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才勇 姜自伟 +1 位作者 林晓光 白曼莫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6期154-156,共3页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在、病程绵长、反复难愈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规临床治疗采用抗生素或手术,疗效均不显著。而在现代,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在、病程绵长、反复难愈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规临床治疗采用抗生素或手术,疗效均不显著。而在现代,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与中医药结合,使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现对慢性骨髓炎的中医药外治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药 中医中药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析
2
作者 唐永超 刘腾 +4 位作者 赵京涛 张顺聪 杨志东 王海彬 袁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50-52,共3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医骨伤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开展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中医骨伤科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提升中医骨伤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培镇 董航 +2 位作者 蔡群斌 林梓凌 黄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 背景: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并发无菌性骨不连,其原因为机械性不稳定。股骨作为人体最长最大的骨骼,不同部位骨折是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不同进钉方式对于不同部位骨折端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均研究甚少。目的:分析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治疗不同部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评估最佳进钉方式,减少骨不连发生率。方法:选取一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顺行和逆行髓内钉模型并与不同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以STEP格式导入Abaqus 2017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提交运算,于可视化模块中查看结果。其中上段股骨干骨折顺行和逆行髓内钉分别为A1、A2模型,中段为B1、B2模型,下段为C1、C2模型。结果与结论:(1)A1、B1、C2模型股骨整体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位移、骨折端间隙与成角、股骨近折端骨块内翻均更小;(2)对于上段和中段股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对于下段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髓内钉 逆行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骨不连
下载PDF
中医筋骨并重理论在牵张成骨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梁其彬 姜自伟 +9 位作者 黄枫 郑晓辉 高怡加 罗伟东 董航 黄培镇 蔡群斌 孙世栋 欧阳崇志 陈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42-344,共3页
牵张成骨技术是治疗骨不连等病的新方案。但目前仍存在牵张期内肌肉等软组织生长速度与骨延长速度不匹配,造成肌挛缩等问题。通过分析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牵张固定、辨证用药等特点,探讨筋骨并重理论在牵张成骨术中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 牵张成骨技术是治疗骨不连等病的新方案。但目前仍存在牵张期内肌肉等软组织生长速度与骨延长速度不匹配,造成肌挛缩等问题。通过分析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牵张固定、辨证用药等特点,探讨筋骨并重理论在牵张成骨术中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筋骨并重 肌萎缩 骨不连
下载PDF
血管数量对小血管网计算流体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代越星 郑利钦 +4 位作者 吴敏辉 李志鸿 李少彬 郑德声 林梓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6-1210,共5页
背景:力学因素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成血管能力,血管数量变化如何影响微血管流体力学性能还有待阐明。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探讨血管数量对小血管网流体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Geometry模块构建3种不同血管数量的小血管网... 背景:力学因素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成血管能力,血管数量变化如何影响微血管流体力学性能还有待阐明。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探讨血管数量对小血管网流体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 19.0软件Geometry模块构建3种不同血管数量的小血管网三维模型,在Mesh模块进行网格划分,属性设定小血管网管壁为无滑移的刚性壁,血液为层流、黏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设定血液密度、入口血液流速等物理信息,采用Navier-Stokes(NS)方程组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在不同血管数量的情况下,小血管网不同部位流体力学性能差异。结果与结论:血液流线、血液流速及质量流量在小血管网内均呈现出、入口处大,血管网中间交接处小;血管数量越多,小血管网各部位血液流线越稀疏,血液流速、质量流量、管壁剪切力随血管数量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血管数量会改变小血管网内流体力学环境。计算流体力学可以反映出小血管数量变化对血液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基于成血管-成骨偶联的补肾活血法治疗骨内灌注不足引起的相关骨骼疾病(骨折不愈合、骨缺损、骨质疏松症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数量 计算流体力学 成血管-成骨偶联 补肾活血法 骨折不愈合 骨缺损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新型骨科安全牵引砝码吊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其彬 黄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安全的牵引砝码吊架。【方法】根据力学特点,设计出一种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新型骨科安全牵引砝码吊架,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结果】临床应用中,未见砝码脱落,且临床评价优良。【结论】该新型骨科安全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安全的牵引砝码吊架。【方法】根据力学特点,设计出一种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新型骨科安全牵引砝码吊架,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结果】临床应用中,未见砝码脱落,且临床评价优良。【结论】该新型骨科安全牵引吊架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实用并能满足骨科牵引需要的良好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术 骨科器械 砝码吊架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体会与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琦石 黄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5期62-63,共2页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有其特殊性。骨折、脱位等伤病的许多诊断、治疗方法等,必须在临床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医正骨人材。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临床教育 临床思维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学MOOCs学习交互模式改进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其彬 郑晓辉 欧阳崇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MOOCs学习交互模式改进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名中医本科骨科方向班学生分为各40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MOOCs学习交互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教学。课程后采用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MOOCs学习交互模式改进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名中医本科骨科方向班学生分为各40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进的MOOCs学习交互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教学。课程后采用调查问卷及理论、实践考试成绩评估的方法来检测教学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及理论、实践成绩均较对照组学生高(P<0.05)。结论改进的MOOCs学习交互模式用于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及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MOOC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血液黏性对小血管网计算流体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利钦 赖厚融 +4 位作者 代越星 何兴鹏 吴敏辉 郑德声 林梓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468-4472,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伴血液黏稠性增加,属于中医学“血瘀”范畴。血液黏性增加如何影响微血管流体性能有待阐明。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探讨血液黏性对小血管网流体力学的影响。方法:在ANSYS 19.0软件Geometry模块构建小血管网三维模... 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伴血液黏稠性增加,属于中医学“血瘀”范畴。血液黏性增加如何影响微血管流体性能有待阐明。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探讨血液黏性对小血管网流体力学的影响。方法:在ANSYS 19.0软件Geometry模块构建小血管网三维模型,在Mesh模块进行体网格划分,属性设定小血管网管壁为无滑移的刚性壁,血液为层流、黏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设定血液密度、入口流速等物理信息,并设定多个血液黏性系数,采用Navier-Stokes(NS)方程组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不同血液黏性下,小血管网不同部位流体力学性能差异。结果与结论:(1)血液流线、血液流速、质量流量及管壁剪切力在小血管网内均呈现“U”型分布,即出、入口处大,血管网中间交接处小;随着血液黏性系数增大,小血管网各部位血液流线逐渐稀疏、血液流速逐渐降低、质量流量逐渐减少,管壁剪切力则显著增大;血管网交接处的管壁剪切力改变量百分比最大。(2)结论:血液黏性会改变小血管网内流体力学环境,其中对管壁剪切力影响最为明显。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可以很好地反映血液黏性改变对血液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基于成血管-成骨偶联的补肾活血法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补肾活血法 血液黏性 计算流体力学 成血管-成骨偶联
下载PDF
不同灰度阈值的骨质疏松性骨小梁3D模型的力学性能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敏辉 唐昌烨 +4 位作者 代越星 郑利钦 李志鸿 李少彬 林梓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766-5770,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患者多伴有脆性骨折的发生,国内外很少利用3D骨小梁仿真模型压缩实验来阐明其发生发展机制。目的:建立不同灰度阈值的骨质疏松性骨小梁3D模型,通过机械压缩实验比较分析其骨小梁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选择1例老年... 背景:骨质疏松患者多伴有脆性骨折的发生,国内外很少利用3D骨小梁仿真模型压缩实验来阐明其发生发展机制。目的:建立不同灰度阈值的骨质疏松性骨小梁3D模型,通过机械压缩实验比较分析其骨小梁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差异。方法:选择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女性,69岁,采用GE64排螺旋CT对双侧髋关节自髋臼至股骨中上段行CT扫描,借助Micro-CT重建,建立不同灰度阈值的三维骨小梁模型,获取其微结构参数,通过机械压缩实验得出相关力学性能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成功建立不同灰度阈值的骨质疏松性骨小梁3D模型,随着灰度阈值的增加,骨体积分数降低,骨表面积密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大;(2)随着骨小梁灰度阈值的增加其弹性模量降低,可以看出屈服强度、压缩强度及最大抗压力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3)提示不同灰度阈值所打印的3D骨小梁仿真模型,其骨微细结构参数及力学性能参数有明显差异,可为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材料力学方面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3D打印 骨小梁 灰度阈值 骨体积分数
下载PDF
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姜自伟 李悦 +4 位作者 黄枫 郑晓辉 黄培镇 劳永生 董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老年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小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各52例。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与石膏固定,在不同时... 【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与石膏固定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老年A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小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各52例。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与石膏固定,在不同时间点对2组进行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自我评价量表(SF-36)及影像学评分。【结果】(1)在3个月内,小夹板固定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石膏固定组(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在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增高,在随访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小夹板固定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P<0.05),6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1年时,2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优良率均大于8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夹板及石膏固定治疗A2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过程中小夹板固定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石膏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A2型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固定方式影响股骨近端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自伟 黄枫 +4 位作者 郑晓辉 虎群盛 庞智晖 周广全 李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599-6605,共7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方式的力学特点一直是有限元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对于股骨近端张力及压力侧对比研究较少。课题组研究发现,股骨近端应力带的分布是研究骨折及内固定设计与使用的重要依据。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方式的力学特点一直是有限元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对于股骨近端张力及压力侧对比研究较少。课题组研究发现,股骨近端应力带的分布是研究骨折及内固定设计与使用的重要依据。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髓内及髓外固定对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影响。方法:通过对志愿者股骨CT扫描,Mimics建模,模拟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及动力髋螺钉固定,模拟双下肢负重时股骨近端的应力状况,运用Abaqus 6.13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并对不同固定方式下股骨近端、固定器械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压力侧及张力侧的应力均小于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近端的应力更加趋向于生理状态;(2)结果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具有更好的力学优势,髓内固定有利于股骨近端压力侧及张力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应力 物理 有限元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张应力 压应力 有限元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PFNA与Intertan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曾展鹏 陈朝 +3 位作者 蔡群斌 周琦石 黄枫 罗伟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665-3666,共2页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ntertan髓内钉固定14例,PFNA内固定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两种髓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Intertan髓内钉固定14例,PFNA内固定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除2例患者在术后随访中死亡(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外,其余52例平均随访(16.2±5.3)个月(14-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vansⅠ-Ⅲ型骨折,选用PFNA与Intertan髓内钉均可,对于EvansⅣ-Ⅴ型骨折,Intertan髓内钉设计更符合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利于恢复股骨近端的稳定性,对复杂型转子间骨折,术后随访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Intertan髓内钉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骨痂“成骨-破骨细胞共育系”中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展鹏 王海彬 +2 位作者 黄枫 黄学员 周琦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成骨与破骨细胞耦联中OPG-RANKL-RANK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骨痂中成骨、破骨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建立骨痂"成骨-破骨细胞共育系"作为研究平台,测定桃红四物汤对骨痂成骨...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成骨与破骨细胞耦联中OPG-RANKL-RANK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骨痂中成骨、破骨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建立骨痂"成骨-破骨细胞共育系"作为研究平台,测定桃红四物汤对骨痂成骨与破骨细胞耦联中OPG-RANKL-RANK系统的作用,成骨细胞中的OPG、RANKL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内容,同时分析破骨细胞中RANK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以及测定和分析其对破骨细胞中Src、AP-1、NF-κB p50的定位及表达的影响。结果:骨痂形成第2~3周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存的最多时期,可以作用研究的最好时期;桃红四物汤能促进有小梁的生成增加,类成骨细胞及成骨细胞上维生素D受体表达;骨痂形成中期中使用药可以明显增加OPG、gp130的表达,增加骨质的质量。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动态调节OPG-RANKL-RANK传导通路,对促进骨组织重建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痂 成骨-破骨细胞 耦联 桃红四物汤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稳定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世栋 梁其彬 +2 位作者 范为之 曾展鹏 陈柏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164-3169,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对骨质疏松的病因和治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的维甲酸诱导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筛选出理想的造模剂量。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 背景:骨质疏松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建立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对骨质疏松的病因和治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的维甲酸诱导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筛选出理想的造模剂量。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以80,100,120 mg/(kg·d)维甲酸连续灌胃14 d。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计数及骨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而中、高剂量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血清钙含量明显下降,股骨破骨细胞数量增加,骨微观结构明显发生改变,其中以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结果说明100 mg/(kg·d)维甲酸灌胃14 d可诱导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模型,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维甲酸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雌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补肾中药调控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牵张成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翔 姜自伟 +10 位作者 郑晓辉 蔡群斌 李悦 黄枫 李康活 金志超 欧阳崇志 孙世栋 黄泽青 吕迪 莫颖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91-1994,I0006,共5页
牵张成骨是骨科肢体重建的重要技术,但治疗周期长和新骨形成不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外源性BMP是目前促进成骨的主要方法,但存在诸多缺陷,促进内源性BMP合成、提高生物利用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补肾法促进骨形成的作用确切,... 牵张成骨是骨科肢体重建的重要技术,但治疗周期长和新骨形成不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用外源性BMP是目前促进成骨的主要方法,但存在诸多缺陷,促进内源性BMP合成、提高生物利用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补肾法促进骨形成的作用确切,对于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也有巨大的潜能,但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靶点和调节机制尚未明确。文章就目前补肾中药调控BMP-Smad信号通路促进牵张成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smad 补肾法 综述
下载PDF
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舌形骨折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琦石 黄枫 +1 位作者 何才勇 曾展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舌形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珐:在术中透视及CT监测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舌形骨折22例,复位后经术中影像学检查,要求后跟距关节面解剖...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舌形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珐:在术中透视及CT监测下,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舌形骨折22例,复位后经术中影像学检查,要求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和Bhler角、Gissane角,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后6周去除石膏,8周拔除克氏针,逐步负重。术后6月内每月进行随访1次。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月,平均16.8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hler角平均8.1度,术后平均35.4度;术前Gissane角平均108.4度,术后平均114.5度。术后1年的AOFAS评分平均83.5分。结论: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舌形骨折,能有效保证跟距关节后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手术损伤小,术后外观、功能恢炭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闭合复位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黄枫教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自伟 高怡加 +5 位作者 罗伟东 董航 黄培镇 蔡群斌 梁其彬 庄聪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0-592,共3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因患者个体因素及医生技术因素的影响,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别较大。黄枫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该类骨折的临床特点、复位、固定、辨证用药及功能锻炼等提出自...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因患者个体因素及医生技术因素的影响,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别较大。黄枫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该类骨折的临床特点、复位、固定、辨证用药及功能锻炼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无痛复位及三柱复位法。其经验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黄枫
下载PDF
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培镇 陈心敏 +3 位作者 郑利钦 林梓凌 董航 蔡群斌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90,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 目的探讨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选取1名志愿者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studio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内固定模型并与股骨模型按照标准手术技术装配,以step格式导入Hypermesh14.0软件中截骨得到Evans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截取螺旋刀片近端周围部分松质骨重新定义为骨水泥部件,分别存为A模型(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B模型(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分别储存为K文件导入LS-DYNA软件进行分析,观察螺旋刀片切割程度、股骨颈内翻变化、股骨颈旋转程度、股骨近端应力分布和股骨近端位移。结果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模型的螺旋刀片切割程度较轻,股骨头颈骨块内翻和旋转角度、骨折端应力和位移均较小。结论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Evans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骨水泥 有限元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展鹏 黄学员 +1 位作者 周琦石 苏博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应用PFNA(39例)与DHS(36例)治疗的75例患者,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应用PFNA(39例)与DHS(36例)治疗的75例患者,从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HS的手术失血量高于PFNA(P<0.05),同时其术后并发症也较PFNA明显增多(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秀率也低于PFNA治疗组(P<0.05)。【结论】PFNA在治疗上较DHS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