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冯解傻 陀子能 梁汉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在入院后或抗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行64层螺旋CT检查,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病变部位CT表现。结果 50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12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或...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在入院后或抗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行64层螺旋CT检查,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病变部位CT表现。结果 50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12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或肿块样改变,占24.0%;17例患者表现为肺亚段或肺小叶实变,占34.0%;13例患者表现为空洞,占26.0%;8例继发于肺内结核的曲霉球菌者表现为新月征空洞,占16.0%。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在CT影像表现为球形病灶有新月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等,64层螺旋CT对本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成像与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2
作者 冯解傻 罗爱华 +5 位作者 陀子能 何超 张洪 朱培贵 梁汉欢 彭可雨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747-1748,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共69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共25例)、多发结节组(共21例)和肺叶实变组(共23... 目的:比较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共69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共25例)、多发结节组(共21例)和肺叶实变组(共23例),比较分析三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点与临床病理。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为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或混合型;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等,病理类型为黏液型或混合型。结论:熟悉细支气管肺泡癌各型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分析
下载PDF
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
3
作者 邹亚毅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检查中,CT三期...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检查中,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特征性表现,如病变沿胃长轴生长、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黏膜线的连续性、病灶的强化方式等,可弥补CT平扫的不足。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可全面显示病变征象及范围,应用于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其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期增强扫描 胃原发性淋巴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陆飞 刘中棋 邹亚毅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经DSA诊断明确71例ACI患者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45例,重度狭窄8例,完全闭塞3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MSCTA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90.14%,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8,P=0.000)。结论MSCTA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较高,且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程度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MRI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诊断及价值分析
5
作者 彭金亮 彭可雨 +1 位作者 林晓春 梁汉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9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当中,CT与MRI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其入院后分别接受CT扫描与MRI扫描诊断,对两组... 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当中,CT与MRI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其入院后分别接受CT扫描与MRI扫描诊断,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MRI扫描检查的确诊情况多于CT检查,MRI确诊例数25例,CT确诊例数23例,但是两种检查方式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P>0.05),在所有患者当中,21例患者治疗8~20 d后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接受CT检查显示病灶多为低密度病灶,MRI检查则出现高信号表现。结论对于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让其接受MRI的诊断效果要稍好于CT扫描诊断,可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MRI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6
作者 杨冬松 杨远红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进行CT诊断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12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证实。结果采用轴位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处理方式将主动脉夹层的解剖面及其周边的组织关系清晰...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进行CT诊断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12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证实。结果采用轴位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处理方式将主动脉夹层的解剖面及其周边的组织关系清晰显示出来。最终对主动脉夹层的真假情况和其发生撕裂的内膜进行清晰显示。结论 CT诊断技术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且对患者手术后的身体康复非常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CT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BLADE和SSTSE T2WI在头部MR成像中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梁汉欢 梁菊香 陈华栋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105-10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T2WI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T2WI)序列在1.5T磁共振成像的常规序列出现运动伪影受检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出现了运动伪影的受检者,进行BLADET2WI和SSTSET2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样本符号...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T2WI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T2WI)序列在1.5T磁共振成像的常规序列出现运动伪影受检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出现了运动伪影的受检者,进行BLADET2WI和SSTSET2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评价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的能力,同时对两种序列图像清晰度及对比度进行对比。采用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使用BLADE T2W(IZ=-5.099,P<0.000)和SS-TSE T2W(IZ=-5.099,P<0.000)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均较常规序列减少,分别还有4/26例及3/26例存在轻度的运动伪影,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能力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165,P=0.685)。但PROPELLERFSE T2W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优于SS-FSET2W(IZ=-4.583,P<0.000)。结论PROPELLER和SS-TSE扫描技术均具有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能力,但PROPELLER T2WI对脑实质的显示更为理想,对不能配合的受检者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SS—TSE T2WI MR成像
下载PDF
卵巢囊性腺纤维瘤MR特征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阮兵 梁汉欢 邹其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对病变内部结构、信号特征及增强...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患者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对病变内部结构、信号特征及增强表现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其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组13例病灶为单侧发病,1例为双侧发病。病灶最大径为3.4-14.8cm,平均约8.15cm;8例呈囊性(多囊者6例,单囊者2例),5例呈囊实性,1例呈实性。8例囊性病变于MRI-T2WI囊壁及分隔呈低信号;囊实性病灶实性成份主要表现为低信号,其中并见多发小囊样高信号灶,其中2例形成较典型的“黑色海绵征”。MR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性成份及囊壁均呈中度或明显强化效应。结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多为单侧发病,主要呈多囊性表现;肿瘤中实性成份及囊壁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黑色海绵征”是其较典型的特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囊性腺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