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转炉动态脱碳自学习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俊 冉瑞生 +4 位作者 齐坤 黎小文 胡燕 李冬刚 何立 《工业加热》 CAS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通过对转炉动态脱碳模型参数自学习算法的研究,建立了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动态碳参数自学习模型,生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转炉冶炼过程中碳温双命中率达到89%,获得预期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转炉 动态脱碳 自学习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碳温命中率
下载PDF
连铸凝固传热时液相有效导热系数的定量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海波 李烈军 +3 位作者 程晓文 丘文生 曾令宇 张家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1,共7页
在已验证的电磁-热-溶质传输耦合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钢厂同时装配有M-EMS和F-EMS的方、圆坯先进铸机为研究对象,对二维切片凝固传热模型中液相有效导热系数的放大倍数m值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溶质再分配作用下,方、圆坯凝固终点... 在已验证的电磁-热-溶质传输耦合模型的基础上,以某钢厂同时装配有M-EMS和F-EMS的方、圆坯先进铸机为研究对象,对二维切片凝固传热模型中液相有效导热系数的放大倍数m值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溶质再分配作用下,方、圆坯凝固终点处的钢液液相线温度较浸入式水口入口处的分别约下降了23.27和5.54℃;与二维切片模型相比,采用耦合模型计算时,铸坯凝固终点位置分别后移了1.8和0.9m;为保证同时准确获取铸坯表面温度分布状态及其内部凝固终点位置,在本方、圆坯工况下,二维切片模型中纯液相和糊状区内液相有效导热系数放大倍数的推荐值范围分别为2.2-2.4和1.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凝固与传热 数值模拟 有效导热系数
原文传递
大方坯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参数优化与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海波 李烈军 +3 位作者 程晓文 丘文生 曾令宇 刘志明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6,53,共6页
基于工业试验与射钉试验验证的二维凝固传热模型,对比分析末端电搅(F-EMS)安装位置和工艺参数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0.36~0.45m/min拉速浇铸时,随着拉速的增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铸坯纵剖面... 基于工业试验与射钉试验验证的二维凝固传热模型,对比分析末端电搅(F-EMS)安装位置和工艺参数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0.36~0.45m/min拉速浇铸时,随着拉速的增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铸坯纵剖面的中心疏松和缩孔级别的基本一致,总体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F-EMS额定工作电流范围内,增加F-EMS工作电流利于铸坯内部质量的提升;对于当前铸机设备,生产断面尺寸为380mm×490mm的GCr15钢时,其最佳的拉速为0.4m/min,最佳F-EMS工作电流和频率分别为700A和4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方坯连铸 末端电磁搅拌 安装位置 中心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