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乙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艳敏 陈亚楠 +3 位作者 李美锋 陈俊宇 邵红伟 王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ICR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Sch B低剂量组、Sch B中剂量组、Sch 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5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除空白对照组外,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ICR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Sch B低剂量组、Sch B中剂量组、Sch 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5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89%基础饲料+10%猪油+1%胆固醇)。建模同时,模型组、Sch B低剂量组、Sch B中剂量组、Sch B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分别予橄榄油10 m L/kg、Sch B 10 mg/kg、Sch B 20 mg/kg、Sch B 40 mg/kg、非诺贝特100 mg/kg灌胃治疗1周,之后测定各组动物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ALT、AST含量和肝系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Sch B组的肝脏TG和TC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Sch B中剂量组的AST和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TC、TG、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系数明显增加(P<0.05),而其他各组肝系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Sch B具有降脂和降酶作用,并且对肝脏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三酰甘油 胆固醇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下载PDF
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细菌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业胜 黄松音 +4 位作者 张杰豪 李奇威 周林 饶南燕 朱爽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以细菌16S r DNA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2例来自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子鉴定,从而探讨该地区肉GLM与潜在致病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2例脓液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对在平板上生长... 目的以细菌16S r DNA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2例来自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子鉴定,从而探讨该地区肉GLM与潜在致病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到的12例脓液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对在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并进行初步的鉴定。进一步通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并利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 DNA序列进行PCR扩增,然后测定其核酸序列,在GenBank中通过BLAST比对查找其同源序列并进行分子鉴定,最后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所鉴定细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 12例脓液标本经血琼脂平板培养后2例呈阳性,细菌检出率为16.7%,革兰染色结果表明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标本的16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中已有的棒状杆菌属16S r DNA序列达到99%的相似度,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与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DNF00591(KJ082041)和Corynebacterium kroppenstedtii CIBU 090024(JF299190)聚类成为一枝。结论基于收集到华南地区12例GLM标本,通过16S r DNA基因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GLM的细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由kroppenstedtii棒状杆菌为致病菌导致华南地区GLM的概率约为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kroppenstedtii棒状杆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