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干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2年随访 被引量:18
1
作者 邱伟 连星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265-5272,共8页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科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存在骨质疏松,术后内植物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情况也成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除手术治疗外,还需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降低再...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科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存在骨质疏松,术后内植物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等情况也成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除手术治疗外,还需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降低再发骨折或内植物松动的风险。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均为女性,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治疗组22例术后使用唑来膦酸(每年1次,共输注3次),并规律口服骨化三醇及钙尔奇D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24例术后未使用唑来膦酸,仅以骨化三醇及钙尔奇D规律口服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6,12,24个月行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标志物测定,骨形成标志物选取血清骨钙素,骨吸收标志物选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密度检测使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骨代谢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骨密度优于对照组(P<0.05);②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水平伤后一过性升高,治疗组6个月后开始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维持在一定水平;在6个月后两组之间的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伤后出现升高,治疗组治疗后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下降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在治疗后12,24个月出现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唑来膦酸可进一步辅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在骨密度的提升、促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唑来膦酸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比例三联抗结核药物复合缓释材料的释药性能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宗强 吴龙云 +4 位作者 施建党 何胤 牛宁奎 唐静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三联抗结核药物复合缓释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释药性能。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载体,采用双乳、喷涂、冷冻干燥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比例抗结核药物的复合缓释材料:A组,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 目的 :观察不同比例三联抗结核药物复合缓释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药物释药性能。方法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载体,采用双乳、喷涂、冷冻干燥溶剂挥发法制备不同比例抗结核药物的复合缓释材料:A组,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15∶15∶30;B组,H∶R∶Z=20∶30∶50;C组,H∶R∶Z=30∶30∶120;D组,H∶R∶Z=80∶120∶250。药物总质量与PLGA之比为1∶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RZ/PLGA复合缓释材料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在模拟体液中H、R、Z三种药物的释放浓度,计算药物累计释放量及释放率,分析其体外缓释性能。结果:A组和B组缓释材料表面分散均匀,空隙规则、分布均匀,直径分别为23.07±0.38μm和25.67±1.26μm;C组和D组缓释材料分散欠均匀,空隙不规则、分布欠均匀,直径分别为31.25±1.98μm和45.67±3.26μm。A组H、R、Z分别于42d、56d、42d的累计缓释度超过50%,于70d时的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57.43±057μg、129.29±0.14μg、196.43±0.28μg,浓度分别为28.486μg/ml、23.525μg/ml、39.265μg/ml。B组H、R、Z分别于35d、42d、35d的累计缓释度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9.89±0.96μg、21.71±0.42μg、51.12±0.87μg,浓度分别为1.789μg/ml、1.618μg/ml、10.242μg/ml。C组H、R、Z分别于21d、35d、42d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76±0.49μg、8.43±0.31μg、81.14±0.58μg,浓度分别为0.352μg/ml、1.618μg/ml、10.242μg/ml。D组H、R、Z分别于28d、42d、35d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50%,于70d时阶段释药量分别为1.71±0.21μg、14.01±0.42μg、65.57±0.26μg,浓度分别为0.312μg/ml、2.128μg/ml、13.516μg/ml。70d时A组三种药物浓度均大于各自的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且A组分散均匀,空隙规则、分布均匀,直径约为23.07±0.38μm,三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段释放行为不相同,前14d药物缓释规律按Higuchi方程拟合最好,即前14d三种药物按照扩散的形式进行缓释,14d后三种药物按照零级动力学缓释曲线释放,即等量缓释。其余3组均有药物未达到10倍MIC。结论:复合HRZ/PLGA缓释材料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药物缓释系统,其中H∶R∶Z=15∶15∶30的HRZ/PLGA缓释材料为较佳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 缓释材料 配方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任大伟 何胤 +2 位作者 贾涛 余利民 施建党 《骨科》 CAS 2017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骨科行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18例(24椎)病人...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骨科行RFA联合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18例(24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术前、术后1 d、1周及1、2、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罗兰-莫里斯生活障碍问卷(Rolando-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同时通过术后随访复查的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全部病人术后24 h内疼痛明显缓解,技术成功率为100%,均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2个月。术后3个月,9例(50.0%)疼痛完全缓解,7例(38.9%)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低,2例(11.1%)止痛药维持原量。治疗后(术后1 d、1周及1、2、3、6个月)的VAS、JOA、RMDQ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FA联合PKP可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手术方式安全,对脊柱转移癌病人微创、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施建党 何胤 +3 位作者 杨宗强 苏胜杰 牛宁奎 丁惠强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溶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20例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后凸成型...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联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溶骨性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20例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后凸成型术(RFA+PKP组)。PKP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9.0±8.3)岁;PKP+RFA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0.0±7.6)岁。记录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罗兰-摩理斯生活障碍问卷表(RMDQ)评估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观察2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情况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术后随访8~19个月,PKP组(13.28±2.23)个月,PKP+RFA组(13.69±1.85)个月。PKP组VAS评分从术前的(8.92±0.79)分降至(3.11±0.65)分,PKP+RFA组从术前的(8.75±0.86)分降至(2.77±0.89)分,2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RMDQ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骨水泥外渗率为21.12%,PKP+RFA组为12.02%;PKP组肿瘤复发率为31.21%,PKP+RFA组为9.11%,2组患者骨水泥外渗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RFA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可取得与PKP相似的临床疗效,短期内可控制癌灶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转移癌 疗效
下载PDF
Dynesys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大伟 李清 +1 位作者 贾涛 何胤 《骨科》 CAS 2018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82例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固定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82例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8例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术(Dynesys组),44例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组)。比较两组术后1、3、6、12、24个月评估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ynesys组和TLIF组L_5/S_1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分别从7.5°±2.6°降至5.2°±2.4°和7.2°±2.3°降至0°(P<0.05)。L_(4/5)的ROM分别从8.6°±2.8°增至10.1°±2.6°和8.4°±2.5°增至12.5°±2.9°(P<0.05)。Dynesys组和TLIF组发生L4/5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lation, ASD)的例数分别为2例(5.25%)和11例(25.00%)。末次随访时,两组ROM和A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ynesys与TLIF治疗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TLIF比较,Dynesys有利于保持ROM和减少ASD的发生,可作为退变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优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6
作者 侯倩 张明娟 马芙蓉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下腰椎手术的患者6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0例。对照组术后切口局部不使用含碘手术薄膜覆盖保护,按照常规伤口换药。试... 目的探讨含碘手术薄膜在预防下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下腰椎手术的患者6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0例。对照组术后切口局部不使用含碘手术薄膜覆盖保护,按照常规伤口换药。试验组术后切口局部使用含碘手术薄膜覆盖保护。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感染5例,感染率为1.6%,试验组感染1例,感染率为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碘手术薄膜对下腰椎术后切口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手术薄膜 腰椎手术 外科切口感染/护理
下载PDF
用两种方法对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进行护理对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王海燕 马芙蓉 +3 位作者 李云鹰 侯倩 罗丽明 王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卫生棉条塞肛法对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进行护理对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4)与对照组(n=8...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卫生棉条塞肛法对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进行护理对其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4)与对照组(n=8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卫生棉条塞肛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入院至Ⅰ级~Ⅲ级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Ⅰ级~Ⅲ级失禁性皮炎患者皮损区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Ⅰ级~Ⅲ级失禁性皮炎患者每天清洗患处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联合卫生棉条塞肛法对脊髓损伤并发大便失禁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降低其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延缓其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时间,促进其皮损区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健康教育 卫生棉条塞肛法 脊髓损伤 大便失禁 护理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燕 李云鹰 马芙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63-666,共4页
目的分析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 目的分析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在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失禁性皮炎护理情况及肛周皮肤状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各级失禁性皮炎愈合时间、清洗次数均优于对照组,肛周皮肤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式卫生棉条联合水胶体敷料有助于预防颈脊髓损伤后失禁性皮炎的出现,同时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肛周皮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卫生棉条 水胶体敷料 颈脊髓损伤 失禁性皮炎
原文传递
长期卧床病人如何预防便秘
9
作者 王海燕 《保健文汇》 2019年第12期30-30,33,共2页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症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便秘与年龄、生理情况、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系。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疾病影响,加之活动减少,肠蠕动能力减弱,更加容易出...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症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便秘与年龄、生理情况、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系。尤其是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疾病影响,加之活动减少,肠蠕动能力减弱,更加容易出现便秘。便秘是非常痛苦的,下面我们就谈谈如何预防便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病人 排便反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