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自杀基因治疗黑色素瘤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标炎 郭玉荣 +2 位作者 易华 谭宇蕙 吴映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58,共8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杀伤小鼠黑色素细胞瘤B16细胞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分别为2.5%、5.0%、10.0%六味血清)及10.0%对照血清。采用RT-PCR法检测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B16...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杀伤小鼠黑色素细胞瘤B16细胞增效作用的缝隙连接机制。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分别为2.5%、5.0%、10.0%六味血清)及10.0%对照血清。采用RT-PCR法检测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B16细胞株的缝隙链接蛋白(Cx)26和Cx43 mRNA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对B16细胞Cx26和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Cx26-309、Cx26-337、Cx26-367、Cx26-2098 SiRNA对Cx26的干扰效率,选用干扰效率最高的Cx26-2098 SiRNA干扰Cx26基因后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HSV-tk/GCV的旁观者效应;MTT法检测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功能(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抑制剂甘草次酸(GA)对六味地黄丸联合tk/GCV系统对B16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实验设为对照血清组,2.5%、5.0%、10.0%六味血清组(简称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血清联合GCV组,低、中、高剂量联合GCV组,低、中、高剂量联合GCV加GA组。GCV终浓度为20mol/L,GA终浓度为50mol/L。结果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提高B16细胞中Cx43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对Cx26 mRNA与蛋白的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低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而高剂量是能上调其表达;SiRNA干扰Cx26基因表达后,六味地黄丸联合自杀基因治疗的旁观者效应与没有干扰前比较无明显的变化;低、中、高剂量联合GCV组在GA阻断前细胞抑制率(48.75%、59.39%、69.28%)与阻断后细胞抑制率(29.14%、38.71%、58.13%)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杀伤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效作用与缝隙连接机制有关,可能是通过提高Cx26和Cx43等缝隙连接蛋白表达而达到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 六味地黄丸 血清药理学 缝隙连接
下载PDF
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DNA作用的图像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吴万垠 罗云坚 +4 位作者 程剑华 常钢 徐勤 刘伟胜 李任先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揭示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机理。方法:用莪术油进行2次抑制小鼠肝癌HepA实验,用病理细胞图像分析仅分析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莪术油对小鼠肝癌HepA的抑瘤率分别为51.85%和51.16%,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揭示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机理。方法:用莪术油进行2次抑制小鼠肝癌HepA实验,用病理细胞图像分析仅分析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莪术油对小鼠肝癌HepA的抑瘤率分别为51.85%和51.1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莪术油能降低小鼠HepA肝癌细胞的DNA光密度值(249.28±70.53∶430.23±160.06,P<0.005)、核面积(623.48±227.65∶1073.29±100.99μm^2,P<0.005)及DNA指数(2.376±0.672∶4.481±0.706,P<0.001),同时能提高肝癌细胞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29.00±9.345∶2.97±5.69%,P<0.001)及降低超五倍体细胞比例(30.04±15.10%∶70.89±14.94%,P<0.001)。结论:莪术油具抗肝癌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有及增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肝癌 DNA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药菊 杜标炎 +5 位作者 谭宇蕙 吴映雅 罗惠 张广献 邵红伟 何培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82-387,457,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自杀基因HSV-tk/GCV治疗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85只C57BL/6J雄性小鼠,除正常组5只外其他均接种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自杀基因HSV-tk/GCV治疗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85只C57BL/6J雄性小鼠,除正常组5只外其他均接种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总皂苷组、tk/GCV组、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组(联合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治疗7 d后检测瘤块质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与更昔洛韦(GCV)分别或共同作用于B16tk-细胞,以及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存活率,用金正均q值法分析人参总皂苷与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的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性。【结果】各治疗组瘤块质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最高(32.29%),该组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参总皂苷、tk/GCV组的抑瘤率次之,其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人参总皂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程度不高,各浓度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作用72 h所得的金正均q值均小于1.15;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人参总皂苷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人参总皂苷能够提高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移植瘤的旁杀伤效应,其增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药理学 黑色素瘤/中西医结合疗法 自杀基因 肿瘤/病理学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三种骨组织脱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少伟 苏俊芳 +1 位作者 周莹 罗惠 《解剖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骨组织制片是一重要环节,也是技术的一个难点。如果骨组织脱钙方法不当,会直接妨碍制片切片以及染色结果。作者对目前科研常用三种不同的脱钙方法进行了比较,从中筛选出一种较好的脱钙方法。认为10%甲酸-中性缓冲福尔马林脱钙液处理骨... 骨组织制片是一重要环节,也是技术的一个难点。如果骨组织脱钙方法不当,会直接妨碍制片切片以及染色结果。作者对目前科研常用三种不同的脱钙方法进行了比较,从中筛选出一种较好的脱钙方法。认为10%甲酸-中性缓冲福尔马林脱钙液处理骨组织标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脱钙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脱钙液 方法 比较 常规HE染色
下载PDF
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珊珊 杨巧红 李建婷 《肝脏》 202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 观察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院低水平HBsAg CHB患者15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治疗前接受肝穿刺活检及血清HBsAg、HBV DN... 目的 观察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院低水平HBsAg CHB患者15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治疗前接受肝穿刺活检及血清HBsAg、HBV DNA、血小板(PL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检查。分析不同炎症活动程度分级、纤维化分期患者间上述血清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LT与低水平HBsAg CHB患者纤维化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 157例CHB患者中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1级43例、G2级56例、G3级40例、G4级18例;纤维化分期:S1期44例、S2期53例、S3期42例、S4期18例。不同炎症活动程度分级患者HBsAg、HBV DNA、PLT、TBil、ALT、AS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HBsAg、HBV DNA、TBil、ALT、AS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S1、2、3、4期患者PLT水平分别为(214.15±24.16)×10^(9)/L、(174.26±15.06)×10^(9)/L、(144.75±10.46)×10^(9)/L、(130.76±5.56)×10^(9)/L,不同纤维化分期患者PLT对比结果为S1>S2>S3>S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证实PLT与低水平HBsAg CHB患者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516,P<0.05)。结论 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仍存在肝组织炎症与纤维化,经相关性分析证实PLT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炎症 纤维化 肝穿刺活检
下载PDF
血管内皮抑素对A549肺腺癌细胞 荷瘤鼠的调节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珊珊 张卓尔 杨巧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1912-1916,共5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皮抑素(ES)干预肺腺癌A549细胞荷瘤鼠,研究其对A549荷瘤鼠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雌性BALB/c裸鼠4周龄,体重15~20 g。通过肺腺癌细胞株A549建立荷瘤鼠模型,利用重组ES作用于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将成瘤后的30... 目的应用血管内皮抑素(ES)干预肺腺癌A549细胞荷瘤鼠,研究其对A549荷瘤鼠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雌性BALB/c裸鼠4周龄,体重15~20 g。通过肺腺癌细胞株A549建立荷瘤鼠模型,利用重组ES作用于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将成瘤后的30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MV-Script-ES组、PCMV-Scrip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每组均通过瘤体内注射给药。PCMV-Script-ES组注射含有endostatin的重组质粒0.2 mL,PCMV-Script组注射无endostatin的空载体0.2 mL,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连续注射14 d。测量并记录3组裸鼠体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瘤体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使用不同浓度(0、10、20、40μg/mL)PCMV-Script-ES作用于A549细胞,于处理12、24和48 h后,利用MTT法检测其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抑制率最高的时间点,利用链亲和素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A549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 d,3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显著增加,PCMV-Script-ES组小鼠肿瘤体积均小于PCMV-Script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 d,PCMV-Script-ES组小鼠体重增加,PCMV-Script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14 d,PCMV-Script-ES组小鼠体重显著小于PCMV-Script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MV-Script-ES组抑瘤率显著高于PCMV-Script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MV-Script-ES组凋亡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和PCMV-Script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PCMV-Script-ES的浓度增加,其抑制率逐渐增加;在药物浓度20μg/mL时,作用48 h后,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药物浓度为40μg/mL时,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5)PCMV-Script-ES处理A549细胞时,随着作用剂量增加,肺腺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则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可通过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对肺腺癌荷瘤鼠发挥显著抑瘤作用,且其作用效果随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瘤鼠 肺癌A549细胞 血管内皮抑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丹酚酸B对肝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7
作者 肖珊珊 张卓尔 +2 位作者 杨巧红 李建婷 季湍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2期4207-4210,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肝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HepG2肝癌细胞株皮下注射于裸鼠左腋下成瘤,将荷瘤小鼠(n=42)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Sal B 1组与Sal B 2组。Sal B 1组与Sal B 2组于造...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肝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HepG2肝癌细胞株皮下注射于裸鼠左腋下成瘤,将荷瘤小鼠(n=42)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Sal B 1组与Sal B 2组。Sal B 1组与Sal B 2组于造模成功当天开始分别给予10 m L/kg/d和15 m L/kg/d丹酚酸B进行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周2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第2周与第4周后,Sal B 1组、Sal B 2组的移植瘤重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高于模型组(P<0.05),Sal B 1组与Sal B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 B 1组、Sal B 2组肝脏系数与肝脏表面癌结节数目均低于模型组(P<0.05),Sal B 2组低于Sal B 1组(P<0.05)。Sal B 1组、Sal B 2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Sal B 2组低于Sal B 1组(P<0.05)。Sal B 1组、Sal B 2组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Sal B 2组低于Sal B 1组(P<0.05)。结论:Sal B在肝癌荷瘤小鼠中能发挥抑瘤作用,可抑制血清ALT与AST的释放,其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3信号发挥抗肝纤维化-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肝癌 肝纤维化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脏系数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Id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伶 叶小卫 +3 位作者 李娜 杨巧红 谢宇晖 肖珊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18-621,741,共5页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3(Id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d3与HCC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中医证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4例HCC病例,采用...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3(Id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d3与HCC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中医证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4例HC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二步法检测Id3蛋白在54例HCC中的表达情况,并以1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为对照,分析Id3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Id3主要定位于HCC的细胞核。在54例HCC组织中,Id3呈不同强度的表达,其中标本呈中强阳性表达率为75.9%(41/54),10例正常肝组织Id3中强阳性表达率为10.0%(1/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经统计分析,Id3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及HCC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8、30.351,P均<0.05),即年龄<60岁、分化程度越低的HCC患者,Id3蛋白明显高于年龄≥60岁、分化程度高的HCC患者;但与患者的性别、脉管癌栓、肿瘤大小、Child-Pugh、血清AFP、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有无合并肝硬化及中医证型未见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0、2.224、2.427、0.945、1.683、1.521、0.125、1.505、0.289,P均>0.05)。结论Id3蛋白与HCC分化程度相关,其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Id3阳性表达越强。Id3表达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Id3表达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分化抑制因子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