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冷剂充注量及毛细管长度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施永康 杨庆成 丁小江 《制冷与空调》 2018年第10期77-82,共6页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的性能匹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取的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范围内,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增大,制热量和COP先增大后减小,功耗则不断增大;随着毛细管长度增大,制热量、功耗和CO...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的性能匹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取的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范围内,随着制冷剂充注量增大,制热量和COP先增大后减小,功耗则不断增大;随着毛细管长度增大,制热量、功耗和COP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当系统在最佳匹配时,COP达到4.14 W/W。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对制热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对功耗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制冷剂充注量和毛细管长度发生变化时,在差异程度最大时,制热量的变化率比功耗的变化率分别高183.3%和82.4%;在制冷剂充注量较大时,COP会明显下降。当制冷剂充注量较大时,在运行前期的水温增长速率比制冷剂充注量较小时高,在运行后期(约60 min以后)反而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制冷剂充注量 毛细管长度 性能匹配
下载PDF
室外工况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庆成 施永康 +2 位作者 招就权 钟天明 汤志均 《制冷与空调》 2020年第10期67-72,共6页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变环境工况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对系统制热量、功耗和COP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相对湿度保持不变时,环境干球温度由10℃上升到30℃,制热量、功耗和COP均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 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进行变环境工况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对系统制热量、功耗和COP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相对湿度保持不变时,环境干球温度由10℃上升到30℃,制热量、功耗和COP均提高,最大增幅分别达86.0%,17.8%和57.9%,吸/排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在环境干球温度保持不变时,环境湿球温度由11.6℃上升到18.4℃(相对湿度从34.9%上升到86.0%),制热量和COP随之上升,最大增幅分别达10.8%和8.1%,系统的功耗、吸/排气温度、吸/排气压力等参数没有明显变化;系统制热量对环境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的敏感性均较系统功耗和COP大,在环境湿球温度变化范围内,系统功耗变化率为0.04%~1.4%,说明环境相对湿度对系统功耗的影响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空气源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制热量 性能系数
下载PDF
主动气液调配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黄锟腾 陈健勇 +4 位作者 陈颖 罗向龙 梁颖宗 何嘉诚 施永康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在气液相变过程中实施气液调配来主动调节干度和流量,可实现同时提升传热系数(h)和降低压降(Δp)。本文从气液调配强化传热原理、气液调配单元和气液调配换热器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主动气液调配在冷凝过程(分液冷凝)和蒸发过... 在气液相变过程中实施气液调配来主动调节干度和流量,可实现同时提升传热系数(h)和降低压降(Δp)。本文从气液调配强化传热原理、气液调配单元和气液调配换热器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主动气液调配在冷凝过程(分液冷凝)和蒸发过程(配液蒸发)中均需使工质处于高效传热区,但目标干度不同。重点关注了有联箱-小孔型、T型管和金属丝网这三类气液调配单元,发现低质量流量下联箱-小孔型与T型管的分液比率(F L)可达100%,而金属丝网型仅为30%。分液冷凝器的表面传热系数相比常规换热器可提升112%,但蒸发过程的气液调配研究较少,调配机理尚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气液调配式换热器的性能与气液分离效率(η)和支管的干度与流量分配紧密相关,基于多维联合仿真法综合考虑气液两相在联箱内的流态(气泡、液膜和液滴)、气液相界面传质和管道压降等影响因素有望提升气液调配换热器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气液调配 分液冷凝 配液蒸发 换热器
下载PDF
冷凝器正立与倒立布置的外盘微通道热泵热水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施永康 杨庆成 +1 位作者 丁小江 卢淑霞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8期156-158,共3页
为了探究冷凝器布置方式对外盘微通道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对冷凝器采用正立布置方式和倒立布置方式的热泵热水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过程中,冷凝器采用倒立布置的系统的被加热水温度均匀性更好;而在名义实验工况下,... 为了探究冷凝器布置方式对外盘微通道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对冷凝器采用正立布置方式和倒立布置方式的热泵热水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过程中,冷凝器采用倒立布置的系统的被加热水温度均匀性更好;而在名义实验工况下,冷凝器采用正立布置的系统的制热量和COP较倒立布置系统有明显地提高,同时其冷凝器压降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器 正立 倒立 微通道 热泵热水器
下载PDF
干燥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开式运行除湿能效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冠成 黄兴钊 郭庆盛 《日用电器》 2019年第11期69-73,共5页
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干燥技术,广泛应用在在果蔬、烟草、粮食等产品的干燥领域上。干燥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可分为开式机组和闭式机组,本文通过研究开式机组的制热量与排湿量的关系,计算开式机组的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SMER)... 空气源热泵干燥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干燥技术,广泛应用在在果蔬、烟草、粮食等产品的干燥领域上。干燥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可分为开式机组和闭式机组,本文通过研究开式机组的制热量与排湿量的关系,计算开式机组的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SMER),并通过实验比较两种运行方式的除湿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干燥 单位输入功率除湿量
下载PDF
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庆成 施永康 +2 位作者 黄康超 钟天明 丁小江 《制冷》 2020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一台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器进行了试验,研究水流量及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流量为0.8m^(3)/h-1.6m3/h范围内,当水流量一定时,随着水温从20℃上升到50℃时,系统的制热量下降了2.6%-6.7%,功率增长了30.5%-33.7%,CO... 本文通过对一台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器进行了试验,研究水流量及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流量为0.8m^(3)/h-1.6m3/h范围内,当水流量一定时,随着水温从20℃上升到50℃时,系统的制热量下降了2.6%-6.7%,功率增长了30.5%-33.7%,COP下降了34.5%-43.6%;在水温为20℃-50℃的范围内,当水温一定时,随着水流量从0.8m^(3)/h增大到1.6m^(3)/h时,系统的制热量提高了5.7%-10%,COP提高了11.2%-17.9%,功率则没有明显变化。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排气温度会随着水温的上升有明显的上升,但随着水流量的上升有微小的下降;吸气温度会随着水温的上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但是当水流量变化时,吸气温度的变化并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热 热泵热水器 性能试验
下载PDF
原创分液冷凝节能降耗技术及其应用
7
作者 陈颖 +7 位作者 罗向龙 段远源 杨震 丁小江 莫松平 陈健勇 施永康 邓卫民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13期76-76,共1页
我国是热泵和空调的制造大国,产销量占全球80。。,热泵/空调系统节能、节材、减排对我国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工质冷凝是热泵/空调主要能量携带和输运形式,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可有效控制和减小冷凝器体积,起到“节材与节能并行,利益与... 我国是热泵和空调的制造大国,产销量占全球80。。,热泵/空调系统节能、节材、减排对我国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工质冷凝是热泵/空调主要能量携带和输运形式,提高冷凝器换热效率,可有效控制和减小冷凝器体积,起到“节材与节能并行,利益与效益并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技术 冷凝器 应用 原创 空调系统 换热效率 热泵 产销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