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贝拉唑口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崔淑兰 梁坚 +1 位作者 王婉梅 祝斌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3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12 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 3组 :雷贝拉唑组 50例 ,口服雷贝拉唑 2 0mg ,qd ;奥美拉唑对照组 40例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bid ;法莫替丁对照组 3 0例 ,口服法...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12 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 3组 :雷贝拉唑组 50例 ,口服雷贝拉唑 2 0mg ,qd ;奥美拉唑对照组 40例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bid ;法莫替丁对照组 3 0例 ,口服法莫替丁 2 0mg ,bid。疗程均为 6周。结果 :雷贝拉唑治疗组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积分 ,症状完全缓解率 94.0 % ,并可明显改善内镜下食管炎分级、pH <4总反流次数和pH <4总时间 (% )。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 ,但明显优于法莫替丁对照组 (P <0 .0 1) ,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近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口服药 反流性食管炎 近期疗效观察 法莫替丁 胃食管反流病 病例分析 GERD 发病机理
下载PDF
单克隆Hb检测法与邻联甲苯胺法检测粪便潜血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思敏 李东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1-1362,共2页
目的:比较单克隆血红蛋白(Hb)检测法与邻联甲联苯胺法检测大便潜血(FOB)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单克隆Hb检测法与邻联甲苯胺法对60例前来广东药学院医院门诊就诊的可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新鲜大便标本进行潜血检测,通过比较检测结果... 目的:比较单克隆血红蛋白(Hb)检测法与邻联甲联苯胺法检测大便潜血(FOB)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分别用单克隆Hb检测法与邻联甲苯胺法对60例前来广东药学院医院门诊就诊的可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新鲜大便标本进行潜血检测,通过比较检测结果,了解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单克隆Hb检测法检测20例阳性,40例阴性,邻联甲苯胺法检测25例阳性,35例阴性.两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总符合率为81.6%.结论:二者联合运用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联甲苯胺法 检测法 单克隆 粪便潜血 血红蛋白(Hb) 检测结果 广东药学院 甲联苯胺法 大便标本 出血患者 门诊就诊 大便潜血 假阴性率 假阳性率 血检测 消化道 特异性 灵敏度 符合率 准确性
下载PDF
乳胶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思敏 李东东 陈垦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胶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五项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部与总符合率。方法分别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95例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95例标本中,乳胶... 目的探讨乳胶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五项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部与总符合率。方法分别用乳胶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95例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95例标本中,乳胶层析法检测结果表面抗体(HBsAb)出现 4例假阴性、e抗体(HBeAb)出现 2例假阴性、核心抗体 (HBcAb)出现4例假阴性,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检测结果两法完全相符,各项指标检测P>0. 05,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胶层析法快速简便,适合大范围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伊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淑兰 李果明 +1 位作者 杨健 赵玉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527-528,共2页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 (EH)病人的疗效及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6 0例EH病人用伊贝沙坦治疗 8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CGRP和AngⅡ...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 (EH)病人的疗效及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6 0例EH病人用伊贝沙坦治疗 8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CGRP和AngⅡ的变化。 结果 伊贝沙坦治疗EH总有效率为 91 7%。伊贝沙坦治疗后血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 0 1) ,血ET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1) ,AngⅡ水平也升高 (P <0 0 1)。结论 伊贝沙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可明显改善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药物治疗 高血压病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