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痉挛螺旋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元明 魏玮 +3 位作者 李春生 俞冰 王成林 申大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2期4-6,16,共4页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血管痉挛(CV)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SCTA检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三维成像后处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SCTA后24h内进行...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血管痉挛(CV)检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2例,出血停止后5~10d行SCTA检查,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遮盖法(SSD)三维成像后处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SCTA后24h内进行。观察测量6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A2段及基底动脉的直径。根据管腔直径将脑血管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管腔缩小<30%)、中度狭窄(管腔缩小30%~50%)、重度狭窄(管腔缩小>50%)。比较SCTA与DSA对CV的检出情况。结果SCTA与DSA对CV检出相关因子为0.78,但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0.83~1.00:0.18~0.54)。对无狭窄(91%)及严重狭窄(100%)的检出与DSA的相关程度高,对轻度狭窄(56%)及中度狭窄(75%)相关程度差。结论SCTA对近端血管无狭窄或者严重狭窄诊断准确性高,对远端血管轻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SCTA 临床应用 DSA 轻度 螺旋CT血管造影 检出 脑血管痉挛 中度 管腔
下载PDF
经门静脉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宗贵 胡元明 王小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49-551,共3页
Medication is still the main means for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However, micro-circulation obstacle in the liver and dynamic abnormality of portal vein flow suggest that liver protecting drugs via peripheral veins ca... Medication is still the main means for treating liver cirrhosis. However, micro-circulation obstacle in the liver and dynamic abnormality of portal vein flow suggest that liver protecting drugs via peripheral veins can hardly give full requirement for their effect. The authors reviewed a new method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portal vein implantation of port-catheter system for infusion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outlook of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灌注治疗 肝硬化患者 经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异常 肝脏微循环障碍 静脉留置导管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护肝药物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云龙 谢宗贵 +2 位作者 游勇 吴涓 胡元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经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后随访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28例痛经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术后29例患者...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经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后随访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28例痛经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术后29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可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痛经 月经周期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治疗30例报告
4
作者 黄云龙 尹建怀 +3 位作者 谢宗贵 游勇 吴涓 胡元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7年第2期61-62,5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平均观察13·5±3·5个月经周期,随访均超过6个月,观...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平均观察13·5±3·5个月经周期,随访均超过6个月,观察满12个月者22例。治疗后28例痛经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术后29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应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5
作者 李春生 胡元明 魏玮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84-385,F002,共3页
目的评价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150例患者按CT表现分为4期,Ⅰ期(36例)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 目的评价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150例患者按CT表现分为4期,Ⅰ期(36例)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26例)关节面呈“毛刷状”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明显,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49例)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39例)韧带骨化,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骨质明显疏松、硬化。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对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胡元明 谢宗贵 +4 位作者 单鸿 周大桥 黄云龙 游勇 吴涓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24例为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术后再次出血;6例为消化道出血未行内镜治疗者).电视透视下取右腋中线或剑突下方穿...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24例为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术后再次出血;6例为消化道出血未行内镜治疗者).电视透视下取右腋中线或剑突下方穿刺进入门静脉分支.用弹簧钢圈、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2例栓塞后门静脉内留置导管-药盒系统行区域性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胃冠状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全部成功.胃短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率90%.27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2~18个月.17例患者术后胃镜复查显示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者13例,明显改善者4例.2例于栓塞术后1周、2个月再出血,再次栓塞后无再出血.2例门静脉留置药盒行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者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10 cm H2O(1 cm H2O = 0.098 kPa) 和8 cm H2O.结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优势,应该成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经留置药盒行门静脉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药物灌注治疗 导管-药盒系统 临床应用价值 食管静脉套扎 明胶海绵栓塞 胃底曲张静脉 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分支 超选择插管 胃冠状静脉 门静脉压力 门静脉留置 区域性
原文传递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CT诊断及分级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元明 申大光 +4 位作者 王成林 魏玮 李春生 王立振 谢宗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 分析63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强柱)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归纳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期。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骶强柱患者63 例,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部分患者有骶髂关节X线平片。结果 63例患者分为四... 目的 分析63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强柱)患者骶髂关节CT图像,归纳其CT特征并进行CT分期。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骶强柱患者63 例,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CT扫描,部分患者有骶髂关节X线平片。结果 63例患者分为四期:Ⅰ期30 例,Ⅱ期26 例,Ⅲ期14 例,Ⅳ期3例。CT表现Ⅰ期: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关节面呈“毛刷状”或“缺刻”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更加明显,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关节间隙消失,两侧关节面融合,关节间隙留有一条高密度硬化痕迹。结论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CT能显示其影像学特征,作出正确的诊断及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面 患者 强直性 骶髂关节炎 关节间隙 改变 诊断 结论 收集 融合
原文传递
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的肝动脉和门静脉途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宗贵 周大桥 +3 位作者 张海生 王小珍 胡元明 黄云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低剂量中西化疗药物肿瘤血管热灌注及栓塞治疗和门静脉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相结合对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9例,采用以榄香烯为主的节段性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小肝癌;采... 目的探讨肝动脉低剂量中西化疗药物肿瘤血管热灌注及栓塞治疗和门静脉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相结合对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9例,采用以榄香烯为主的节段性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小肝癌;采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并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西护肝药物门静脉区域性灌注治疗。结果9例患者小肝癌瘤灶得到较好控制,AFP水平下降;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操作成功;门静脉区域性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2±3.5)cmH2O,肝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肝动脉和门静脉途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可作为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有效的姑息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性栓塞 导管-药盒系统 肝动脉途径 门静脉途径 严重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元明 李春生 +3 位作者 俞冰 王成林 王立振 吕涵青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8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痉挛(CV)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0例,出血停止后5~10 d行MRA检查,CTA在MRA后24 h内进行。每例CV检查5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ICA),大脑中动脉(M...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脑血管痉挛(CV)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10例,出血停止后5~10 d行MRA检查,CTA在MRA后24 h内进行。每例CV检查5个脑动脉位置:颈内动脉鞍上段(ICA),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及大脑前动脉(ACA)A1、A2段。CV根据管腔直径分为:无痉挛、轻度痉挛(管腔缩小<30%)、中度痉挛(管腔缩小30%~50%)、重度痉挛(管腔缩小>50%)。结果MRA与CTA对全部5个位置CV程度检出的一致性达到82%,相关因子为0.76,对近端血管相关性好过远端血管。MRA对无痉挛(89%)及重度痉挛(100%)的检出与CTA的相关程度高(r=0.85~0.91),对轻度痉挛(56%)及中度痉挛(67%)相关程度稍差(r=0.21~0.51)。结论MRA对近端血管无痉挛或者严重痉挛的检出率高,对远端轻度及中度痉挛患者的检出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诊断
原文传递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金属内支架治疗效果评价
10
作者 胡元明 谢宗贵 +4 位作者 王成林 单鸿 黄云龙 游勇 吴涓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7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6例为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良性狭窄。4例以急性肠梗阻就诊,3例术后排便困难就诊。采用经肛门国产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植入治疗,观察肠梗阻解除情况及...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7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6例为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良性狭窄。4例以急性肠梗阻就诊,3例术后排便困难就诊。采用经肛门国产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植入治疗,观察肠梗阻解除情况及排便情况。结果7例患者支架植入操作均获成功。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支架植入当时肠梗阻症状解除。3例术后排便困难明显改善。1例良性狭窄者术后2周结肠镜下将支架取出。支架植入后主要副作用为直肠刺激症状,对症处理有效。结论直肠支架植入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姑息性外科手术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后吻合口狭窄 金属内支架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