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NAGL联合血清CysC检测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莫荣浩 李梅 +1 位作者 麦洁俭 刘成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4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肾脏病预... 目的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联合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检测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为AKI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对照组(n=62例,未发生AKI)与观察组(n=24例,发生AKI),检测两组患者尿NAGL、血清CysC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评估二者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时、住院6 h和18 h的尿NAGL、血清CysC依次显著升高(P <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AKI 1期、2期、3期患者尿NAGL、血清CysC依次显著升高(P <0.05);尿NAGL联合血清CysC预测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83%、95.16%,均明显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AKI患者入院时、入院后尿NAGL、血清CysC水平显著升高,且与AKI分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AKI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尿NGAL联合血清CysC预测肾损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情严重度的有效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莫荣浩 李梅 +1 位作者 麦洁俭 刘成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3期203-205,225,共4页
目的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预测急性肾损伤(AK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情严重度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AK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AKI... 目的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预测急性肾损伤(AK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病情严重度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AK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将患者分为AKI组(n=80)和非AKI组(n=120),其中AKI组包括轻症AKI组和重症AKI组,比较每组患者的NGAL、CysC、血肌酐(Scr)水平,探究尿NGAL联合血清CysC对AK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情严重度的预测效果。结果轻症AKI组患者的尿NGAL、CysC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AKI组Scr与非AK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AKI组患者的Scr浓度、尿NGAL、CysC显著高于非AKI组以及轻症AKI组相关指标(P<0.05)。NGAL(OR=2.028,95%CI=1.028~2.964)、CysC(OR=3.291,95%CI=1.419~3.281)均可作为AKI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应用(OR=8.361,95%CI=4.763~13.993)预测效果更佳。结论尿NGAL联合血清Cys C可以准确有效的预测肾损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NGAL 血清CYSC 肾损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血肌酐
下载PDF
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莫荣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9期2739-2740,共2页
目的探讨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相波组104例患者,双相波组136例患者。单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递进提升;... 目的探讨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相波组104例患者,双相波组136例患者。单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递进提升;双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非递进提升。记录电除颤成功所需的电击次数、第一次电击后心律转复率、电除颤前及复律成功后6h血肌钙蛋白(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评价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心律失常复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单相波组三次电除颤成功率为44.23%,双相波组为6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波组一次电除颤后心率转复率为60.57%,双相波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电除颤成功后6h测定心肌损伤指标,单相波组cTnI、CK-MB为(6.9±0.3)、(124.7±23.5)μg/L,双相波组为(2.1±0.4)、(65.3±15.2)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转复成功率高于单相波,心肌损伤程度比单相波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波 双相波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电除颤
下载PDF
手袖套式约束带在躁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傅园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9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手袖套式约束带在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躁动患者的身体制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CCU接受治疗的94例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评估均需实施约束带制动,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手袖套式约束带在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躁动患者的身体制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CCU接受治疗的94例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评估均需实施约束带制动,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约束带对四肢进行约束,试验组患者采用自制手袖套式约束带对四肢进行约束,比较两组患者约束期间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评分变化,医护人员操作失败率,患者对约束带使用的满意程度。结果:在约束带制动期间,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护理操作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袖套式约束带应用在躁动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制动质量,获得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手袖套式约束带 非计划拔管 皮肤破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