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下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严重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洪娟 邓高丽 +3 位作者 马春喜 冯璐 罗湘金 周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快速康复外科在严重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严重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入...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下的快速康复外科在严重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严重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43例为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随访均采取多学科协作下的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患者疼痛程度、护理服务满意率、住院天数、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出院时、末次随访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率(97.76%)、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2.69±0.98分)及出院时、末次随访的功能改善评分(62.05±13.18分,32.35±9.88分)均优于对照组(82.85%、1.44±1.08分、67.11±15.31分、51.49±12.65分);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2.4±1.3分:4.8±1.2分)、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1.4±0.4分:2.5±0.9分),术后住院时间(13.4±4.3天:16.7±7.7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疼痛不适,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提高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快速康复外科 严重手外伤 应用
下载PDF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牟勇 黄东 +3 位作者 胡春兰 吴伟炽 林浩 冯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的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的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外固定 植骨
下载PDF
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5
3
作者 于明圣 黄东 +3 位作者 牟勇 黄永军 刘晓春 申宽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到12~3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到12~3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早期有2例患者皮肤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膝关节功能根据Merchant标准评分,优1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对于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减少骨折并发症,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侧指动脉结扎在无静脉可吻合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超群 黄东 +4 位作者 邱斌 吴伟炽 张惠茹 江奕恒 张大卫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1-392,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静脉可供吻合手指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单侧指动脉结扎的方法再植各种原因引起的末节断指21例共25指,术后常规“三抗”处理,并密切注意观察并记录指体末端血运情况。结果共再植25指,失... 目的:探讨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静脉可供吻合手指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单侧指动脉结扎的方法再植各种原因引起的末节断指21例共25指,术后常规“三抗”处理,并密切注意观察并记录指体末端血运情况。结果共再植25指,失败2指,3指出现静脉危象,经小切口放血后成活,总成活率92%(23/25),此术式成功率为80%(20/25)。术后随访12~14个月,平均(12.3±1.9)个月,成活指体手指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痛温觉等恢复好。结论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静脉可供吻合手指末节断再植能够有效降低无静脉可供吻合断指再植术后如静脉危象等发生率,有效提高再植成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吻合 指动脉结扎 手指末节 断指再植
下载PDF
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5
作者 牟勇 黄东 +1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为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 目的为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9±0.2)mm,沿途发出4-8条细小分支营养邻近皮肤。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趾底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粗大;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较细,但直径仍大于0.5 mm。结论 趾背动脉起始、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肤穿支和恒定血供范围,以趾背动脉为供血动脉,可设计趾腓侧趾背皮瓣或趾甲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趾背动脉 趾趾背皮瓣 趾趾甲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下肢严重创伤125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黄东 黄永军 +5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江奕恒 林浩 黄国英 伍庆松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和选择不同组织瓣Ⅰ期或者Ⅱ期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或者骨与关节缺损共125例。结果125例中截肢3肢,移植的组织瓣...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下肢严重开放性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和选择不同组织瓣Ⅰ期或者Ⅱ期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或者骨与关节缺损共125例。结果125例中截肢3肢,移植的组织瓣有3例远端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质地、外观良好。肢体外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下肢严重创伤进行修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严重创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血供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葛军委 黄东 +3 位作者 张惠茹 吴伟炽 江钦文 黄国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瓣血供之间的关系。方法 17例新鲜成人小腿标本,16例灌注红色乳胶,1例灌注明胶氧化铅。解剖观测小腿后区各层中血管的解剖特点,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动脉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 (1)...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瓣血供之间的关系。方法 17例新鲜成人小腿标本,16例灌注红色乳胶,1例灌注明胶氧化铅。解剖观测小腿后区各层中血管的解剖特点,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动脉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 (1)外踝尖上10 cm内,后外侧肌间隔内腓动脉发出0~3支穿支,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2)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在深筋膜下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动脉穿支间有2~7个吻合支,在深筋膜上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动脉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支。在腓肠肌的腱腹交界近侧2~4 cm内,与1~3支肌皮动脉穿支血管恒定交通吻合。结论 (1)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动脉穿支之间有恒定的交通吻合,是远端蒂腓肠神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的基础;(2)在没有较粗的血管穿支的个体可将蒂部相邻的两个穿支包含在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远端蒂 肌皮瓣 血供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设计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江钦文 黄东 +2 位作者 吴伟炽 葛军委 黄国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为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8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1)胫骨上段有胫前返动脉骨膜支1-3支和胫前动脉骨膜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髁前面及外侧面... 目的为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8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1)胫骨上段有胫前返动脉骨膜支1-3支和胫前动脉骨膜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髁前面及外侧面骨膜,中、下段为来自胫前动脉的肌骨膜支和直接骨膜支5~7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骨膜。骨膜支蒂长(1.2±0.3)cm,外径(0.7±0.2)mm,伴行静脉两条。(2)胫前动脉骨膜支呈节段性分布,于胫骨前缘分出升支、降支和皮支。相邻升、降支彼此吻合成血管链,反复分支形成骨膜动脉网营养骨膜。皮支穿深筋膜入皮,供养小腿前外侧皮肤。结论可设计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的带监测皮岛的穿支骨膜瓣,通过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为治疗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骨膜瓣 监测皮岛 胫前动脉 移植 显微解剖
下载PDF
踝三角韧带修复重建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浩 徐世明 +4 位作者 黄永军 牟勇 卓日波 郭洪娟 郑力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1,32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踝三角韧带进行解剖观测,为踝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提供解剖与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新鲜尸体足踝标本10例,观察三角韧带的组成、起止、分布,测量各组成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在外翻应力位下拍摄X线片,测量踝关... 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踝三角韧带进行解剖观测,为踝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提供解剖与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新鲜尸体足踝标本10例,观察三角韧带的组成、起止、分布,测量各组成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在外翻应力位下拍摄X线片,测量踝关节内侧间隙(Mcs),依次切断三角韧带浅层、深层,并重复上述测量。结果踝三角韧带均分为深、浅两层组成,当踝关节韧带处于完整状态时,踝关节在跖屈、中立及背伸位的平均内踝间隙宽度分别为(2.67±0.38)mm、(2.42±0.35)mm、(2.55±0.24)mm。当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及最大背伸位时,切断三角韧带浅层后内踝间隙与完整状态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切断三角韧带深层后内踝间隙与完整状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当踝关节处于最大跖屈位时,所有韧带破坏状态后的内踝间隙与韧带完整时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踝三角韧带由4条韧带束组成,各韧带束精确起止点的确定是基础研究及临床解剖重建基础。(2)通过综合踝关节跖屈位、中立位及背伸位外旋应力试验结果,可更全面、准确地诊断三角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三角韧带 外旋应力 内侧间隙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改形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10
作者 牟勇 黄东 +2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为改形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例2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足标本(其中新鲜足标本5例10侧)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营养趾甲皮瓣、第2足趾骨皮瓣血供。结果趾甲皮瓣的血供为多源性,主要为... 目的为改形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例2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足标本(其中新鲜足标本5例10侧)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营养趾甲皮瓣、第2足趾骨皮瓣血供。结果趾甲皮瓣的血供为多源性,主要为趾腓侧趾底动脉和趾趾背动脉,二者外径分别为(1.5±0.3)mm、(0.9±0.2)mm;趾甲皮瓣静脉为大隐静脉-第一跖背静脉-趾腓侧趾背静脉;神经为趾腓侧固有神经和腓深神经。剔除第2足趾甲皮瓣的第2足趾骨皮瓣血供为第2足趾胫侧趾底、趾背动脉,外径分别为(0.7±0.1)mm、(0.3±0.1)mm;静脉为大隐静脉-第一跖背静脉-第2足趾胫侧趾背静脉;神经为第2足趾胫侧趾底固有神经。结论趾腓侧趾底动脉、趾趾背动脉及第2足趾胫侧趾底、趾背动脉起始、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肤穿支和恒定血供范围,可为改形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提供理想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趾甲皮瓣 第2足趾 移植 再造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拇趾腓侧皮瓣改形第2足趾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东 牟勇 +3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江奕恒 黄国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64-1865,共2页
目的探讨第2足趾改形方法,使移植再造后的拇指外形更接近正常拇指。方法设计"T"字形的拇趾腓侧皮瓣嵌入切取的第2足趾细小颈部及第2足趾中部跖侧皮下,改形第2足趾后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结果7例7指再造拇指及嵌入的拇趾腓侧皮... 目的探讨第2足趾改形方法,使移植再造后的拇指外形更接近正常拇指。方法设计"T"字形的拇趾腓侧皮瓣嵌入切取的第2足趾细小颈部及第2足趾中部跖侧皮下,改形第2足趾后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结果7例7指再造拇指及嵌入的拇趾腓侧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再造拇指的外形与单纯第2足趾移植比较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指体线条流畅,外形较美观。结论应用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2足趾狭细颈部及中部皮下的方法改形第2足趾,能较好地改善第2足趾外形,使移植再造后的拇指与正常的拇指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 拇趾腓侧皮瓣 拇指 移植 再造
下载PDF
臂内侧皮瓣皮支血管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永军 王增涛 黄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为臂内侧皮瓣临床应用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18侧,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臂内侧皮瓣血管分布情况。结果:(1)尺侧上副动脉血管径粗,行程长,适宜作为臂内侧皮瓣的蒂血管;(2)尺侧上副动脉的皮支、... 目的:为臂内侧皮瓣临床应用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18侧,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测臂内侧皮瓣血管分布情况。结果:(1)尺侧上副动脉血管径粗,行程长,适宜作为臂内侧皮瓣的蒂血管;(2)尺侧上副动脉的皮支、尺侧下副动脉皮支和肱动脉直接皮支,3组血管皮支的数目与管径呈互补关系。尺侧上副动脉无皮支发出时,可以尺侧下副动脉或肱动脉直接皮支为蒂设计皮瓣;(3)臂内侧皮瓣的皮支分布呈"人"字形,在臂内侧下部,尺侧下副动脉的皮支与肱动脉直接皮支仍然在肌间隔的前侧,并且愈向远侧愈行向前;而尺侧上副动脉及其发出的皮支位于肌间隔后侧,且愈向远侧位置愈向后。以尺侧下副动脉或肱动脉直接皮支为蒂时,皮瓣稍偏向前设计与切取;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血管蒂时,皮瓣稍偏向轴线的后侧设计与切取。结论:(1)臂内侧皮瓣的血管蒂,首选尺侧上副动脉;(2)当尺侧上副动脉皮支细小或没有皮支发出时,以尺侧下副动脉或肱动脉直接皮支仍然可以设计与切取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内侧皮瓣 尺侧上副动脉 皮瓣移植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缝匠肌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锋 黄东 +3 位作者 吴伟炽 牟勇 马晓芬 周绍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明确缝匠肌肌皮动脉穿支和肌间隙穿支的分布区域特征,为缝匠肌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逐层解剖1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新鲜标本,观察缝匠肌动脉血供特征、穿支数目及优势血管分布。结果由各动脉发出进入缝... 目的明确缝匠肌肌皮动脉穿支和肌间隙穿支的分布区域特征,为缝匠肌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逐层解剖12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新鲜标本,观察缝匠肌动脉血供特征、穿支数目及优势血管分布。结果由各动脉发出进入缝匠肌及其表面皮肤的穿支血管有7~12支,其中以缝匠肌中、上段穿支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股动脉发出。肌皮穿支有3-4支,平均管径(1.30±0.15)mm,蒂长(1.10±0.10)cm;肌间隙穿支2~3条,管径(1.20±0.20)mm,蒂长(1.15±0.15)cm。此外,旋股外侧动脉发出一较长肌间隙穿支,管径(1.35±0.05)mm,蒂长(7.20±1.40)cm,可达缝匠肌中段。结论缝匠肌中、上段穿支较多而位置相对恒定,设计缝匠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匠肌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游离移植
下载PDF
持续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管阻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洪娟 邓高丽 +2 位作者 马春喜 冯璐 罗湘金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后引流管阻塞的效果。方法采用配对的方法将74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VSD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VSD术后24 h给予生理盐水250 m... 目的:探讨持续肝素钠盐水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后引流管阻塞的效果。方法采用配对的方法将74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VSD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VSD术后24 h给予生理盐水250 mL+肝素钠12500 U(50 U/mL),以20-30 gtt/min持续滴入创面,每日2次;对照组33例在发生堵管时才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20 mL注入敷料浸泡,再接通负压反复操作直至VSD通畅为止。比较两组患者VSD使用时间、引流管通畅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SD使用时间、引流管通畅率、创面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VSD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肝素钠盐水冲洗法可有效降低VSD堵管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肝素 盐水 引流管
下载PDF
数字技术在研究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江奕恒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数字技术模拟皮瓣供血结构的变化对皮瓣皮肤血供的影响,为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提供数字解剖学依据。方法:6侧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走行、结构,在去脂肪修薄皮肤... 目的:探索数字技术模拟皮瓣供血结构的变化对皮瓣皮肤血供的影响,为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中的应用提供数字解剖学依据。方法:6侧动脉灌注氧化铅-明胶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股前外侧区皮肤穿支血管的走行、结构,在去脂肪修薄皮肤的过程中,分步拍摄X线片并行螺旋CT连续扫描,观察、分析皮肤血管结构。分别对保留和破坏筋膜支的标本行螺旋CT连续扫描,同时应用计算机软件分别对源于旋股外侧动脉的各条皮穿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皮瓣筋膜丛及真皮下血管丛的基本情况,可准确直观模拟皮瓣修薄前后各皮穿支的基本供血结构;三维重建的数字化模型与显微解剖、X线片观察结果一致。结论:数字化模拟技术能够客观模拟各皮穿支在皮瓣修薄前后供血区域的变化;缺乏筋膜丛的区域,真皮下血管丛较发达,皮瓣修薄后,其皮肤血供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薄型皮瓣 皮肤血管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国英 牛国庆 +3 位作者 黄东 张惠茹 吴伟炽 黄永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cm×6cm-8cm×13cm,以肌皮...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12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4cm×6cm-8cm×13cm,以肌皮、肌间隔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本组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1例指腹皮瓣因臃肿行皮瓣修整术后手指屈曲功能接近正常,余11例皮瓣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可设计切取不同形状、大小的皮瓣,以适应并修复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腓动脉 皮肤缺损 移植
下载PDF
随访干预对再造手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洪娟 谭秀屏 +3 位作者 邓高丽 马春喜 冯璐 罗湘金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98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患者,选择其中通讯地址详细的52例患者为干预组,另外4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98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患者,选择其中通讯地址详细的52例患者为干预组,另外4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再造手指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再造手指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再造手指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干预,针对患者每个阶段的康复内容进行指导,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对促进再造手指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手指 随访干预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手术修复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浩 黄永军 +3 位作者 郭洪娟 牟勇 卓日波 陈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手术修复与不修复韧带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对手术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A组17例和B组15例,A组给予手...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手术修复与不修复韧带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对手术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A组17例和B组15例,A组给予手术修复三角韧带,B组三角韧带不进行手术修复.术后应用短腿石膏托固定4~6周;通过临床检查、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两组术后A组(治疗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2%,B组(对照组)为73.3%,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02±0.32)分和(2.93±0.53)分,均明显低于术前(6.32±0.51)分和(6.21±0.48)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内A组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尤其是深层韧带损伤,手术修复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维持踝关节稳定,对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 修复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结合锁定加压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永军 黄东 +3 位作者 吴伟炽 林浩 牟勇 刘晓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424-425,42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ynthesis,MIPP0)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板(locking 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7月治疗锁骨骨折32例。其中内段骨折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ynthesis,MIPP0)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板(locking 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7月治疗锁骨骨折32例。其中内段骨折5例,中段骨折17例,中外1/3骨折10例。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8个月,平均(11±3.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5~8周,平均(7±0.6)周,无畸形或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外观良好,疗效满意。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优17例(53.1%),良12例(37.5%),可3例(9.40/0),总优良率为90.6%。结论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锁骨骨折可有效保持骨折端血供,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及微创治疗原则,操作简单,固定稳妥,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肩锁部功能可稳定恢复,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钢板固定 锁定加压板 锁骨骨折
下载PDF
65例修饰性游离移植再造手指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洪娟 邓高丽 +2 位作者 谭秀屏 马春喜 周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65例修饰性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手指受伤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修饰性再造,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再植指血液循环,并根据病情进行护理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5例进行修饰性游离移植再造手指... 目的探讨65例修饰性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手指受伤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修饰性再造,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再植指血液循环,并根据病情进行护理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5例进行修饰性游离移植再造手指全部成活。结论注意再造指的血运观察,及时解决血管危象,并注重供区的护理,同时心理护理及解除患者的疼痛对手术的成功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再造 手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