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慈玉 吴妙莉 +1 位作者 许阳子 何艳芬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8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多爱肤敷料在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3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护理,观察组给予应用多爱肤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多爱肤敷料在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3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护理,观察组给予应用多爱肤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多爱肤敷料可预防20%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爱肤敷料 静脉炎 甘露醇 护理
下载PDF
含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关则兵 叶昌雄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0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对比效果。方法 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含吡柔比星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含多柔比星化疗方案。结果 (1)实验组CR率和有效率略好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含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对比效果。方法 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含吡柔比星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含多柔比星化疗方案。结果 (1)实验组CR率和有效率略好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在脱发(x2=4.349,P<0.05),心肌酶谱改变(x2=17.811,P<0.01)和肝功能损害(x2=7.745,P<0.01)等方面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含吡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多柔比星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新生肌膏在糖尿病患者足部慢性溃疡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艳芬 刘学源 罗洁夏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2218-2219,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肌膏(new myogenic-cream)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慢性溃疡的疗效,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93名老年性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同样使用内科治疗、局部换药;治疗组外敷新生肌膏,比较两组患者足部... 目的观察新生肌膏(new myogenic-cream)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慢性溃疡的疗效,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93名老年性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同样使用内科治疗、局部换药;治疗组外敷新生肌膏,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溃疡的疗效差异,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整体疗效及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肌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的愈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溃疡 新生肌膏 护理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hTERT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关则兵 潘学谊 蔡小燕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研究经脂质体介导转染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HL-60细胞的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细胞早期凋亡流式检测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结果hTERT ... 目的研究经脂质体介导转染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HL-60细胞的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细胞早期凋亡流式检测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结果hTERT ASODN组(终浓度10μmol/L)、脂质体介导hTERT ASODN组(终浓度0.5μmol/L)均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HL-60细胞凋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ASODN组对HL-60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均弱于阿糖胞苷(终浓度10μmol/L)(P<0.01)。结论脂质体的介导增强了hTERT AS0DN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效果。脂质体介导hTERT ASODN有可能成为化疗外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端粒酶逆转录酶 反义寡核苷酸 HL-60细胞 凋亡
下载PDF
蛋白质Z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方 潘学谊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
蛋白质Z(protein Z,P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作为蛋白质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 Z-dependent protease inhibitor,ZPI)的辅因子,能提高ZPI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在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是... 蛋白质Z(protein Z,P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作为蛋白质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 Z-dependent protease inhibitor,ZPI)的辅因子,能提高ZPI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在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出血、血栓性疾病的热点。PZ与其基因多态性在血栓性疾病、肿瘤、妇产科疾病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对其近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Z 蛋白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 血栓性疾病 肿瘤
下载PDF
蛋白质Z及蛋白质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芝龙 刘亚楠 潘学谊 《新医学》 201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蛋白质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它作为蛋白质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ZPI)的辅因子,能提高ZPI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在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出血、血栓性疾病的热点。研究发现,蛋... 蛋白质Z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它作为蛋白质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ZPI)的辅因子,能提高ZPI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在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出血、血栓性疾病的热点。研究发现,蛋白质Z及ZPI与其基因多态性在血栓性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妇产科疾病等疾病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 心脑血管疾病 基因多态性 肿瘤
下载PDF
小分子核酸核糖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芝龙 潘学谊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5期233-236,共4页
小分子核酸核糖(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长度约21 ~ 25 nt,它通过识别靶基因mRNA分子3’末端翻译区域,并与其特异性结合,抑制或者降解靶基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心脑血管... 小分子核酸核糖(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长度约21 ~ 25 nt,它通过识别靶基因mRNA分子3’末端翻译区域,并与其特异性结合,抑制或者降解靶基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核酸核糖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