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安市3家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利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素兰 李晓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目的:评价我市3家医院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利用情况,分析其不合理应用原因。方法:随机抽查我市3家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住院、门诊处方12万张(其中儿科处方2万张),对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 目的:评价我市3家医院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利用情况,分析其不合理应用原因。方法:随机抽查我市3家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住院、门诊处方12万张(其中儿科处方2万张),对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0种抗生素、3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DUI>1,存在滥用现象。结论:医师用药方法缺乏合理性,基层医院"以药养医"现象仍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滥用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TGF-β1、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茂军 罗卫国 陈志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504-2508,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疗效及对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采用...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疗效及对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以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 89%)(P <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 01);研究组TBIL、ALT、GCT及AS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血清PcⅢ、Ⅳc、LN及HA亦低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同时对TGF-β1、TNF-α等细胞因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复方甘草酸 阿德福韦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利华 夏绩朴 李祥春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71-372,共2页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 铝碳酸镁 伊托必利
下载PDF
3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祥福 钟刚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 目的对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抽取奥美拉唑组62例、泮托拉唑组57例和法莫替丁组49例,比较3组溃疡的愈合、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以及症状缓解等情况。结果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法莫替丁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8%,87.72%和73.47%,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分别为93.2%,95.3%和87.1%。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在上腹痛、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的缓解方面优于法莫替丁组。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法莫替丁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纤溶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茂军 程亚玲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1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 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 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纤溶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52/56)比76.8%(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2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及LVEDD水平均低于,而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33.2±0.9)mm比(37.1±1.1)mm、(51±5)mm比(56±6)mm、(51.2±1.6)%比(43.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T-proBNP、tPA及PAI-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及PAI-1水平低于,而tPA水平高于对照组[(532±123)ng/L比(934±144)ng/L、(62±4)μg/L比(71±5)μg/L、(17.4±3.1)μg/L比(13.1±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能够降低血清NT-proBNP及PAI-1水平,提高血清tPA水平,控制心肌重塑,调节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改善心肌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纤溶酶原激活物 曲美他嗪
下载PDF
氯氮平对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骨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森林 杨承蓉 苏晓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骨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记录治疗后症状阴...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骨代谢、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绝经女性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记录治疗后症状阴性量表(SANS)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观察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骨代谢、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SA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SANS评分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观察组治疗后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骨密度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Ig G与Ig M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白介素(IL-12)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12高于治疗前,TNF-α低于治疗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氮平治疗绝经后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精神障碍症状,增强免疫功能并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可使骨代谢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绝经 精神障碍 骨代谢 免疫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森林 杨承蓉 苏晓兰 《北方药学》 2018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克拉霉素治疗方案,实验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小...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克拉霉素治疗方案,实验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方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20例,显效9例,临床有效率高达90.63%,而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8例,临床有效率仅为62.50%,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9.38%,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小儿
下载PDF
DPYD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5-氟尿嘧啶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亚玲 汪建 +2 位作者 谭万里 付茂松 杨佳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8-83,共6页
目的 观察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表达与胃癌患者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广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取新鲜切除的肿瘤非坏死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DPYD... 目的 观察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表达与胃癌患者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广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取新鲜切除的肿瘤非坏死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DPYD表达强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DPYD mRNA表达,体外药敏试验检测胃癌原代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术后均采用以5-FU为基础的综合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统计化疗效果、毒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不同DPYD表达强度患者5-FU敏感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DPYD mRNA表达与药敏指数的相关性;比较不同DPYD表达强度患者毒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DPYD低表达34例,高表达26例,高表达患者DPYD光密度值高于低表达患者(P <0.05)。DPYD低表达患者化疗总有效率、5-FU敏感率高于高表达患者(P <0.05)。DPYD mRNA表达与化疗效果(r=-0.664)、药敏指数(rs=-0.892)呈负相关(P <0.05)。DPYD低表达患者3、4级上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皮肤感染发生率高于高表达患者(P <0.05)。结论 DPYD基因高表达与胃癌患者5-FU敏感性降低有关,但毒副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5-氟尿嘧啶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 敏感性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忠庆 廖洪利 甘亚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682-683,共2页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常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存在。本品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等。熊果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抗肿瘤分子式为C30 H48 O3,相对分子质量456。化学结构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抗肿瘤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熊果酸衍生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亚 廖洪利 +2 位作者 吴也 夏春勇 王武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38-39,共2页
以熊果酸为原料,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及微波法合成3-O-乙酰基熊果酸和熊果酸丁酯,并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微波法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收率。
关键词 微波法 合成 熊果酸 衍生物
下载PDF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萍 李祥福 李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36-938,共3页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 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婧 杨思芸 +5 位作者 刘涛 唐志立 周江 甘文波 杨帆 苏强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川东北地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ADR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22日,南充、广安、巴中3个地区累计收治确诊患者92例,其中84例使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各地区患者ADR发生率分别为52.94%,58.62%,66.67%,无明显差异(P>0.05);ADR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恶心、皮疹等,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东北地区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冠肺炎的ADR发生率均较高,其中腹泻、恶心的发生率及总ADR发生率在不同疾病间的差异显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认,临床用药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甘文波 《中国医药》 2015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医院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医院信息系统获取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消耗量数据.收集同期送检标本信息,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分离、接种和培养,经药敏试验了...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医院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医院信息系统获取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消耗量数据.收集同期送检标本信息,所有标本均进行细菌分离、接种和培养,经药敏试验了解细菌耐药率,分析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和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量逐年递增,前4位是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频度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唑啉耐药率均>60%;对磺胺甲(恶)唑敏感性较好.溶血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且对万古霉素有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总的耐药率与常用的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革兰阴性杆菌:r =0.903、P<0.05;革兰阳性杆菌:r=0.926、P <0.05).结论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有线性关系.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合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和细菌耐药的监测,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率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脂联素、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丹梅 姜懿芳 文俊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7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8例。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24 h心电图记录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检测血清APN、NF-κB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水平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LVESD水平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APN、NF-κB水平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5.83%(46/48),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能够有效调控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和心律失常情况,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比索洛尔 脂联素
下载PDF
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利霞 苏贤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RC-5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组、更昔洛韦组(50μg/mL)、甘草酸低剂量组(0.25 mg/mL)、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RC-5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组、更昔洛韦组(50μg/mL)、甘草酸低剂量组(0.25 mg/mL)、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甘草酸高剂量组(1.00 mg/mL)。接种HCMV不同时间后,分别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等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72 h时,病毒组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中剂量组、甘草酸高剂量组增殖活性均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中剂量组与甘草酸高剂量组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选择甘草酸中剂量组(0.50 mg/mL)进行后续实验,并简称甘草酸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72 h时,病毒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48 h后,病毒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经HCMV感染24、48、72 h时,病毒组MRC-5细胞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更昔洛韦组、甘草酸组则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具有体外抗HCMV效应,可促进感染HCMV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并抑制HCM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人巨细胞病毒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炎性反应
下载PDF
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亚西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2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片治疗。2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 目的观察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8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片治疗。2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自身症状改善评分变化,治疗3、7 d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优良率97.73%,对照组70.4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自身症状改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2组治疗7 d APACHEⅡ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 d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黄芪片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指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较好,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肌炎 中药疗法 黄芪 口服液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塞瑞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卫国 蒋亚西 王茂军 《肿瘤药学》 CAS 2021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塞瑞替尼相关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塞瑞替尼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利用比例失衡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的塞瑞替尼相关不良事件报... 目的挖掘和分析塞瑞替尼相关不良事件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塞瑞替尼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利用比例失衡法和综合标准法(MHRA)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的塞瑞替尼相关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获得以塞瑞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总数3539个,共涉及1456例患者,得到不良事件信号151个,累及17个系统器官。塞瑞替尼的不良事件信号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各类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肝胆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代谢及营养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此外,本研究也发现了说明书收录不全之处,并挖掘出43个新的不良事件。结论临床使用塞瑞替尼时,相关工作者应做好用药监护和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瑞替尼 比例失衡法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下载PDF
婴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亚西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婴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上,治疗... 目的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使用婴儿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在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上,治疗组加用婴儿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0%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腹泻消失时间和哮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病例,辅助使用婴儿健脾口服液,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腹泻时间,值得进一步探讨和使用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健脾口服液 毛细支气管炎 腹泻
下载PDF
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疗效分析
19
作者 任素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20%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对照组20例,用2%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5%,P<0.01;男有效率47.10%,女有效率47.80%... 目的探讨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20%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对照组20例,用2%复方聚肌胞酊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5%,P<0.01;男有效率47.10%,女有效率47.80%,P>0.01.结论20%复方聚肌胞酊剂明显优于2%复方聚肌胞酊剂,做为外用制剂,可以将聚肌胞的浓度提高,疗效增强,无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 聚肌苷酸类 水杨酸
下载PDF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3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祥春 李佩芝 王茂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153-153,共1页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正快速上升,酒精性肝硬化占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的比例正逐年增加。长期大量饮酒产生的酒精性肝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3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治疗方法 硫普罗宁 疗效观察 酒精性肝硬化 长期大量饮酒 肝病患者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