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明儒家天主教徒孝观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未舟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8期88-94,共7页
晚明的儒家天主教徒代表了儒学和天主教教理两种文化对话和融合的士人群体,天主教化儒学则是其耶儒互释和融合的以儒学为思想本位的思想体系。在梳理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以及分析了利玛窦对中国孝道思想的批判后,最后详论晚明儒家天主教... 晚明的儒家天主教徒代表了儒学和天主教教理两种文化对话和融合的士人群体,天主教化儒学则是其耶儒互释和融合的以儒学为思想本位的思想体系。在梳理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以及分析了利玛窦对中国孝道思想的批判后,最后详论晚明儒家天主教徒对传统孝观的天主教化改造。文章认为这种改造后的孝道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儒学本位的耶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儒学 天主 大父母 色难
下载PDF
通识教育与经典精读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未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人性的培育。完整的人性结构既包括人性的静态结构,也包括动态的人性进化能力;健全的人性结构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性结构的培育不能通过概论型的课程实现,需要经典文本精读。经典不在于多,而在于和人... 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人性的培育。完整的人性结构既包括人性的静态结构,也包括动态的人性进化能力;健全的人性结构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性结构的培育不能通过概论型的课程实现,需要经典文本精读。经典不在于多,而在于和人性结构精确对应。通过经典精读,探索研读方法,进行现代诠释,积蕴阅读体验,感受历史理性,传承人类精神,积淀道德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人性 经典精读 专业教育
下载PDF
通识教育的“博”与“约”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未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当前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知识面的扩张,这是通识教育形式上"博"的诉求,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知"要求,但对于通识教育的"行"要求未施以应当的重视。由此,需要实现"博"与"约"的统... 当前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知识面的扩张,这是通识教育形式上"博"的诉求,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知"要求,但对于通识教育的"行"要求未施以应当的重视。由此,需要实现"博"与"约"的统一,而"经典精读"是有效的实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经典精读 “博”与“约”
下载PDF
晚明儒家天主教徒的天主教观
4
作者 贾未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5-102,共8页
晚明由于天主教来华而出现了儒家天主教徒,他们积极理解和接纳天学,但是实际上,他们接触到的天学典籍是有限的,因此对天学采取了中国化的立场,同时也看到了耶儒之异。
关键词 天主教 儒家天主教徒 天学 耶儒之同 耶儒之异
下载PDF
略论晚明第一代儒家天主教徒
5
作者 贾未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96-101,共6页
晚明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符合"文化对话"的属性。儒家天主教徒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探索,发中国近代社会和传统学术转型之先声,意义重大。
关键词 晚明 文化交流 儒家天主教徒 耶儒对话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儒家天主教徒”的儒家本位
6
作者 贾未舟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8,14,共9页
明末清初,因天主教来华而产生的"儒家天主教徒"这一独特群体,是当时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下耶儒融合的结果。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在救心、救世、救人的不同主题下,"儒家天主教徒"始终坚持儒家本位。
关键词 儒家天主教徒 耶儒融合 儒家本位
下载PDF
明末清初天主教给儒学带来的新论域
7
作者 贾未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
天主教传教士来华后对待儒学的策略是"合儒、补儒、超儒",传教士和本土的儒家天主教徒以耶释儒,在灵魂观、生死观、罪、德性伦理等诸多方面为晚明渐为晦暗的儒学生态带来了新的思想气象,并构成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
关键词 天主教 儒学 以同述异 明末清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