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分析
1
作者 洪东帆 曾宇浩 +3 位作者 卢玉珍 曾秋芳 石立朵 李乐 《广东茶业》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起到的正向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风险对策,旨在从多角度分析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从而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关键词 茶产业 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 影响力
下载PDF
清远市科技特派员提升英德红茶核心镇科技力量的工作经验
2
作者 赵崇真 胡海涛 陈海强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7-9,共3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由地方实践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驻英红镇团队的工作开展经验,浅谈清远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在英红镇茶叶领域...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由地方实践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驻英红镇团队的工作开展经验,浅谈清远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在英红镇茶叶领域典型做法,展示了科技特派员在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工作实践及成效,并对驻镇特派员的工作重点展开了思考,以期待能为科技特派员在接续创新中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 工作经验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英红九号红茶快速定级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建华 郭嘉明 +3 位作者 夏红玲 马成英 胡海涛 乔小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7-165,共9页
目的以英红九号红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质量快速定级方法。方法首先使用湿化学法对英红九号红茶进行内质成分含量检测,并通过感官审评对参试红茶进行定级,基于内质成分含量建立英红九号红茶定级模型,然后利用近红... 目的以英红九号红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质量快速定级方法。方法首先使用湿化学法对英红九号红茶进行内质成分含量检测,并通过感官审评对参试红茶进行定级,基于内质成分含量建立英红九号红茶定级模型,然后利用近红外光谱构建红茶内质成分的定量模型,以快速预测英红九号红茶的内质成分含量。将内质成分含量预测值输入定级模型,以预测英红九号红茶的质量等级。结果建立了红茶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4个内质成分的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模型,其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745、0.8876、0.9636、0.8606,基于感官审评和内质成分的随机森林定级模型测试集的准确率为90.48%。结论为红茶质量快速定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增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定级方法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红茶 定级 内质成分
下载PDF
鼠茅草间作对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义勇 黎健龙 +5 位作者 周波 吴小敏 崔莹莹 冯少茂 胡海涛 唐劲驰 《中国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916-4929,共14页
【目的】解析茶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鼠茅草间作改良茶树种植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间作鼠茅草2年的茶园土壤和茶叶鲜叶为试验材料,清耕茶园为对照,对茶... 【目的】解析茶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鼠茅草间作改良茶树种植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间作鼠茅草2年的茶园土壤和茶叶鲜叶为试验材料,清耕茶园为对照,对茶园表层土壤pH、有机质、矿质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运用16S、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进行测定分析;茶叶品质成分采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在茶园间作鼠茅草2年后,茶园土壤pH提高0.2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6.46 g·kg^(-1);另外,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等在鼠茅草间作的茶园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有效磷是清耕茶园的5.88倍。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全氮含量高于清耕茶园,全磷、全钾、全钠含量均低于清耕茶园。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和阳离子交换量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含量均高于清耕茶园。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有机质分解相关放线菌门细菌和子囊菌门真菌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增加。鼠茅草间作茶园与清耕茶园茶叶鲜叶中共鉴定出259个茶叶代谢物组分,其中20种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肪酸类和儿茶素类等。鼠茅草间作茶园茶树叶片中麦白糖、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乳糖醇、半乳糖甘油及α-乳糖含量是清耕茶园的2倍以上;(9Z)-十八碳烯酸和(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茶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酚、表儿茶素等4种儿茶素类代谢物在鼠茅草间作茶园茶叶中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清耕茶园。【结论】茶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缓解茶园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能有效提升茶树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土壤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对茶叶品质成分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茅草 间作 土壤微生物 品质成分
下载PDF
群体种毛叶茶不同发酵程度的红茶品质风格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燕峰 陈家铭 +2 位作者 农红秋 黎健龙 黄安顺 《广东茶业》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毛叶茶是一种原产于广东南昆山的天然低或无咖啡因的茶树资源,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本实验以毛叶茶群体种秋季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并设置3h、5h、7h三个不同发酵程度处理,旨在摸索出毛叶红茶不同发酵程度的红茶品质风... 毛叶茶是一种原产于广东南昆山的天然低或无咖啡因的茶树资源,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本实验以毛叶茶群体种秋季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并设置3h、5h、7h三个不同发酵程度处理,旨在摸索出毛叶红茶不同发酵程度的红茶品质风格类型,以丰富毛叶茶产品类型,为毛叶茶市场注入新动力。实验表明:发酵3h的毛叶红茶香气较馥郁持久、滋味浓度较高且鲜爽度好;发酵5h的毛叶红茶品质较为居中,但具有更加突出的鲜甜香香气特色和鲜醇的口感类型;而发酵7h的毛叶红茶品质较低,但有香甜香气和苦涩味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茶 红茶 发酵时间 品质风格
下载PDF
乌龙茶“晒青”替代工艺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崇真 汤红云 +4 位作者 胡海涛 赵文霞 杨上松 陈海强 张燕忠 《福建茶叶》 2023年第9期14-18,共5页
为提升阴雨天气乌龙茶晒青工艺的质量,本试验通过研究晴天正常晒青、阴天晒青、太阳灯照射晒青,萎凋槽加热鼓风萎凋,萎凋槽自然萎凋等处理方法的鲜叶质量和毛茶感官品质,分析得出特殊天气状况下乌龙茶的最佳“晒青”替代方法,以此保证... 为提升阴雨天气乌龙茶晒青工艺的质量,本试验通过研究晴天正常晒青、阴天晒青、太阳灯照射晒青,萎凋槽加热鼓风萎凋,萎凋槽自然萎凋等处理方法的鲜叶质量和毛茶感官品质,分析得出特殊天气状况下乌龙茶的最佳“晒青”替代方法,以此保证乌龙茶的品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晒青 特殊天气 品质
下载PDF
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分析
7
作者 洪东帆 曾宇浩 +3 位作者 卢玉珍 曾秋芳 石立朵 李乐 《广东茶业》 2023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其对乡村振兴起到的正向作用以及潜在风险,同时提出相应风险对策,旨在从多角度分析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从而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空间。
关键词 茶产业 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 影响力
下载PDF
揭阳茶园茶角盲蝽调查报告
8
作者 贺蓓 梁成额 +3 位作者 农红艳 邹俊红 林金财 陈义勇 《广东茶业》 2023年第1期34-38,共5页
茶角盲蝽是茶树芽叶害虫之一,本文结合茶角盲蝽的生活习性,从茶角盲蝽发生动态,不同管理模式下茶角盲蝽危害情况、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抗虫性等角度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揭阳生态防治茶园茶角盲蝽大面积爆发期从6-7月开... 茶角盲蝽是茶树芽叶害虫之一,本文结合茶角盲蝽的生活习性,从茶角盲蝽发生动态,不同管理模式下茶角盲蝽危害情况、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抗虫性等角度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揭阳生态防治茶园茶角盲蝽大面积爆发期从6-7月开始,生态防治茶园比化学防治茶园物种多样性更丰富,茶树品种金观音更容易吸引茶角盲蝽危害。本文的调查结果以期为茶角盲蝽的绿色防控、抗虫品种选育和病虫害监测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角盲蝽 发生动态 生物多样性 抗性评价
下载PDF
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赖幸菲 赖兆祥 +5 位作者 操君喜 陈海强 吴华玲 周波 黎秋华 孙世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4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 【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4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成龄英红九号茶树适合在冬季采用重修剪(离地40~50 cm),并在每轮茶结束后结合施用有机肥、增施化肥和复合肥可增强茶树生长势及发芽密度,开采时期为新梢中一芽二叶以上达到60%~70%左右,机采进刀深度春茶4~5 cm、夏秋茶5~8 cm可提高机采鲜叶的优采率。【结论】英红九号茶树的展叶角度较大,节间较长,是适宜机采的品种,通过运用合适的修剪留养、施肥管理、开采时期和采摘标准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红九号 茶树 机械化采摘 修剪 施肥
下载PDF
不同树龄英红九号红茶的生化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黎秋华 赖幸菲 +4 位作者 向丽敏 陈海强 操君喜 孙伶俐 孙世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4,共4页
对不同树龄来源的英红九号红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干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新树红茶稍高于老树红茶外,其他品质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水浸出... 对不同树龄来源的英红九号红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干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除可溶性糖含量新树红茶稍高于老树红茶外,其他品质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和茶黄素总量都是老树红茶显著高于新树红茶。审评结果表明,老树红茶在茶叶外形、香气、汤色、滋味等方面均优于新树红茶,与品质成分的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紅九号 紅茶树龄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下载PDF
红条茶连续加工生产线的揉捻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海强 胡光华 +3 位作者 庞式 李波 胡海涛 黄华林 《广东茶业》 2018年第5期2-5,共4页
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约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我国作为世界产茶第一大国和红茶发源地,红茶生产承担着艰巨的历史重任[1].我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红茶产区大都是茶企规模小、茶农人均产值低,茶园投资投工少,... 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约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75%,我国作为世界产茶第一大国和红茶发源地,红茶生产承担着艰巨的历史重任[1].我国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红茶产区大都是茶企规模小、茶农人均产值低,茶园投资投工少,良种化率低、机械化率低[2].为提高红条茶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发了红条茶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3.4.5],并在英德基地装配使用,本文通过生产线与单机生产中的工艺对比,提出一个适合生产线加工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生产线 工艺对比 红条茶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机械研究所 揉捻 红茶产区 茶叶市场
下载PDF
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海涛 杨月 +1 位作者 赵崇真 林忠卫 《广东茶业》 2022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给优质茶树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态茶园可持续发展,以盆栽、大田试验进行探究,以不施松针提取液和任何有机肥作为对照,探究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及茶树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有机肥结合效果是否会更好。试验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可显著... 为给优质茶树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态茶园可持续发展,以盆栽、大田试验进行探究,以不施松针提取液和任何有机肥作为对照,探究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及茶树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有机肥结合效果是否会更好。试验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的pH,有效阻控茶园土壤酸化;提高茶园土壤氮、磷、钾的含量;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0.36、12.28-20.04个单位。当与有机肥结合时,pH值比对照组高0.95个单位,比单施松针提取液组高0.16-0.9个单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比对照组高28.62-47.5、0.5和0-4.83个单位,比单施松针提取液组高30.61-49.35、0.21-0.47和0-5.31个单位;H_(2)O_(2)酶、脲酶活性比对照组高0.12-0.24和0.16-0.94个单位,比单施松针提取液组高0.11-0.17和0.02-0.8个单位。松针提取液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叶绿素的积累,促进茶树提前发芽,提高营养含量;当与有机肥结合时,显著提高茶叶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芽头数,根部叶部的全氮、全磷、全钾,茎部的全氮、全磷,叶片的可溶性糖、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0-0.12、0.03-0.31和0-4.85个单位,比单施松针提取液组高0-0.51、0.03-0.22和0-0.23个单位。综上所述,松针提取液可改善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养分肥力和茶叶品质,且与有机肥结合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提取液 茶园 土壤养分 茶树生长
下载PDF
茶小绿叶蝉对不同茶树品种的抗性调查及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崇真 黎健龙 +2 位作者 李波 农红艳 林忠卫 《广东茶业》 2018年第5期6-9,共4页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虫害之一。为更好防治茶小绿叶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间茶小绿叶蝉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自身对于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使用生物农药茶皂素对茶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将其防治效果与印... 茶小绿叶蝉是茶园的主要虫害之一。为更好防治茶小绿叶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间茶小绿叶蝉的抗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自身对于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使用生物农药茶皂素对茶小绿叶蝉进行防治,将其防治效果与印楝素和化学农药帕立特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化学农药帕立特相比,生物农药茶皂素和印楝素具有低毒性、速效性较强且药效持久,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农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园蓟马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农红艳 黎书辉 +2 位作者 黎健龙 赵文霞 刘嘉裕 《广东茶业》 2020年第2期5-9,共5页
为更好地防治广东茶园两种常见蓟马,本文从生物学特征、危害症状、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介绍茶棍蓟马与茶黄蓟马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园蓟马的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茶黄蓟马 茶棍蓟马 生物学特征 绿色防控
下载PDF
“英九传奇”创新茶艺的编创及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扬娣 凌彩金 《广东茶业》 2015年第5期25-27,共3页
本文从编创的原则、程式、解说等三个方面分析"英九传奇"创新茶艺,并对创新茶艺对茶艺师在文化、艺术、技能等素养要求提出思考。
关键词 英红九号 茶艺 编创 思考
下载PDF
潮州老茶树茶天牛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晓怡 农红秋 +4 位作者 黎健龙 林炜 巫诗轩 梁成额 农红艳 《广东茶业》 2022年第3期25-29,共5页
潮州市是广东省内老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老茶树保护一直是潮州市茶产业的关注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老茶树中茶天牛为害日益显著。茶天牛作为一种钻蛀性害虫,其危害程度严重,防治难度大。目前对茶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缓慢,并且缺... 潮州市是广东省内老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老茶树保护一直是潮州市茶产业的关注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老茶树中茶天牛为害日益显著。茶天牛作为一种钻蛀性害虫,其危害程度严重,防治难度大。目前对茶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缓慢,并且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本文综述了茶天牛的形态特征、危害及生活习性、发生原因,并总结针茶天牛科害虫的防治手段,为制定茶天牛预测预报和防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天牛 潮州老茶树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基于生态茶文化旅游推动英德茶产业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农红艳 刘佳 +1 位作者 农红秋 刘嘉裕 《广东茶业》 2020年第6期22-24,共3页
随着茶叶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与旅游消费的不断结合,都市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对于自然的向往日益加深,因而生态旅游便应运而生。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壮大茶经济,传承茶精神,对于英德茶产业生态旅游及茶文化提升的发... 随着茶叶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与旅游消费的不断结合,都市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对于自然的向往日益加深,因而生态旅游便应运而生。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壮大茶经济,传承茶精神,对于英德茶产业生态旅游及茶文化提升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茶文化 茶产业发展
下载PDF
萎凋对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白茶的品质影响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崇真 陈海强 +2 位作者 胡海涛 赵文霞 林忠卫 《广东茶业》 2020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初探试验采摘英德本地广泛种植的茶树品种英红九号、黄旦的一芽二叶为原料,利用这些茶树品种的品质特点与英德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白茶加工工艺,为确定英德白茶的最优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做基础。旨在提升广东白茶的... 本初探试验采摘英德本地广泛种植的茶树品种英红九号、黄旦的一芽二叶为原料,利用这些茶树品种的品质特点与英德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白茶加工工艺,为确定英德白茶的最优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做基础。旨在提升广东白茶的品质特点,丰富广东茶叶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德白茶 茶树品种 萎凋 品质
下载PDF
新时代茶行业发展之道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洪东帆 张扬娣 +2 位作者 曾宇浩 刘佳 罗芬兰 《福建茶叶》 2022年第12期4-6,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茶叶市场现状,探索茶行业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的发展之道,思考如何利用文化、互联网等产业的兴起,借助现代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来带动自身的实力增加及所属的企业和茶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茶行业 变革 新时代 文化 线上 线下
下载PDF
“英红九号”黄茶加工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强 黄安顺 +1 位作者 胡海涛 赵崇真 《广东茶业》 2018年第1期15-17,共3页
根据英红九号茶树鲜叶特性和广东地区气候特点^([1]),提出对英红九号黄茶的加工工艺:鲜叶—轻萎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各个工序的操作方法、控制程度、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等,为进一步开发英红九号黄茶提供一定的研究制作依据。
关键词 英红九号 黄茶 加工工艺 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