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一文中说:“跟中学生讲语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话是上世纪80年代说的,但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多次提到“语感”,并且对语法等知识内容作了... 吕叔湘先生在《怎样跟中学生讲语法》一文中说:“跟中学生讲语法,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话是上世纪80年代说的,但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多次提到“语感”,并且对语法等知识内容作了如下的教学建议:“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这些建议与吕叔湘先生的论述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分析 中学生 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系统 80年代 教学建议
下载PDF
借题发挥,拓展数学思维——重视教材例(习)题的钻研、挖掘
8
作者 王月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8期82-84,共3页
例题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开拓数学思维的主要渠道.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中的例(习)题,挖掘其潜在功能,巧妙地"借题发挥",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如何进行"借题发挥"... 例题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开拓数学思维的主要渠道.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中的例(习)题,挖掘其潜在功能,巧妙地"借题发挥",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如何进行"借题发挥".首先,一题多解,拓宽解题思路;其次,一题多变,挖掘例(习)题内涵;最后、多题归一,培养总结规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题发挥 例(习)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多题归一 拓展数学思维
下载PDF
坚持“四个统一”,实现思品教育目标
9
作者 黄军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33期219-219,共1页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思品教师实施“用教科书教”与“教教科书”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完善知识结构,开发潜能,启迪心灵,形成和发展正确思想观念和良...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思品教师实施“用教科书教”与“教教科书”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完善知识结构,开发潜能,启迪心灵,形成和发展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 教教材与用教材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下载PDF
新课改下践行“知情意行”品德教育新尝试
10
作者 黄军谊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1年第1期69-69,共1页
知行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品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巧设内容,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把学到的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 知情意行 品德教育 教学目的 品德评价
下载PDF
落实初中品德课“双效原则”探微
11
作者 黄军谊 《生活教育》 2016年第2期55-56,共2页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实现效率与效果(即"双效原则")的和谐统一,值得初中品德教师探索与研究。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如何落实好初中品德课"双效原则"...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实现效率与效果(即"双效原则")的和谐统一,值得初中品德教师探索与研究。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如何落实好初中品德课"双效原则"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实 初中 品德课 “双效原则”
下载PDF
初中英语测试成绩分析与教学应用研究
12
作者 许秀谊 《新课程(教研版)》 2014年第5期109-110,共2页
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测试成绩 改进方案
下载PDF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思品教育实效
13
作者 黄军谊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1年第1期58-58,共1页
近代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令人担忧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其中,每年自杀身亡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一朵不健康的花不可能开得太久,一棵歪曲成长的树苗不可能指望他长成参天大树!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 近代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令人担忧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其中,每年自杀身亡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一朵不健康的花不可能开得太久,一棵歪曲成长的树苗不可能指望他长成参天大树!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已刻不容缓!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和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育实效
下载PDF
咬文嚼字——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语言智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雪婵 《学园》 2012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培养学生的语言智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初中学生化学语言智力的特...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趋严格,培养学生的语言智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初中学生化学语言智力的特点,尝试介绍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语言智力能力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语言智力 培养
原文传递
跳出误区,让思品课焕发活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军谊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5-66,共2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为丰富思品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提供生动的平台。但不能否认...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为丰富思品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提供生动的平台。但不能否认,教师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品课 误区 自主探究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 思想品德课 综合处理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浅谈价值引领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16
作者 黄军谊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47,共2页
初中思想品德是既教书又育人的特殊学科。新修订的全国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课程总目标是:“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初中思想品德是既教书又育人的特殊学科。新修订的全国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课程总目标是:“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朝着这个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引领,“智劝”、“善诱”、“因势利导”学生,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三维目标”,让教育事业“后继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初中学生 课程标准 “因势利导” 道德品质 义务教育
原文传递
立足真实课堂,莫让评教偏离“五心”
17
作者 黄军谊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89,共3页
要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开课、汇报课、评比课、展示课等教研活动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因为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的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教学智慧,能够使自己快速地成长。但在评课环节,授课教师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话,... 要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开课、汇报课、评比课、展示课等教研活动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因为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的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教学智慧,能够使自己快速地成长。但在评课环节,授课教师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话,往往会感到心里别扭,有时甚至难以接受。我们一方面希望老师们要立足真实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心” 课堂 评教 心理承受能力 授课教师 教研活动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原文传递
狠抓备课四维度 把控育人风向标
18
作者 黄军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3-45,共3页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好这门科学和艺术,必须首先把课备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的三要素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备课质量的高低...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好这门科学和艺术,必须首先把课备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的三要素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和备学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备课中狠抓高度、宽度、深度和广度,让教育充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课质量 风向标 课堂教学效果 维度 思想品德 科学 艺术
原文传递
善用德育故事 引导求真向善
19
作者 黄军谊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12期44-45,共2页
《中华德育故事》引经据典,博采古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通晓经典、见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意义重大,是德育辅导的优质资源。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德育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或感悟... 《中华德育故事》引经据典,博采古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通晓经典、见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意义重大,是德育辅导的优质资源。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德育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或感悟人生、求真向善,或反思警觉、回归本性,或学以致用、从善如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播放德育故事,唤起求真向善1.欣赏《蔡顺拾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善 思想品德教师 道德修养 古代文化 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 孔融让梨 刘宠 道德认知
原文传递
关于历史教学中三个辩证法命题的进一步探究
20
作者 刘移飞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年第9X期49-49,共1页
历史辩证法是我们在历史学中常见的概念之一。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不过是精神自我展现、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精神自我扬弃的过程中,精神自己分化出的相互对立的元素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推动着精神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就是他所... 历史辩证法是我们在历史学中常见的概念之一。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不过是精神自我展现、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精神自我扬弃的过程中,精神自己分化出的相互对立的元素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推动着精神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历史辩证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的辩证法也以不同元素的相互关系展现给我们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扬弃 精神自我 自我实现 辩证关系 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著作 物质和意识 学习过程 政治教材 社会主义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